罗红霉素片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透过细菌细胞膜,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可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耳鼻喉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等不典型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适应证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所致的肺炎等。
耳鼻喉感染:主要包括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和
慢性咽炎急性发作,以及各种敏感菌引起的
鼻窦炎、中耳炎等。
生殖泌尿道感染:主要包括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
尿道炎、尿道炎等。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空腹状态下口服后15分钟即可在血浆中检测出药物浓度,约120分钟血浆药物浓度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前药物已经开始起效,因此,药物起效时间在15至120分钟内。
药物维持时间
本品在成人体内的半衰期为8~12小时,每天连续服药时,24小时内可维持对敏感病原体的有效药物浓度,此时罗红霉素的药物维持时间为24小时左右。
药物联用
罗红霉素常与
氨溴索制成罗红霉素氨溴索分散片,罗红霉素主要发挥抗菌作用,氨溴索作为粘液溶解剂,可降低痰液粘稠度,增加位于支气管的纤毛运动,便于痰液咳出。
两药合用可增加罗红霉素在肺内的浓度,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或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同时需要抗菌和祛痰治疗的患者。
当出现由化脓性链球菌等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并合并厌氧菌的感染时,可以联合应用罗红霉素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如
甲硝唑、
替硝唑等,以扩大抗菌谱,有效抗感染。
罗红霉素片是抗生素吗?
罗红霉素片是抗生素。
罗红霉素片是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具有抑制细菌和一些非典型病原菌的作用。
能够治疗化脓性链球菌等敏感细菌导致的各种感染,如耳鼻喉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还可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等不典型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罗红霉素胶囊和阿莫西林可以一起服吗?
罗红霉素胶囊和阿莫西林均为抗菌药物,抗菌谱类似,不建议同服。
罗红霉素胶囊和阿莫西林抗菌谱存在较多交叉,如二者均可治疗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通常服用其中一种即可,以免加重肝肾负担,并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如果对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或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时,或治疗支原体、衣原体等某些非典型病原菌感染时,可选用罗红霉素治疗。
禁用情况
对该药物中任何成分、活性物质红霉素及其他所有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药。
慎用情况
孕妇慎用。
哺乳期慎用。
罗红霉素部分在肝脏中代谢,肝功能受损会使药物半衰期延长,从而更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肝功能受损应慎用。
肾功能不全也会影响罗红霉素代谢,降低药物的清除率,因此应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
罗红霉素可透过血-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但在动物实验表明其无致畸或胎儿毒性作用。由于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孕妇应在有明确用药指征的前提下,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
哺乳期女性
约有0.05%的罗红霉素可通过乳汁分泌,可能使乳儿发生肠道菌群失调、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应在明确用药指征、充分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并在服药期间暂停哺乳。
儿童
儿童体内罗红霉素的半衰期有所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
老人
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时,在服用罗红霉素时一般无需调整剂量,但应医生指导用药。
不良相互作用
禁止联用
麦角生物碱类药物:主要包括
麦角胺、
双氢麦角胺及溴隐亭等,与罗红霉素同时服用可能导致循环障碍,引起严重的血管收缩,甚至导致手指和脚趾坏死,因此禁止联用。
谨慎联用
因不良反应而需谨慎联用
可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主要包括双异丙吡胺、
阿司咪唑、
特非那定、西沙比利等,与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可能导致严重的
室性心律失常,因此不建议联用。
因药效增强而需谨慎联用
环孢菌素:由于罗红霉素联合环孢菌素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联用时应监测血清中
环孢素浓度,并监测肾功能。
茶碱:高剂量茶碱联合罗红霉素可增加茶碱血药浓度,提高毒性,因此联用时应监测血清中茶碱浓度。
咪达唑仑:罗红霉素增加咪达唑仑生物利用度,减慢药物消除,加强其镇静效果,故应谨慎联用。
强心苷类药物:罗红霉素可使
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的吸收增多,联合用药需监测地高辛等药物浓度及
心电图。
抗凝血药:罗红霉素与维生素K等抗凝血药物联用,可增加抑制凝血的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两类药联用需要检测凝血参数等值。但研究表明华法林与罗红霉素无相互作用。
罗红霉素为处方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包括用法、用量及用药时间,切不可擅自按照药品说明书自行用药。
剂型规格
片剂:50mg/片;75mg/片;150mg/片;300mg/片。
具体用法
用法
由于食物会干扰罗红霉素的吸收,罗红霉素片的用法为空腹(可在饭前15分钟或饭后3小时)口服,用温开水送服,完整吞咽,不可掰开或嚼碎。
用量
罗红霉素片的服用疗程一般为5~10日,治疗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时,罗红霉素使用时间应≥10天,以防止复发及并发症。
成人常规剂量
每次300mg,一日1次(患者体重不足40kg时,不应单次服用300mg);每次150mg,一日2次。
特殊人群剂量
儿童:每次按照每公斤体重2.5mg~5mg,一日2次。
肾功能不全者:轻度肾功能不全一般无需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每次150mg,一日1次给药。
肝功能不全者:肝功能不全患者确需使用时,每次150mg,一日1次给药。
药物漏用
发现漏服罗红霉素片时,时间较短可及时补服,若时间大于下一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则无需补服,下次用药时间按照正常剂量用药即可。不可因漏服而加量补服。
一天服药2次:如本应在当天8时、20时分别服药,患者8时服药,20时忘记服用,凌晨2时之后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则无需补服,凌晨2时之前想起忘记服用药物,可以补服,再于次日8时按正常剂量服药即可。
一天服药1次:如本应在当天8时一次服药,患者8时忘记服药,则在想起时立即按照正常用量补服,第二天服药时间调整到与此时间间隔24小时即可。
药物过量
症状:罗红霉素药物过量时,可能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紊乱症状,也可导致肝脏功能损害。
处理措施:罗红霉素目前无特异性解药,因此当发生罗红霉素过量时,应立即就医,进行催吐、洗胃和对症治疗。
药物停用
若服用后感染未控制或感染加剧,则应询问医生,调整用药。如没有确凿的临床证据,罗红霉素的应用应小于4周,即在4周内必须停药。
出现以下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疑似肝功能不全的表现,且经肝功能检查发现肝功能损伤。
表现及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胃肠道异常:是
罗红霉素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干呕或呕吐、腹痛、腹泻。
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时,应清淡饮食,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止吐、补充水、补充电解质等治疗。
偶发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罗红霉素片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多为皮肤、黏膜发红、肿胀,罕见面部及喉舌肿胀、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致死性休克。
轻度过敏反应,应停药,并告知医生,遵医嘱调整用药,并避免搔抓皮肤;严重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就医,使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抗过敏治疗,必要时使用拟交感神经药、通气治疗等抢救,必要时进行。
肝功能损害:罗红霉素片可能导致转氨酶、胆红素等一过性升高,罕见发生胆汁淤积型肝细胞损害。
发生
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停药,必要时进行保肝治疗。
罕见不良反应
胰腺炎表现:罗红霉素片可导致可逆性的胰腺炎表现,停药后一般可恢复。
神经系统损害:罗红霉素片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感觉异常等症状,也可导致嗅觉或味觉紊乱。
念珠菌感染:罗红霉素片可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口腔或阴道黏膜念珠菌感染。
便血性腹泻:极少数服用罗红霉素片的患者会发生便血性腹泻。
伪膜性肠炎:服用罗红霉素片,尤其是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伪膜性肠炎。
提示:发生上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停药或调整用药,症状严重者,还需进行相应治疗。
极罕见不良反应
心脏损害:罗红霉素可导致
QT间期延长及
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表现,在
低钾血症、
低镁血症、心衰及有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中更易发生。
提示:发生上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急诊就医,必要时采取抢救措施。
药物贮存
将药物放置于儿童不能够触及的地方。
其他
罗红霉素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也就是说,对红霉素耐药的病原菌,对罗红霉素也是耐药的,服用红霉素不能控制的感染性疾病,经验用药应该避免使用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
由于服用后可产生眩晕,使动作准确性降低,会影响驾驶及机械操作能力,服用罗红霉素期间应避免驾车和操作机器。
使用罗红霉素可引起非敏感菌的过度增殖,引发
二重感染。
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肝功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