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肥厚性鼻炎多由
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以鼻黏膜、黏膜下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征。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指鼻黏膜甚至骨膜和鼻甲骨增生肥大,多由
慢性单纯性鼻炎发展而来。发病原因与单纯性鼻炎相似,鼻黏膜部分上皮纤毛脱落,变成复层立方上皮,固有层中静脉及淋巴管周围有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黏膜下水肿,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膜增殖骨质增厚,成为不可逆的病变,肥厚部位多以下甲为主,尤其在前后端,下甲后端常呈
桑椹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有时中鼻甲和鼻中隔相对处均有肥厚。
病变继续发展时由于纤维组织压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毛细血管内压增加管壁变薄,血液成分自壁内经管壁渗入壁外造成组织水肿。
由于黏膜增厚的程度各不相同,常以下鼻甲、中鼻甲前端与下鼻甲前、后端及下缘,可呈乳头状肥厚及
息肉样变,鼻中隔黏膜也可肥厚,常多在后段。骨膜增殖反应,造成骨组织有成骨变化,因而鼻甲骨变硬或者呈实质性肥厚。
1.症状
肥厚性鼻炎是由单纯性鼻炎转化而来,因此肥厚性鼻炎的一般症状与单纯性鼻炎相同,但是更加严重。
症状首先是鼻塞,由单纯性鼻炎时的间歇性或交替性转变为持续性鼻塞,这是因为鼻黏膜已呈实质性的肥厚,黏膜缺乏收缩功能,所以鼻塞就更严重了。鼻腔持久阻塞,使患者说话带有明显鼻音,好像被捏住鼻子时讲话的声音。
因为鼻呼吸不通,空气中的各种气味,进不了嗅区,嗅觉亦明显减退。慢性肥厚性鼻炎由于鼻呼吸障碍,鼻甲的后端黏膜往往特别肥厚,它不但阻碍呼吸,并且会影响通向中耳的咽鼓管,使患者发生耳鸣和听力减退。由于鼻塞严重,擤出的鼻涕似乎并不太多,鼻涕常向后流入咽内,并不断作擤涕及吸涕的动作,以清除鼻腔阻塞。
发病时间较长,与
慢性单纯性鼻炎相似,但程度较重。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程度轻重不一,单侧或双侧阻塞均可发生。严重者因下鼻甲后端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导致耳鸣和重听。
鼻黏膜呈暗红色。下鼻甲表面凹凸不平呈
桑椹样改变,触之较硬,无弹性或弹性差,即用探针触压下鼻甲常不凹陷,或触压时凹陷,当挟针拿起后其凹陷部位不能立即弹起恢复原状。滴用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滴鼻液)下鼻甲常不收缩。鼻塞常使人用口呼吸,长期的经口呼吸和倒流鼻涕的刺激,咽喉因此经常被累而发炎,咽干、咽痛,咽内有异物感或发痒,引起阵阵干咳和声音嘶哑。
鼻黏膜肿胀必然使鼻窦开口引流不畅所以常常并发鼻窦炎症,这种患者常有头胀、头痛、精神萎靡、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尤其肥大的中鼻甲压迫鼻中隔时会出现
三叉神经痛,更令人痛苦和烦恼。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症状是多方面的,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很大,不能不引起注意。
2.体征
双侧持续性鼻塞,闭塞性鼻音。鼻分泌物少而稠不易擤出。可有嗅觉减退、耳鸣、听力减退、咽干、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鼻黏膜淡红或暗红,下鼻甲肥厚弹性差。
1.下鼻甲明显肥大,或下鼻甲与中鼻甲均肥大,常致鼻腔堵塞,鼻腔底部或下鼻道有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
2.黏膜肿胀,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表面不平,或呈结节状或桑葚状,尤以下鼻甲前端及其游离缘为明显,探针轻压凹陷不明显,触之有硬实感。
3.局部用血管收缩剂后黏膜收缩不明显。
长期鼻塞史,有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者。肥厚的下鼻甲黏膜对血管收缩反应差,探针触压不易凹陷,或触压解除凹陷难立即恢复。
1.局部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局部治疗的目的视各阶段的病变而异,在鼻黏膜肥厚,但无明显增生的阶段中,力求恢复鼻黏膜的正常功能;如已有明显增生,则应以减轻鼻部症状和恢复肺功能为主。早期应用血管收缩剂、下鼻甲硬化剂注射、
激光治疗、
冷冻疗法、微波治疗、黏膜下电凝固术等方法使局部黏膜下产生瘢痕组织,缩小鼻甲。黏膜肥厚者应用下(或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切除的黏膜原则以不超过下鼻甲的1/3为宜。下鼻甲骨肥大者可行黏骨膜下下鼻甲骨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2.全身治疗
慢性单纯性鼻炎用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属风寒型者可用
苍耳子散。属风热型者在上方基础上去
白芷、
蝉蜕,加桑叶、银花、
黄芩;睡眠时鼻塞重,活动时鼻塞轻,舌质红,脉弦细者可用
当归芍药汤;反复发作、涕或稀或稠、面白便溏、食欲差、苔白、脉弦细者可用清脾汤。
慢性肥厚性鼻炎吃什么药
慢性肥厚性鼻炎在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后,下鼻甲尚能缩小者,可尝试使用霍胆丸、鼻炎片等中成药口服,如效果不理想,则会选择下鼻甲硬化剂注射和YAG激光治疗。
慢性肥厚性鼻炎,通常是因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造成的,口服药物疗效常不确切和持久,主要是采取局部治疗,比较常用的是进行下鼻甲黏膜下硬化剂注射和YAG激光治疗。
但如果慢性肥厚性鼻炎对血管收缩剂无明显反应或上述治疗未能奏效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纯下鼻甲病变黏膜切除、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和CO₂激光、射频气化或消融肥大的下鼻甲黏膜或黏膜下组织等。
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应该及时就诊,配合医生采取规范用药和治疗,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