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内耳和中耳周围乳突气房发生急性或持续性感染导致的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乳突部红肿和压痛、听力下降、耳流脓等
由患者抵抗力差、致病菌毒力强、中耳脓液引流不畅所致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多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蔓延至乳突导致,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
根据病程可分为
急性乳突炎与
慢性乳突炎两种。典型表现为听力下降、乳突部红肿和压痛、耳部有脓性溢液等,部分患者可伴发头痛。
分类
根据病程长短分类
急性乳突炎:多继发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蔓延至乳突,引发气房黏膜及骨壁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于儿童。
慢性乳突炎:中耳道炎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导致乳突发生持续感染,引发慢性乳突炎。主要表现为耳内持续溢液。
根据病理分类
出血性乳突炎:通常因溶血性链球菌或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乳突内充满血性渗出物。
急性融合性乳突炎:因肿胀的黏膜或肉芽堵塞鼓窦入口,导致气房内的脓液引流受阻,耳内房隔发生损害,出现急性融合性乳突炎,乳突融合为一个或数个有大量脓液蓄积的空腔。
隐性乳突炎:症状较轻,无论是全身症状还是局部症状均不明显,因此本类型乳突炎不易被发现。
发病情况
急性乳突炎大多继发于
急性中耳炎,发病率为0.0029%~0.0042%。
致病原因
抵抗力弱
猩红热、麻疹等急性传染病或糖尿病、慢性肾炎、贫血等慢性疾病患者,抵抗力弱,当患有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炎症可蔓延至乳突,引发乳突炎。
致病菌毒力强
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毒力强,具有耐药性,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使中耳炎症发展,蔓延至乳突,发生急性或
慢性乳突炎。
引流不畅
中耳脓液引流不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导致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中耳分泌物因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使引流受阻,无法从鼻咽部流出。
鼓膜穿孔较小或发生穿孔堵塞,分泌物无法正常排放出外耳道,致使炎症进一步加重,累及乳突,发生乳突炎。
婴儿的鼓膜较厚,不易发生穿孔,可导致中耳脓液蓄积,进而引发乳突炎。
乳突气房解剖结构的影响
乳突炎多发生于气化型乳突。乳突气房大小不一,分布不匀,且伸展范围较广,导致边远的大气房与邻近鼓窦的气房相通。
当气房内蓄积分泌物时,周边大气房的分泌物引流受阻,无法经鼓室排出,容易引起乳突炎。
诱发因素
上呼吸道疾病:儿童咽鼓管未发育完善,发生上呼吸道疾病时,鼻部和咽部的分泌物及细菌等从呼吸道侵入乳突引起感染。
高危因素
抗生素滥用: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潜在耐药菌株耐药性增强,在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中,抗生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使得
急性乳突炎的发病风险增高。
主要症状
乳突红肿压痛
乳突部皮肤受炎症感染刺激,发生肿胀、潮红,至耳廓后沟可消失。
鼓窦区及乳突尖区按压有明显疼痛。
部分患者可伴有头痛症状。
听力下降
多数乳突炎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表现。
乳突骨质无破坏者听骨链多完好,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程度较轻。
乳突骨质有破坏者因鼓室内结构常遭破坏,听骨链多不完整,传导性听力损失较重,听力下降更为明显。
耳流脓
乳突骨质无破坏者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无臭味,为间歇性流脓。
乳突骨质有破坏者耳部分泌物为脓性恶臭味液体,多为持续性溢液。
耳部疼痛
急性乳突炎患者发生鼓膜穿孔后,可导致患者耳深部疼痛,主要表现为耳痛不减轻或一度减轻后又加重。
部分患者可伴有更严重的头痛。
耳道后壁红肿、塌陷
红肿、塌陷常发生于骨性外耳道后上壁。
患者常会由于中耳的炎症反应引发
鼓膜充血,鼓膜穿孔处可有脓液搏动,导致外耳道脓腔形成。
发热
细菌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随血液扩散,可导致机体发热,严重者可达40℃以上。
部分急性乳突炎患者可伴有嗜睡、惊厥症状。
消化道症状
多发于儿童,细菌感染累及消化道,可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等。
并发症
迷路炎
当患者发生乳突炎症时,特别是骨质破坏肉芽增生的中耳乳突炎时,很容易通过被炎症侵蚀的内耳骨壁引起
迷路炎,这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常见的颅外颞骨内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听力减退等。
岩部炎
乳突感染可累及岩部迷路周围,发生岩部炎,多继发于急性乳突炎。
周围性面瘫
主要表现为口角歪斜、流涎等。
耳源性颈部脓肿
脓液蓄积易导致较薄的乳突尖内骨壁发生破溃,脓液流入胸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中层之间,形成颈部脓肿。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中耳乳突的炎症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造成乙状窦壁的炎症,在损伤区形成血栓,引发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主要表现为耳周
淋巴结肿大、耳后、枕后或颈部疼痛等。
硬脑膜外脓肿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可侵入颅内,在颅中窝或颅后窝的硬脑膜与骨板间形成脓肿。
主要表现为头痛、耳部脓液外溢。
脑脓肿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累及脑部,可导致硬脑膜脓肿,多位于大脑颞叶,其次为小脑。
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食欲不振等。
脑膜炎
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累及软脑膜和蛛网膜,可导致
脑膜炎。
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等。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当患者出现听力下降、耳部流脓,并伴有头痛、发烧或耳后发红压痛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抠挖耳朵。
避免自行用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耳流脓是何时开始?是持续存在吗? 脓液的性状是什么样的?
是否有听力下降表现?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中耳炎症?
是否患有上呼吸道感染?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分泌物培养。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乳突部疼痛、压痛,听力下降、耳部有分泌物流出。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目的是判断有无感染发生。如果结果显示白细胞增多,如多形核白细胞比例增加,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检查前无需空腹。
分泌物培养
目的是确定细菌类型。可根据检查结果提示的细菌类型,选择针对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可确定患者乳突是否发生感染病变,以及了解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若检查结果提示乳突气房内含气量明显减少,观察到液平面,伴有房隔破坏,可辅助诊断乳突炎。
鉴别诊断
外耳道疖
相似点:均会出现发热、耳部疼痛等。
不同点:外耳道疖患者可有挖耳等外伤史,发热一般为低热,听力一般无改变,外耳道红、肿、触痛明显,颞骨CT结果正常;乳突炎患者发热可达40℃,乳突压痛,有听力下降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可见乳突含气量减少,存在液气面。
中耳恶性肿瘤
相似点:均会出现耳部流脓、耳痛等。
不同点:中耳恶性肿瘤患者耳内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观察到恶性肿瘤细胞,且分泌物呈脓血性;乳突炎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无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物可呈脓性。
治疗目的: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治疗疾病,若经药物治疗后感染未得到控制,需手术联合治疗。
一般治疗
局部引流:当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选用此方法促使脓液排出。
补液:发生呕吐、腹泻的患儿可适当补液,以免发生
电解质紊乱。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生素
适用于发生细菌感染的乳突炎患者,可杀灭细菌、抑制炎症。
手术治疗
单纯乳突开放术和/或乳突根治术
适用于感染未能得到控制,或出现可疑并发症的乳突炎患者。
本方法可清除鼓窦、鼓窦入口、乳突气房、上鼓室内的炎症组织,使中耳脓液引流充分,促使炎症消退。
患者术前应控制饮食饮水,避免影响手术效果。
鼓膜切开术
本方法可吸出患者耳部脓液,避免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
术后患者需注意保持耳道干燥,可于术后一周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治愈情况
经积极治疗后,乳突炎可以治愈。多数患者的
耳流脓、听力下降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经合理治疗,乳突炎可得到根治,去除病因后,一般不会复发。
预后因素
预后与是否及时有效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控制情况等有关。
危害性
乳突炎感染可能影响听力,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建议多摄入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豆皮、瘦肉等。
避免摄入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韭菜、冷饮等。
生活管理
注意保暖,适度增减衣物,流感季节尽量不要前往人群聚集处,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每日进行室内通风,保持室内卫生,避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每日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慢跑等,增强免疫力。
游泳时可佩带耳塞,避免耳道进水。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避免机体免疫力降低。
心理支持
乳突炎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对患者的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患者易产生急躁、焦虑等情绪,此时患者可以及时向家人、朋友或医务人员倾诉,或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病情监测
遵医嘱定期复诊,再次出现乳突红肿、压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如出现不适症状或耳痛、
耳流脓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若患儿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感染仍未控制,其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发生并发症。
预防
积极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
积极治疗中耳炎症,避免炎症扩散。
洗澡、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朵,保持耳道干燥。
清洁耳部时注意力度不要过大,避免用尖锐物体掏耳朵,以免划伤耳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