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发生的持续感染性炎症疾病
表现为咽痛、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咳嗽、口臭、睡眠打鼾、呼吸不畅等
尚不明确,可能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等有关
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慢性扁桃体炎是什么?
定义
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发生的持续感染性炎症,或是不定期反复发作的复发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可因多种原因形成慢性状态。
分型
增生型
儿童多见。
扁桃体的淋巴组织、结缔组织出现增生,扁桃体出现肥大、隐窝口宽大。
可见堆积的分泌物或脓点。
纤维型
成人多见。
扁桃体的淋巴组织、滤泡发生变性和萎缩,纤维组织在间质内增生,使扁桃体变得小而且坚韧。
隐窝口常因扁桃体与腭弓、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而受阻。
隐窝型
隐窝处聚集的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
淋巴细胞、白细胞形成脓栓,或隐窝口受阻,导致内容物难以排出,隐窝增大。
病变较重,易引起并发症。
发病情况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常见于大龄儿童和成人。
慢性扁桃体炎能自愈吗?
慢性扁桃体炎一般不能自愈。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慢性扁桃体炎可并发中耳炎、
鼻窦炎等炎症,严重时还可出现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
肾炎等疾病。
根据扁桃体炎的病因及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需要做手术吗?
慢性扁桃体炎不一定要做手术,还可通过抗感染药物治疗,但出现以下情况,建议手术治疗: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呼吸、吞咽者;反复急性发作,或非反复发作,但曾引起咽旁感染或扁桃体周围脓肿者;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他脏器病变的“病灶”,如肾炎、风湿病等;
长期低热,全身检查除扁桃体炎外物其他病变者。
慢性扁桃体炎会癌变吗?
目前,尚缺乏慢性扁桃体炎直接导致
肿瘤的相关报道。
扁桃体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HPV感染、吸烟、饮酒等有关。
慢性扁桃体炎是扁桃体的持续感染性炎症,常因炎症蔓延引起邻近器官的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等。作为人体常见的感染病灶之一,与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长期低热等疾患关系密切。所以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应积极诊治。
致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刺激、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等有关。
急性扁桃体炎可因多种原因形成慢性炎症状态。
发病机制
炎性物质反复刺激:各种感染性疾病产生的炎性物质反复刺激形成慢性炎症,或者感染不同亚株的病原体。
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隐窝内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不易排出,增加感染的风险,容易形成慢性炎症。
感染-
变态反应学说认为,感染可以引起人体产生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又可以加重感染引起的病变,二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本病和相关并发症。
睡眠时张口呼吸,病原体没有经过鼻腔过滤,直接接触扁桃体,引起局部炎症和刺激增生。
可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以下症状。
主要症状
咽痛
呈反复发作性,不定期,时有时无。
咽部其他不适
包括疼痛感、干燥感、发痒、异物感等。
常在咽痛发作的间歇期出现。
可伴有咳嗽,多因咽部刺激引起。
口臭
影响咽部功能
如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出现睡眠打鼾、呼吸不畅、
吞咽障碍、发生异常等表现。
多见于儿童。
其他症状
消化不良:如腹痛、腹胀、恶心等。
头痛。
乏力。
发热:体温多低于38.5℃。
并发症
慢性扁桃体炎可在受凉、受湿、身体虚弱、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疾病,并产生相应的症状。
风湿性关节疾病:可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
中毒性甲状腺肿:可出现心悸、多汗、怕热、易激动、反应迟钝、水肿等。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448
慢性扁桃体炎风险自测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出现咽痛、咽干、咽痒、
咽部异物感、咳嗽、口臭、睡眠打鼾、呼吸不畅等症状时,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对病情的正确判断。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出现咽部疼痛?一侧还是双侧?
吞咽时是否出现疼痛?
发热吗?体温最高多少?
小儿是否有拒食、流口水、易怒等症状?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感冒?
近期是否过度劳累、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
是否有鼻腔及鼻窦感染?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扁桃体分泌物细菌培养
抗链球菌溶血素“O”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其他:泼尼松、地塞米松
医学团队审核 · 专业测评分析
1
100448
慢性扁桃体炎风险自测
疾病诊断
病史
急性扁桃体炎疾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反复出现咽痛、咽干、咽痒、
咽部异物感、咳嗽、口臭、睡眠打鼾、呼吸不畅等症状。
体征
咽部检查
腭弓可出现粘连。
隐窝口可见碎屑或脓性物质。
腭舌弓可呈暗红色,被挤压时可出现黄白色干酪样物质溢出。
下颌淋巴结可出现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
可以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
能够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
血生化
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注意事项:门诊检查前须保持空腹,即禁食至少6小时,禁水至少4小时;急诊检查不用禁食水。
红细胞沉降率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炎症性疾病。
快速链球菌抗原检测
检查扁桃体隐窝分泌物能情况,能够了解是否与
链球菌感染有关。
抗链球菌溶血素“O”
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
如怀疑出现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
激发试验
扁桃体按摩法
方法为分别按摩两侧扁桃体各5分钟。
患慢性扁桃体炎时,按摩后出现血白细胞升高、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情况。
透明质酸酶试验
方法为向扁桃体内注射透明质酸酶。
患慢性扁桃体炎时可出现体温升高、血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情况。
短波照射试验
方法为超短波照射扁桃体10分钟。
患慢性扁桃体炎时,照射后4小时可出现血白细胞升高、动态红细胞升高的情况。
阻消试验
常用的方法有隐窝冲洗法、Impletol试验。
通过消除或阻断扁桃体内的细菌、毒性物质、抗原后,观察并发症的情况,以判断扁桃体内的物质与并发症的关系。
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细菌的种类,并可以为治疗提供信息。
其他检查
可能会进行
心电图、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变情况,或排除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
扁桃体生理性肥大
不同点:扁桃体生理性肿大是正常的生理情况,多发生于小儿和青少年,多无明显症状,扁桃体也多无炎症性改变。可通过咽部检查等区分。
扁桃体角化症
相似点:咽部不适等。
不同点:
扁桃体角化症是扁桃体黏膜发生过度角化的疾病,可通过咽部检查区分。
扁桃体肿瘤
相似点:咽部不适等。
不同点:扁桃体肿瘤是扁桃体自身组织异常增生,或转移来的肿瘤导致扁桃体异常增生的疾病,可以出现消瘦等症状,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等区分。
急性扁桃体炎
相似点:咽痛等。
不同点:急性扁桃体炎是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疾病,还可出现非发热等症状,可通过病原学检查等进行区分。
治疗目的:去除病因、改善体质、缓解症状等。
一般治疗
休息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劳累、熬夜。
尽量减少说话。
改善饮食
保证营养充足、均衡。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料。
适量运动
每周坚持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隐窝冲洗
通过冲洗扁桃体隐窝,去除局部的病原体和炎性物质,可以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应按照医生指导使用,避免自行加药、减药、换药。
抗感染治疗
可以抑制细菌滋生或杀灭细菌,控制细菌感染。
可能会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等,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药物。
脱敏治疗
增强免疫治疗
手术治疗
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
适用于通过治疗不能恢复的(不可逆性)炎症病变。
手术后按照医生要求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减少说话,避免喊叫、咳嗽等行为。
手术后会有咽部疼痛、痰液带有血的症状,会逐渐缓解,属正常现象。
手术后如咽部疼、痰液带血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物理治疗
包括冷冻及激光疗法、深度X线照射法等。
远期疗效不能满足治疗需求。
治愈情况
大部分通过及时治疗可以缓解症状。
一般情况下,手术治疗后可痊愈。
部分非手术治疗者可缓解症状,但容易反复发作。
危害性
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关节疾病。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充足,可选择奶类、豆制品、肉类、新鲜水果或蔬菜等食物。
保证饮水量,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左右。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料,如生葱、生蒜、生姜、辣椒、咖啡、浓茶等。
戒酒。
生活管理
戒烟,远离“二手烟”(避免被动吸烟)。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避免居家和工作场所长时间密闭,要经常通风换气和通过加湿改善湿度。
可连续数月通过使用下颌兜带、口贴等方式改善睡眠习惯,养成睡眠闭口呼吸的习惯。
运动管理
可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游泳、骑行等运动,或按照医生指导选择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运动过度。
运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应立即停下来休息。
情绪管理
避免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
可通过听轻音乐、与亲友聊天、读书、看剧情舒缓的影视剧等方式缓解压力。
随诊复查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定期复查。
感觉不适及时就诊
如原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诊。
预防
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保证营养充足、均衡。
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或饮料,避免过度饮酒。
保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戒烟。
舒缓情绪,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
感到不适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