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的有效成分为
赖脯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人
胰岛素类似物,属于超短效胰岛素,也可与精蛋白结合作为中效制剂。
本品通过调节
葡萄糖的代谢来调节血糖,可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也可与中效胰岛素合用控制晚间或晨起高血糖。
适应证
赖脯胰岛素通过改变胰岛素分子形成多聚体的特性,从而加速皮下注射后的吸收,有利于控制进餐后迅速升高的血糖,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需要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稳态的糖尿病患者。
药物起效时间
本品起效快,起效时间约为15分钟。
药物维持时间
本品维持时间较短,可持续2~5小时。
药物联用
盐酸二甲双胍:有研究表明,本品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状态,降低血糖。
长效的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药物:本品与长效的人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药物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联合使用。
赖脯胰岛素饭前打还是饭后打?
赖脯胰岛素属于超短效胰岛素,需要在更接近用餐时间(用餐前15分钟左右)用药,必要时也可以在餐后马上给药。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升高,避免出现餐后血糖过高现象,从而更有助于控制血糖,避免并发症发生。
禁用情况
低血糖患者禁用。
慎用情况
运动员慎用。
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驾驶和操作机械者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已有的数据没有显示赖脯胰岛素对孕妇或胎儿的健康有明显不良作用,孕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赖脯胰岛素。建议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在整个孕期采用强化血糖控制和监测的方式治疗。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妇女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
胰岛素剂量和饮食。
儿童:据国外临床文献报导,赖脯胰岛素在2~11岁的儿童中的药效学特性与在成人中使用的相似。目前尚无中国儿童临床研究的数据,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中国儿童尚未验证,使用时应谨遵医嘱。
老年人:可以使用本品,但应强化血糖监测,并进行个体化的胰岛素剂量调整。
不良相互作用
剂型规格
注射剂:3ml:300单位。
具体用法
用法
本品通过皮下注射使用,皮下注射部位可选择上臂,大腿,臀部或腹部。
必要时,本品还可以静脉内给药,例如用于控制
酮症酸中毒和急性疾病期间的血糖水平,或者用于控制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血糖水平。应按常规临床实践中的静脉注射操作,例如通过静脉推注或者通过输液系统注射。
本品的给药时间需要更接近用餐时间(用餐前15分钟左右)。必要时也可以在餐后马上给药。
肌肉注射时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注射后不要按摩注射部位,不可注射到血管内。
注射部位应轮换,同一注射位置每月注射不能超过1次。
静脉注射时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赖脯胰岛素静脉注射应当按常规临床实践中的静脉注射操作,例如通过静脉推注或者通过输液系统注射。
静脉注射时需要经常监测血糖水平。
赖脯胰岛素在0.9%
氯化钠或5%
葡萄糖中0.1U/mL到1.0U/mL的浓度下输液,输液系统在室温下可保持稳定48小时。
建议在开始给患者输液之前输液系统要先排气。
根据医生的建议,本品可以与长效的人胰岛素或口服磺脲类药物结合使用。
用量
赖脯胰岛素剂量因人而异,由医生根据病人的需要情况来决定。
如果患者体力活动增加、日常饮食改变或者在伴发疾病期间,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药物漏用
如果及时发现漏用,可以在餐中或餐后15分钟左右,按原剂量补打。
如果发现时已接近下一餐的餐前,不建议补打,以免发生低血糖事件。
药物过量
如果胰岛素的给药剂量远高于胰岛素的需要量,则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糖。
症状
低血糖可能伴有倦怠、意识不清、心悸、头痛、出汗和呕吐的表现;还可能导致意识丧失和/或惊厥,可能会导致大脑功能暂时或永久性受损,甚至造成死亡。
应对措施
轻度可通过口服葡萄糖或其他含糖制品治疗,建议患者随时携带含糖食品。
纠正中度低血糖可以采用肌肉或皮下注射
胰高血糖素,然后在患者充分恢复时口服碳水化合物。用胰高血糖素无效的患者必须静脉使用葡萄糖溶液。
在患者已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应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由医护人员通过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如果患者在10~15分钟对胰高血糖素无反应,必须经静脉注射给予葡萄糖。
建议患者在恢复意识后给予口服碳水化合物,以防低血糖复发。
药物停用
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药物停用要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
胰岛素抵抗情况以及患者目前应用胰岛素剂量等综合因素来决定,需要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或更换药物。
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赖脯胰岛素,如果发生反复或严重的低血糖,应通知医疗专业人员,必要时考虑停止输注。
当出现
变态反应时,如全身性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全身
皮疹(包括瘙痒)、呼吸困难、哮鸣、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出汗等,应停止使用。
当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果有任何心功能恶化的症状出现(如体重增加和外周性水肿),则应停止噻唑烷二酮类的使用。
表现及处理方法
代谢及营养异常:低血糖。
处理方法:应立即口服
葡萄糖或其他含糖制品,若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就医,由医生进行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
胰高血糖素,建议患者在恢复意识后给予口服碳水化合物,以防低血糖复发。
处理方法:注射部位反应一般是轻度和一过性的,通常在继续治疗期间消退。出现脂肪代谢障碍时,在特定注射区域持续轮换注射部位有助于降低此类反应风险,但如果萎缩严重需及时就医。
全身过敏反应:
皮疹、气短、喘息、血压下降、脉快或大汗等。
处理方法: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由医生进行抗过敏治疗,遵医嘱换用其他
胰岛素等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必须使用胰岛素但又有全身过敏反应的患者,应进行脱敏治疗。
体重增加:使用包括本品在内的胰岛素治疗疾病时,会发生体重增加,这是由于胰岛素合成作用和糖尿的减少。
处理方法:当使用本品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时,应及时联系医生,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外周性水肿:包括本品在内的胰岛素可能导致钠潴留和水肿,尤其是当胰岛素加强治疗改善了先前控制不良的代谢时。
处理方法:当使用本品出现外周性水肿的情况时,应及时联系医生,遵医嘱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药物贮存
首次使用前应密闭,冷藏于2~8℃冰箱内,不可冷冻;首次使用后应室温保存,温度不超过30℃,保存期28天。
本品一旦开始使用,不可再存放于冰箱中保存。
不能放置于过热或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笔芯装入注射笔后,不得带针头存放。
药物要远离儿童。
其他
用药期间,不可漏餐,也不可进行无计划的剧烈体育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轻度低血糖发作可以采用口服
葡萄糖、其他糖类或含糖产品。
用药期间,给药剂量不足和/或终止治疗可能会引起高血糖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则危及生命。
每一支笔芯必须只能用于一个人,不可与他人交叉使用,以免引起疾病传播。
用药期间应特别注意,避免开车期间出现低血糖,以免影响注意力和反应力。
在每次使用前须检查
胰岛素标签,以避免本品与其他胰岛素产品的意外混合使用。
使用时必须认真核对注射笔上的剂量计数器,验证注射的剂量,如果视力不好,应需求他人帮助。
噻唑烷二酮类(如
吡格列酮):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胰岛素联用会出现
心力衰竭的情况,尤其是有心力衰竭发生风险因素的患者,如果必须联用,应关注患者心力衰竭方面的体征和症状,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处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