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是天然发酵产物,临床常用其盐酸盐。林可霉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某些厌氧的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临床证实的有效性范围主要限于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适应证
用于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骨髓炎、关节和软组织感染及
胆道感染。对一些
厌氧菌感染也可应用。外用治疗革兰阳性菌化脓性感染。
口服制剂药物
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属、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及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盆腔感染、
腹腔感染等,后两种感染可根据情况单药治疗或与其他抗菌药联合治疗。
用于有应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不宜用青霉素的患者,可以使用林可霉素作为替代药物。
注射制剂药物
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
用于呼吸道感染、骨髓炎、胆道炎、
败血症及关节软组织等感染。
用于怀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等敏感菌感染所致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用于对青霉素过敏或临床医师判定认为青霉素类药物不适用的感染性疾病。
不宜用于轻微的细菌感染,也不宜用于病毒和
真菌感染。
外用制剂药物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用于敏感菌所致的
结膜炎、
角膜炎等眼科疾病。
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
慢性中耳炎。
盐酸林可霉素软膏用于外科烧伤以及敏感菌所致的各种皮肤感染。
盐酸林可霉素栓用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所致的感染。
药物起效时间
盐酸林可霉素片、盐酸林可霉素胶囊:成人空腹或进食后服0.5g,分别在2小时和4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在此之前药物已经开始起效。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成人肌内注射600mg,30分钟达血药峰浓度,在此之前药物已经开始起效。
盐酸林可霉素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林可霉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起效时间快于肌肉注射,起效迅速,尚没有明确数据,与药物剂型、患者病情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请遵医嘱使用。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滴耳液、软膏以及栓剂:药物起效时间是多少尚没有明确数据,与药物剂型、患者病情及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请遵医嘱使用。
药物维持时间
林可霉素口服500mg后,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可维持最低抑菌浓度(MIC)达6~8小时,因此林可霉素口服的药物维持时间为在6~8小时内。
林可霉素肌内注射600mg,至24小时尚可检出,药物维持时间尚无明确数据可以证明,请遵医嘱用药,每天2~3次。
林可霉素600mg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2小时,有效血药浓度约可维持14小时,因此林可霉素静脉滴注的药物维持时间为14小时。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及滴耳液的药物维持时间尚无明确数据可以证明,但24小时之内用药不宜超过5次。
盐酸林可霉素软膏的药物维持时间尚无明确数据可以证明,但24小时之内用药不宜超过3次。
盐酸林可霉素栓的药物维持时间尚无明确数据可以证明,但24小时之内用药不宜超过4次。
药物联用
林可霉素维B
6乳膏:盐酸林可霉素与维生素B
6联用制成林可霉素维B
6乳膏,其中盐酸林可霉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维生素B
6具有抑制皮脂分泌并收缩血管的作用,两者合用对于痤疮(粉刺)和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
林可霉素
利多卡因凝胶:盐酸林可霉素与利多卡因联合制成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其中盐酸林可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较高抗菌作用,利多卡因外用具有止痛、止痒作用,两者合用治疗轻度烧伤、创伤及蚊虫叮咬引起的各种皮肤感染。
林可霉素属于哪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属于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某些厌氧的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常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腹腔感染、结膜炎、败血症等。
如需使用林可霉素,请严格遵从医嘱用药。
禁用情况
1岁以下婴儿禁用。
慎用情况
过敏体质患者慎用。
胃肠道疾病慎用,或有既往史的患者慎用,特别是
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双关肠炎(林可霉素可引起
伪膜性肠炎)。
肝功能减退的患者慎用。
肾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慎用。
未完全控制的糖尿病慎用。
既往有哮喘或其他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孕妇慎用。
老年人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
林可霉素经胎盘后可在胎儿肝中浓缩,虽人类应用后尚未发生问题,但是孕妇应用时需充分权衡利弊,故孕妇应慎用。
哺乳期妇女
林可霉素可分泌至母乳中,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哺乳期妇女必须应用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
1月龄以下的新生儿禁用。
老人
盐酸林可霉素片、盐酸林可霉素胶囊、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易发生腹泻或
假膜性肠炎等不良反应,用药时需密切观察。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盐酸林可霉素栓: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请咨询医生后谨慎使用。
盐酸林可霉素软膏:因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有所减退,故不宜长期使用。
盐酸林可霉素
氯化钠注射液、盐酸林可霉素
葡萄糖注射液:老年患者应用时,特别是对于有严重肾功能不全伴或不伴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谨慎确定剂量,高剂量使用时需监测血浆林可霉素的水平。
不良相互作用
禁止联用
新生霉素、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与新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可以同瓶静滴。
红霉素:红霉素全身使用会减弱林可霉素的治疗效果,避免同时使用红霉素和林可霉素。
神经肌肉阻断药:林可霉素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断药(如
琥珀胆碱)的作用,两者应避免合用。
谨慎联用
因药效降低而需要谨慎联用的药物
氯霉素:氯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换林可霉素,或阻抑后者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故林可霉素不宜与氯霉素合用。
含白陶土止泻药:林可霉素与含白陶土止泻药(如
硅炭银片)合用,林可霉素的吸收将显著减少,故两者不宜同时服用,需间隔一定时间(至少2小时)。
抗肌无力药:林可霉素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林可霉素与抗肌无力药(如溴吡斯的明片)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效果减弱。为控制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在合用时抗肌无力药的剂量应予调整。
因不良反应增加而需要谨慎联用的药物
吸入性麻醉药:林可霉素可增强吸入性麻醉药(如
地氟烷)的神经肌肉阻断现象,导致骨骼肌软弱和
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暂停),在手术中或术后合用时应注意,以抗胆碱酯酶药物或钙盐治疗可望有效。
抗蠕动止泻药:林可霉素与抗蠕动止泻药(如
盐酸洛哌丁胺)合用,林可霉素在疗程中甚至在疗程后数周有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伪膜性肠炎可能。因可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
阿片类镇痛药:林可霉素与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合用,两药的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累加现象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
林可霉素的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规范用药。
剂型规格
片剂:0.25g/片;0.5g/片。
胶囊剂:0.25g/粒;0.5g/粒。
滴眼液:0.2g:8ml/瓶。
滴耳液:0.45g:15ml/瓶;6 mL:180 mg/瓶;8 mL:180 mg/瓶。
软膏剂:10g:50mg/支。
栓剂:0.4g/支。
注射剂:0.3g/支;0.6g/支。
注射液:0.2g:1ml/支;0.3g:1ml/支;0.3g:2ml/支;0.6g:2ml/支;1.2g:4ml/支;3g:10ml/支;100 ml/支(林可霉素0.6 g与
氯化钠0.8 g);250ml/支(林可霉素0.6g与
葡萄糖12.5g)。
具体用法
用法
盐酸林可霉素片、盐酸林可霉素胶囊:口服,用适量水送服,宜空腹服用。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滴眼。
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滴耳。
盐酸林可霉素软膏:外用,由于长期使用可能诱导细菌耐药,故不宜长期使用。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每0.6g(1支)溶于100~200ml(不少于100ml)输液内,静脉滴注l~2小时(不少于1小时)。
盐酸林可霉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间至少1小时。
盐酸林可霉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用量
盐酸林可霉素片及胶囊
用于成人患者:每日1.5~2g,分3~4次口服。
用于小儿患者:每日按体重30~60mg/kg,分3~4次口服,婴儿小于4周者不宜服用。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及滴耳液
推荐剂量:一次1~2滴,一日3~5次。
盐酸林可霉素软膏
推荐剂量:一日2~3次,涂于患处。
盐酸林可霉素栓
推荐剂量:一次0.4g,一日3~4次。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用于肌内注射:成人每日0.6~1.2g,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
用于静脉滴注:成人每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婴儿小于4周者不用。
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
用于肌内注射:成人每次0.6g,一日2次;出生一个月以上的儿童每日按体重注射10~20mg/kg,分2~3次注射。
用于静脉滴注:成人每次0.6g,每8~12小时一次;出生一个月以上的儿童每日按体重注射10~20mg/kg,分2~3次注射。
盐酸林可霉素氯化钠注射液
用于成人患者:静脉滴注的剂量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严重感染时可达每8~12小时使用0.6g~1g林可霉素,重度感染时可进一步增加剂量,在危急生命时可达每天8g林可霉素。
以上剂量还可以按照临床需要而重复给药,但每天的极限量不超过8g林可霉素。
用于大于1个月的幼儿患者:每天10~20mg/kg,根据感染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剂量的不同,用药剂量可参照成人用法分次给药。
用于严重的肾功能损伤患者:如果有必要使用林可霉素,适宜的剂量为正常肾功能患者的剂量的25%~30%。
盐酸林可霉素葡萄糖注射液
用于成人患者:一次0.6g,滴注1~2小时,每8~12小时一次。
用于小儿患者:一日按体重10~20mg/kg,分2~3次给药。
药物漏用
林可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不按时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现漏用应立即补用,下次按原剂量,服药时间可适当顺延。
提示:建议患者每天在同一时间用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漏用。
药物过量
症状:林可霉素药物全身给药过量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例如出现腹痛、腹泻、
皮疹、瘙痒、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低等症状。
措施:血清中的林可霉素的水平不受血液透析和
腹膜透析的影响,若发现或怀疑林可霉素药物过量,则立即停药,及时就医,进行规范化治疗,主要是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如洗胃、用催吐药及补液等。
药物停用
应用林可霉素期间需密切注意大便次数,若患者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注意
假膜性肠炎的可能,需及时停药并尽快就医。
轻症患者停药后即可能恢复,中等至重症患者需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
如果上述处理无效,则应口服
甲硝唑250~500 mg,一日3次。如果病症复发,可再次口服甲硝唑仍可有效,仍无效时可改用口服
万古霉素(或者
去甲万古霉素),一次125~500 mg,每6小时1次,疗程5~10 日。
抗菌药治疗疗程结束,请遵医嘱及时停药。
若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用药物,并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
不良反应的表现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口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
假膜性肠炎,表现为腹绞痛、
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等;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或停药后数周。
过敏反应:
皮疹、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清病反应、表皮脱落、大疱性皮炎、
多形红斑等。
心血管系统:快速滴注时可能发生低血压、心律紊乱、
心电图变化、心跳和呼吸停止等。
其他:耳鸣、眩晕、念珠菌感染等。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胃肠道反应:若出现腹泻、恶心等轻微的不良反应,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若出现假膜性肠炎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
过敏反应:若出现皮疹、瘙痒等轻微的不良反应,患者应避免搔抓皮肤,通常停药1~2天内自行缓解;若症状不能自行缓解,甚至出现大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肝功能异常:若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症状轻微的患者通常可以继续用药或停药1~2天内自行缓解,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告知医生后对症治疗,例如服用护肝片或葡醛内酯片等。
其他:若症状轻微,通常可以继续用药或停药1~2天内自行缓解;若症状严重,则需要停药,并告知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待患者状态稳定后遵医嘱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贮存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应遮光,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
盐酸林可霉素软膏应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应密闭保存。
盐酸林可霉素
葡萄糖注射液应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
请将林可霉素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其他
应用林可霉素可能会对诊断造成影响,如肝功能中血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应提前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予以注意。
林可霉素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故林可霉素不能用于
脑膜炎。
长期应用林可霉素的患者,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