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一般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主要表现为听力突然下降或完全丧失,可伴耳鸣、眩晕、恶心等
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内耳微循环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等有关
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突发性聋是什么?
定义
突发性
感音神经性聋简称突发性聋,一般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至少在2个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20分贝以上,是耳科常见急症之一,有时伴眩晕和耳鸣。
其中相连频率分别为250赫兹、500赫兹、1000赫兹、2000赫兹、3000赫兹、4000赫兹、8000赫兹。
分型
根据听力损失影响的频率和程度分型
低频下降型:1000赫兹(含)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500赫兹处听力损失≥20分贝。
高频下降型:2000赫兹(含)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000、8000赫兹处听力损失≥20分贝。
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赫兹平均听阈≤80分贝。
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赫兹平均听阈≥81分贝。
发病情况
本病是耳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为(5~20)人/10万人。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年龄在50岁左右,亦有年轻化趋势。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儿童罕见。
突发性聋一定要住院治疗吗?
突发性耳聋作为耳科急症,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根据听力损失类型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一部分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以及需要用到溶栓、抗凝药物的病人通常建议住院治疗更为安全,有利于监测
生命体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无需抗凝、溶栓治疗的突发性聋类型,及未发现有明确原发疾病和用药禁忌的患者常在门诊治疗。
低频突发性聋能治愈吗?
根据国内近期(2015年)对突聋的多中心研究结果中发现,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愈率可达到78.16%左右。而听力损伤的程度越重,治疗效果越差;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般在7~10天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不伴有眩晕的病例治疗效果较好。
突发性聋有自愈倾向,一部分患者可自行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仍推荐积极就医。
耳朵突然听不见声音了就是突发性聋吗?
耳朵突然听不见声音不一定是突发性聋。
耳朵突然听不见声音在排除外伤因素后,主要是患有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而突发性聋就是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聋。当听力损失属于全聋型,而且严重程度达到重度或极重度时,也会表现为这种症状。
病变常发生在内耳的耳蜗螺旋器、螺旋神经节至脑干耳蜗核和耳蜗核至听觉皮层(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癔症性聋)。
致病原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
肿瘤等有关。
内耳微循环障碍
耳蜗部位的氧气供应是先通过耳蜗毛细血管网弥散至淋巴结,然后再输送到耳蜗毛细胞。
如出现
血栓形成、
血管痉挛、出血等,可影响耳蜗的血氧供应及正常代谢过程,引起本病。
病毒感染
如
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
自身免疫病
肿瘤
可能由于因肿瘤压迫动脉引起耳蜗急性缺血,或肿瘤出血、周围组织水肿等压迫耳蜗神经,引发突发性聋。
中毒
服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阿卡米星等)、袢利尿剂(
依他尼酸)、抗肿瘤药物(如
氮芥、
顺铂等)。
吸入性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先天性发育异常
如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诱发因素
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饮酒、睡眠障碍、受凉或感冒等可诱发本病。
高危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疾病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发生突发性聋的概率会相对增加。
主要症状
主要为听力突然下降或完全丧失,同时可伴耳鸣、眩晕、恶心等症状。
听力下降: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多为单侧。
耳鸣:外界并无声音而自己觉得耳朵可有噼啪声、嗡嗡声。
眩晕:在听力下降前或听力下降发生后出现眩晕,多为
旋转性眩晕,常于夜间睡眠之中突然发生,大多伴有恶心、呕吐。
听觉过敏:听任何声音都不舒服,即使是轻声细语也觉得刺耳。
耳周感觉异常,麻木感。
其他症状
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等。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出现听力突然降低或完全丧失,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家人陪同就医,以避免自行就医途中出现眩晕而晕倒。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听力下降?是突然发生,还是逐渐出现听力下降?
是否可听到异常的声响,如“嗡嗡”声、蝉鸣音?
既往是否出现感到自身或周围事物发生旋转?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是否有焦虑、睡眠障碍?
病史清单
是否曾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突发性聋?
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性疾病,如风疹、流感和
腮腺炎等?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纯音测听
颅脑或内耳MRI
血常规
声导抗测试
颞骨CT
血生化
耳镜
凝血功能
C-反应蛋白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
血管扩张药:倍他司汀
抗凝药物:巴曲酶、蝮蛇抗栓酶
诊断依据
病史
曾服用耳毒性药物。
有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神经炎、耳蜗炎等。
发病前曾患感冒,或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
临床表现
听力突然下降或完全丧失,伴有耳鸣、眩晕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有助于判断病因。
病原学检查,如核酸检查,可以明确病毒类型。
影像学检查
包含内听道的颅脑或内耳MRI,可排除
听神经瘤等桥小脑角病变;部分患者需要进行颞骨CT检查,明确病变位置。
需提前去除身上的金属或磁性物品;体内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或磁性物者不能进行检查。
音叉检查
包括林纳试验(用于比较同侧耳气导和骨导听觉时间,判断耳聋性质)、韦伯试验(用于比较患者两耳的骨导听力)以及施瓦巴赫试验(用于比较患者与正常人的骨导听力)。
纯音检查
了解听力是否有下降,以及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
包括250赫兹、500赫兹、1000赫兹、2000赫兹、3000赫兹、4000赫兹及8000赫兹的骨导和气导听阈。
测试前会先做耳镜检查,清除耳道内
耵聍或其他堵塞物。测试时需摘除眼镜、头饰、耳环、助听器等。
其他听力学检查
耳声发射检测,可反映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
听性脑干反应测听,主要用于排除蜗后病变,如听神经瘤等。
耳蜗电图,间接明确是否存在膜迷路积水。
言语测听包括言语识别阈和言语识别率等,可用于鉴别耳聋的种类。
鉴别诊断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眩晕发作时听力下降程度加大,眩晕缓解后听力下降程度缓解)、耳鸣和及耳胀满感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梅尼埃病多有眩晕屡发病史,并有波动性听力变化;突发性聋患者少有眩晕反复发作病史,且听力损失严重。
中耳炎
中耳炎可有耳痛、
耳流脓、发热、耳鸣、听力下降等,通过耳镜检查可鉴别。
耳带状疱疹
又称
Hunt综合征,可有耳郭或其周围皮肤的
带状疱疹及
周围性面瘫,可伴轻度眩晕、耳鸣和听力障碍,通过面神经肌电图可鉴别。
一般治疗
低钠饮食有利于减轻症状。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的作用,可减轻血管内皮水肿,扩张痉挛血管,恢复微循环血流,增加内耳血液供应。
血管扩张药
活血化瘀中药:如
银杏叶提取物,可有效扩张血管,改善内耳微循环,增加内耳血流量。
溶栓、抗凝药
降低
纤维蛋白原药物,能够促进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分解,防止血小板凝集、抑制
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内耳循环供血量。
如巴曲酶、蝮蛇抗栓酶等。
对有
出血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病患者禁用。
其他
营养神经药物,如
甲钴胺,能够增加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促进神经细胞合成脑
卵磷脂,修复神经纤维。
手术治疗
极重度耳聋患者可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后需进行听觉言语训练,有助于听觉言语康复,有效消除或减轻患者因听觉言语缺陷而导致的
心理障碍。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绝对卧床4天。采取舒适的卧位,术耳朝上,以免压迫伤口而引起疼痛或出血;保证环境安静。
术后无恶心呕吐者,可给流质、半流质1~2天,以减少头部及下颌骨的运动,以后改为软食或普食;恶心、呕吐剧烈者,可静脉给营养液,一般2天后恶心、呕吐可自行好转。
其他
佩戴助听器:经药物治疗后患耳仍无法痊愈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
高压氧治疗:可促使血液循环加速、有效增加组织氧含量,恢复耳蜗内部氧压;减轻缺血、缺氧造成的内耳组织损伤。
心理治疗:患者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时,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及心理疏导;心理问题严重者,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治疗,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治愈情况
部分患者受损听力能自行恢复至发病前水平,但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预后不佳。
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全聋型和高频下降型预后较差。
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研究表明,本病开始治疗时间对预后有直接影响,患者就诊越及时,预后越好。
危害性
因突发性聋可出现听力下降、耳鸣、
耳闷胀感、眩晕或头晕等症状,且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诊治,将会发展为永久性聋,更加难以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日常管理
生活管理
避免噪声,眩晕者严格卧床,保证充足睡眠。
对有迷路膜破裂者,避免便秘、喷嚏等。
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至少30分钟。
防止病毒感染,感冒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
保持良好心情,避免情绪激动。
戒烟、戒酒。
饮食管理
低钠饮食,以减轻膜迷路积水。
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少食高胆固醇、高脂食物。
预防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饮食习惯,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
远离噪声,噪声会损害耳朵功能,若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下,应做好耳朵的防护措施。
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
避免服用耳毒性药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