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介绍
硫酸吗啡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和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镇痛。为强效镇痛药,主要适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镇痛。
制剂规格
硫酸吗啡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它们的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硫酸吗啡注射剂 10mg/1ml;20mg/1ml;30mg/1ml。
硫酸吗啡片 5毫克;10毫克。
硫酸吗啡控释片 10毫克;30毫克;60毫克。
硫酸吗啡缓释片 10毫克;30毫克;60毫克。
硫酸吗啡注射用缓释脂质体:10毫克/1毫升;15毫克/1.5毫升。
硫酸吗啡缓释胶囊剂:30毫克;45毫克;60毫克;75毫克;90毫克;120毫克。
硫酸吗啡口服溶液:20毫克/毫升;30毫升;120毫升;240毫升;30毫克/10毫升。
硫酸吗啡栓剂:10毫克。
用途
硫酸吗啡主要用于临床外科手术的麻醉、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镇痛、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衰竭病员出现心源性肺水肿。
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
适用于缓减术前紧张、焦虑和恐惧。
适用于急性锐痛,如严重创伤、战伤、烧伤等疼痛可得到缓解,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衰竭患者出现心源性肺水肿,用吗啡后情况可暂时有所缓解,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可保持病人宁静进入嗜睡。
用于癌症患者的第三阶梯止痛。
如何用药
硫酸吗啡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口服 常用量:一次5~15毫克。一日15~60毫克。极量:一次30毫克,一日100毫克。对于重度癌痛病人,要按时口服,必要时逐渐增量。首次剂量范围可较大,每日3~6次,临睡前一次剂量可加倍。
皮下注射 常用量:10~30毫克,每日3~4次。
硫酸吗啡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影响,
口服药每天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随意加量、减量或者超期用药。
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
硫酸吗啡的片剂、缓释片剂、缓释胶囊剂等,不要咀嚼、压碎,应该整个吞服。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
瘫痪病人、肠胃绞痛患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临盆产妇禁用。
婴幼儿、未成熟新生儿禁用。
谨慎用药
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慎用。
感染性疾病患者慎用。
硫酸吗啡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硫酸吗啡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硫酸吗啡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不良反应
硫酸吗啡不良反应包括
呼吸衰竭。
胃部不舒服,恶心,或者呕吐。
便秘。
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耐受性。
睡睡、头晕、头痛。
出汗。
面红。
行为改变。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本品为国家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容易滥用,开具本类药物前,医生须评估患者滥用或成瘾的风险。有药物滥用史的个人或家庭成员或
精神疾病患者(如严重抑郁),滥用的风险较高。应注意监测接受本品患者滥用、误用及成瘾的症状。
不可与巴比妥钠同时应用于产前,以免加重
呼吸抑制作用而引起新生儿窒息。
乙醇可增强本品药物的作用,本类药物不能与乙醇或含乙醇的饮料同服。
连续应用易于成瘾,故不宜长期使用,癌症患者除外。
如果我服药过量了怎么办?
过量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尿潴留、严重缺氧和血压下降,最后死于呼吸麻痹。无专用设备时,采用
人工呼吸、给氧,并应用吗啡拮抗剂
纳洛酮或
烯丙吗啡。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通常硫酸吗啡的不良反应有颅内压增高、恶心、呕吐、嗜睡、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如果反应轻微,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硫酸吗啡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但一旦发生下列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荨麻疹,呼吸困难,脸部、嘴唇、舌头或者咽喉肿胀,甚至休克等。
出现以下症状,也应立即就医
呼吸抑制。
血压下降。
颅内压增高。
瞳孔缩小。
尿潴留。
昏迷。
硫酸吗啡如何保存?
硫酸吗啡药品应该在室内避光、干燥处密闭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远离儿童。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硫酸吗啡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中药等。这些药物与硫酸吗啡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与影响精神的药物或中枢神经抑制药物,如吩噻嗪、丁酰苯等,可导致呼吸抑制,故应减量使用本品。
本品可增强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
与
西咪替丁合用,可能引起呼吸暂停、精神错乱、肌肉抽搐等。
合理用药
硫酸吗啡属于国家特殊管理的麻醉药品,必须由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开具处方,并严格按照医师要求使用,不得滥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