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
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约占60%。自普及卡介苗接种和有效抗结核药物应用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降低,预后有很大改进,但若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故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结脑常为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通过血行播散。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脑亦可由脑实质或脑膜的结核病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脊液中所致。偶见脊椎、颅骨或中耳与乳突的结核灶直接蔓延侵犯脑膜。
1.典型结脑起病多较缓慢。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大致可分为3期。
(1)早期(前驱期) 1~2周,主要症状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烦躁、易怒等。可有发热、
纳差、盗汗、消瘦、呕吐、便秘(婴儿可为腹泻)等。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多轻微或非持续性,婴儿则表现为蹙眉皱额,或凝视、嗜睡,或发育迟滞等。
(2)中期(脑膜刺激期) 1~2周,因
颅内压增高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惊厥等。出现明显
脑膜刺激征,
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幼婴则表现为前囟膨隆、颅缝裂开。此期可出现颅神经障碍,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
脑炎体征,如定向障碍、
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眼底检查可见
视乳头水肿、
视神经炎或脉络膜粟粒状结核结节。
(3)晚期(昏迷期) 1~3周,以上症状逐渐加重,由意识蒙眬,半昏迷继而昏迷。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患儿极度消瘦,呈
舟状腹。常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最终因颅内压急剧增高导致
脑疝致使呼吸及心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2.不典型结脑表现为:
(1)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仅以惊厥为主诉;
(2)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者,可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
(3)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者,可表现为肢体瘫痪;
(5)当颅外结核病变极端严重时,可将
脑膜炎表现掩盖而不易识别;
(6)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
3.根据小儿结脑的病理变化、病情轻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4型:
(1)浆液型其特点为浆液渗出物仅局限于脑底,脑膜刺激征及颅神经障碍不明显,脑脊液变化轻微。常在粟粒型结核病常规检查脑脊液时发现。多见于疾病早期,病情较轻。
(2)脑底脑膜炎型为最常见的一型。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较弥漫,炎性病变主要位于脑底。其临床特征有明显脑膜刺激征,颅高压及颅神经障碍突出,但没有脑局灶性症状。脑脊液呈现典型结脑改变。多见于疾病中期,病情较重。
(3)脑膜脑炎型脑膜和脑实质均受累。脑血管变化明显,可出现脑局灶性症状,如肢体瘫痪或偏瘫,语言障碍,甚至失语,手足徐动或
震颤,颅高压或
脑积水症状显著。脑脊液改变较轻,恢复较快,与临床表现不平行。此型病程长,迁延不愈或恶化、复发,预后差。
(4)脊髓型炎症蔓延至脊髓膜或脊髓,除脑及脑膜症状明显外,尚出现脊髓和神经根障碍,如截瘫、
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因脑脊液通路梗阻,脑脊液可呈黄色,有明显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此型病程长,多见于年长儿,临床恢复慢,常遗留截瘫后遗症。
并发症及后遗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积水、脑实质损害、脑出血及颅神经障碍。其中前3种是导致结脑死亡的常见原因。严重后遗症为脑积水、肢体瘫痪、智力低下、失明、失语、癫痫及
尿崩症等。晚期结脑发生后遗症者约占2/3,而早期结脑后遗症甚少。
1.脑脊液检查
对本病的诊断极为重要,常规检查: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可呈黄色,静置12~24小时后,脑脊液中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之涂片作抗酸染色,结核杆菌检出率较高。白细胞数多为(50~500)×10
6/L,分类以
淋巴细胞为主,但急性进展期,脑膜新病灶或结核瘤破溃时,白细胞数可>1000×10
6/L,其中1/3病例分类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均降低为结脑的典型改变。蛋白量增高,一般多为1.0~3.0g/L,椎管阻塞时可高达40~50g/L。对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者,需重复化验,动态观察变化。脑脊液(5~10m1)沉淀物涂片抗酸染色镜检阳性率可达30%。
2.其他检查
(1)结核菌抗原检测 以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脑脊液结核菌抗原,是敏感、快速诊断结脑的辅助方法。
(2)
抗结核抗体测定 以ELISA法检测结脑患儿脑脊液PPD-IgM抗体和PPD-IgG抗体,其水平常高于血清中的水平。PPD-IgM抗体于病后2~4天开始出现,2周达高峰,至8周时基本降至正常,为早期诊断依据之一;而PPD-IgG抗体于病后2周起逐渐上升,至6周达高峰,约在12周时降至正常。
(3)
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测定 ADA主要存在于T细胞中,有63%~100%结脑患者脑脊液ADA增高(>9U/L),ADA在结脑发病1个月内明显增高,治疗3个月后明显降低,为一简单可靠的早期诊断方法。
(4)
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高达50%的患儿可呈阴性反应。
(5)脑脊液结核菌培养 是诊断结脑可靠的依据。
(6)聚合酶链反应(PCR) 应用PCR技术在结脑患儿脑脊液中扩增出结核菌所特有的DNA片段,能使脑脊液中极微量结核菌体DNA被准确地检测。
3.X线、CT或磁共振(MRl)
约85%结脑患儿的胸片有结核病改变,其中90%为活动性病变,呈粟粒型肺结核者占48%。胸片证明有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对确诊结脑很有意义。脑CT在疾病早期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基底节阴影增强,脑池密度增高、模糊、钙化、脑室扩大、
脑水肿或早期局灶性梗塞症。
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周密的临床观察及对本病高度的警惕性,综合资料全面分析,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脑脊液中查见结核杆菌。
1.病史
(1)结核接触史,大多数结脑患儿有结核接触史,特别是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接触史,对小婴儿的诊断尤有意义;
(2)卡介苗接种史,大多数患儿未接种过卡介苗;
(3)既往结核病史,尤其是1年内发现结核病又未经治疗者,对诊断颇有帮助;
(4)近期急性传染病史,如麻疹、
百日咳等常为结核病恶化的诱因。
2.临床表现
凡有上述病史的患儿出现性格改变、头痛、不明原因的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相交替及
顽固性便秘时,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眼底检查发现有脉络膜粟粒结节对诊断有帮助。
婴儿急性起病者,易误诊为化脑;而治疗不彻底的化脑脑脊液细胞数不甚高时,又易误诊为结脑,应予鉴别。重要鉴别点是脑脊液检查:化脑脑脊液外观混浊,细胞数多>1000×10
6/L,分类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涂片或培养可找到致病菌,鉴别一般不难,但治疗不彻底的化脑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单凭脑脊液检查有时难与结脑鉴别,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2.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较急,早期
脑膜刺激征较明显,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50~200)×10
6/L,分类以
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一般不超过1.0g/L,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3.隐球菌脑膜炎
起病较结脑更缓慢,病程更长,多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或)免疫抑制剂史。病初多无明显发热。颅高压症状显著,头痛剧烈,与
脑膜炎其他表现不平行。视力障碍及视神经乳头水肿较常见,症状有时可自行缓解。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糖显著降低,脑脊液墨汁涂片可找到厚荚膜圆形发亮的菌体,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4.脑肿瘤
尤其是婴幼儿较常见的
髓母细胞瘤可经蛛网膜下腔播散转移,易发生颅神经障碍、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易误诊为结脑。但脑肿瘤一般无发热史,少见抽搐、昏迷,颅高压症状与脑膜刺激征不相平行,脑脊液改变较轻微,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脑部CT或MRl有助于诊断。
应抓住抗结核治疗和降低颅高压两个重点环节。
1.一般疗法
应卧床休息,细心护理,对昏迷患者可予鼻饲或胃肠外营养,以保证足够热量,应经常变换体位,以防止
压疮和
坠积性肺炎。做好眼睛、口腔、皮肤的清洁护理。
2.抗结核治疗
联合应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结核杀菌药物,分阶段治疗。
(1)强化治疗阶段 联合使用INH、RFP、PZA及SM。疗程3~4个月。
(2)巩固治疗阶段 继用INH,RFP或EMB。RFP或EMB9~12个月。抗结核药物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或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6个月。早期患者可采用9个月短程治疗方案(3HRZS/6HR)有效。
3.降低颅高压
由于室管膜炎症的刺激,脑脊液分泌增多,压力增高;加之脑底大量炎性渗出物及肉芽充填后,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而产生各种类型
脑积水。最早于10天即可出现,故应及时控制颅内压,措施如下:
(1)脱水剂 常用20%甘露醇。
(2)利尿剂 乙酰唑胺一般于停用甘露醇前1~2天加用该药。
(3)侧脑室穿刺引流 适用于急性脑积水而其他降颅压措施无效或疑有
脑疝形成时。引流量根据脑积水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每日50~200ml,持续引流时间为1~3周。有室管膜炎时可予侧脑室内注药。特别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4)腰穿减压及鞘内注药 适应证为:①颅内压较高,应用激素及甘露醇效果不明显,但不急需作侧脑室引流或没有作侧脑室引流的条件者;②
脑膜炎症控制不好以致颅内压难于控制者;③脑脊液蛋白量>3.0g/L以上。方法为:根据颅内压情况,适当放出一定量脑脊液以减轻颅内压。
(5)分流手术 若由于脑底脑膜粘连梗阻发生
梗阻性脑积水时,经侧脑室引流等难以奏效,而脑脊液检查已恢复正常,为彻底解决颅高压问题,可考虑作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
4.糖皮质激素
能抑制炎症渗出从而降低颅内压,可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有利于脑脊液循环,并可减少粘连,从而减轻或防止脑积水的发生。是抗结核药物有效的辅助疗法,早期使用效果好。一般使用泼尼松。
5.对症治疗
1.惊厥的处理
及时控制惊厥发作,并防止再发。
(1)地西泮 优点:见效迅速(1~3分钟内见效),对85%~90%发作有效,缺点:维持疗效短暂(1/2~1小时),特异性体质可抑制呼吸。
(2)10%
水合氯醛 保留灌肠,可与地西泮交替使用。
(3)
苯巴比妥钠 肌注或静滴,肌注20~30分钟、静注5~10分钟见效。
(5)其他 劳拉西泮、氯硝西泮、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
(1)稀释性低钠血症 由于丘脑下部视上核和室旁核受结核炎症渗出物刺激,使垂体分泌
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远端肾小管回吸收水增加,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如水潴留过多,可致
水中毒,出现尿少、头痛、频繁呕吐、反复惊厥甚至昏迷。治疗宜用3%
氯化钠液静滴,每次6~12ml/kg,可提高血钠5~l0mmol/L,同时控制入水量。
(2)脑性失盐综合征 结脑患儿可因间脑或中脑发生损害,调节醛固酮的中枢失灵,使醛固酮分泌减少;或因促
尿钠排泄激素过多,大量Na’由肾排出,同时带出大量水分,造成脑性失盐综合征。应检测血钠、尿钠,以便及时发现,可用2:1等张含钠液补充部分失去的体液后,酌情补以3%氯化钠液以提高血钠浓度。
(3)
低钾血症 宜用含0.2%
氯化钾的等张溶液静滴,或口服补钾。
6.随访观察
复发病例全部发生在停药后4年内,绝大多数在2~3年内。停药后随访观察至少3~5年,凡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疗程结束后2年无复发者,方可认为治愈。
与下列因素有关:
1.治疗早晚
治疗愈晚病死率愈高,早期病例无死亡,中期病死率为3.3%,晚期病死率高达24.9%;
2.年龄
3.病期和病型
早期、浆液型预后好,晚期、脑膜脑炎型预后差;
4.结核杆菌耐药性
原发耐药菌株已成为影响结脑预后的重要因素;
5.治疗方法
剂量不足或方法不当时可使病程迁延,易出现并发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