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是发生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常出现鼻塞、粘性或黏脓性鼻涕、嗅觉障碍、头面部胀痛等症状
本病常由急性鼻窦炎演变而来,还与解剖结构、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慢性鼻窦炎是什么?
定义
慢性鼻窦炎是发生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以上,反复发作,经久难愈。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中的含气空腔,也称鼻旁窦、副鼻窦,左右成对,共有4对。依鼻窦所在颅骨命名,分别称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分类和分型
根据病因分类
2020欧洲鼻窦炎和
鼻息肉意见书(EPOS2020)指导小组将慢性鼻窦炎分为原发性慢性鼻窦炎和继发性鼻窦炎。
原发性慢性鼻窦炎
局限性(单侧):如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RS)或孤立性鼻窦炎。
弥漫性(双侧):根据临床表型分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eCRS)和非eCRS。
继发性慢性鼻窦炎
局限性(单侧):局部性病变,如牙源性感染。
弥漫性(双侧):由机械性因素、炎症、免疫功能异常引起。
根据是否伴息肉分类
可分为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
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慢性卡他性鼻窦炎
黏膜上皮正常或增厚,分泌物多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少数呈浆液性;病程久者在分泌物中可出现大量胆固醇结晶。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水肿型:又称肥厚型或
息肉型,表现为黏膜固有层剧烈水肿、增厚。
纤维型:又称
瘢痕型或硬化型,表现为固有层纤维组织增生。
腺体型:表现为黏膜固有层有显著的腺体增生。
混合型:表现为腺体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及水肿同时存在。
发病情况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国7个不同区域代表性城市多中心慢性鼻窦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人群慢性鼻窦炎总体患病率为8%。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韩国慢性鼻窦炎总体患病率为6.95%、欧洲为10.9%、美国为12%~14%。
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有什么区别?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程及治疗方法不同。
急性鼻窦炎:大部分是感冒、邻近器官感染灶、鼻腔疾病等导致的细菌感染引起,病程不超过12周。治疗以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为主。
慢性鼻窦炎:发病主因为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也和解剖结构、遗传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病程持续12周。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采取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会发展成癌症吗?
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慢性鼻窦炎有癌变的可能。
鼻窦恶性肿瘤的病因未明,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长期吸入某些刺激性或化学物质,硬木屑及软木料粉尘等有增加诱发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危险。
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恶变、鼻息肉等病变反复发作、多次手术,放射线暴露、放疗和外伤等均为鼻腔、
鼻窦癌的诱因。
慢性鼻窦炎痰多吃什么药?
慢性鼻窦炎痰多,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的药物有
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
孟鲁司特钠片、
氯雷他定片、桉柠蒎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等,具体治疗用药,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应遵医嘱规范治疗。
慢性鼻窦炎首选药物治疗,也可配合一般治疗、物理治疗、鼻腔冲洗等方法;疗效不佳时可手术治疗。
致病原因
鼻部因素
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当或未彻底治疗: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为慢性鼻窦炎的首要病因;或致病菌毒力较强,如可致
猩红热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所致的急性鼻窦炎,极易转为慢性。
鼻腔阻塞性因素:如
鼻息肉、
鼻甲肥大、鼻腔结石、
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鼻腔填塞等阻碍鼻窦通气和引流,是慢性鼻窦炎的重要病因。
鼻窦解剖因素:鼻窦解剖结构特殊,不利于通气引流。
纤毛运动障碍: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常伴发慢性鼻窦炎。
全身因素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可加重慢性鼻窦炎的炎性反应。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缺陷是慢性鼻窦炎的易感因素。免疫力低下者,如有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烟酒嗜好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患慢性鼻窦炎。
胃食管反流:胃酸可直接导致黏膜纤毛功能受损和炎症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鼻窦黏膜肿胀堵塞窦口。
遗传因素:慢性鼻窦炎具有家族聚集倾向,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遗传的可能为13.3%~52%。
其他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某些特殊体质的患者摄入阿司匹林后,可能引起或加重
鼻窦炎的症状。
牙源性感染:口腔疾病未获根治,易发展为牙源性慢性上颌窦炎。
发病机制
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阐明,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鼻腔解剖异常:解剖变异可能诱发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损害鼻窦引流途径,阻止黏液引流,引起鼻窦炎症。
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低时,条件致病菌可通过细菌超抗原、细菌生物膜等方式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反应、黏膜水肿,阻塞鼻窦通气、引流,加重炎症。
纤毛功能障碍: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弱或丧失,使病原微生物能在鼻窦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鼻窦炎。
组织重塑: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器官结构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物的改变。
免疫因素: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如选择性
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可导致难治性鼻窦炎的发生。
主要症状
鼻塞
鼻塞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所致,常可致暂时性
嗅觉障碍。
流涕
为主要症状之一,鼻涕为前/后鼻孔分泌物多为脓性或黏脓性,量多少不定,色黄或灰绿。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脓涕有腐臭气味。
嗅觉障碍
表现为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多为暂时性症状。
头面部胀痛
发作规律多为上午发生或较重,午后渐减轻或消失;或为白天重夜晚轻。
头痛有较固定的部位,且多为一侧。
其他症状
一般可有头晕、易倦、精神抑郁、萎靡不振、食欲减退、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工作效率降低等症状。
极少数患者,可有持续低热。
并发症
眶内并发症
致病菌和脓液进入眶内,鼻窦外伤或手术损伤相邻眼眶壁所致。
表现为眼部不适、疼痛,眼睑红肿,严重者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
颅内并发症
致病菌侵入大脑和脊髓所致。
呼吸道并发症
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及顽固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与
支气管哮喘也有关联。
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咽痒、咽痛、咽干等),持续的咳嗽、
咳痰等。
消化道并发症
炎性渗出物与细菌进入胃,刺激胃肠黏膜,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表现为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
耳部并发症
咽鼓管受累或者感染累及中耳所致。
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耳朵反复流脓等。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有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嗅觉改变、面部胀痛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急诊科
出现严重的头痛、耳聋等情况,建议尽快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鼻腔清洁,可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但切忌挖鼻孔、用力擤鼻及一起擤两个鼻孔。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鼻塞?持续存在还是交替存在?
是否流脓涕?是否有臭味?
是否有头面部胀痛?什么时候出现?
什么情况会加重症状或缓解症状?
病史清单
近期有没有呼吸道感染?
近期是否有鼻部外伤或吸入异物?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慢性鼻窦炎?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临床表现
鼻内镜检查
该检查是诊断慢性鼻窦炎最基本的检查。
可清楚地观察到鼻部解剖是否有异常,是否有异物、
息肉,腺样体是否肥大,窦口是否有积脓。
鼻窦CT检查
鼻
内镜检查不能确诊,或出现鼻出血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时,需要进行鼻窦CT检查。
鼻窦CT可显示窦腔大小、窦内是否积脓,病变范围及程度,是否有眶内感染,是否有
牙髓炎,是否有骨质破坏等。
注意事项:检查前摘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等。
诊断性上颌窦穿刺冲洗
上颌窦穿刺用于慢性上颌窦炎,了解上颌窦内有无脓性分泌物。
因穿刺为有创性治疗,且仅有上颌窦病变时才可行穿刺术,故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若有脓液,需要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穿刺冲洗上颌窦内分泌物后,可向上颌窦腔内注入抗生素,是
鼻窦炎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当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时,可使用鼻或鼻窦的分泌物样本进行培养,判断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其他检查
视力及视野检查: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眶内并发症。
鉴别诊断
鼻息肉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脓涕,部分患者鼻内镜下都可看到
鼻息肉。
不同点:单纯鼻息肉影像学检查鼻窦内没有病变、积脓。
鼻腔恶性肿瘤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头痛。
不同点:鼻腔恶性肿瘤可反复出现鼻出血,或者脓涕中带血且有臭味。鼻内镜检查有新生物,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眶上神经痛
相似点:均可有头痛。
不同点:
眶上神经痛长时间压迫神经出口处时,疼痛可暂时缓解。可进行鼻窦CT或MRI检查鉴别。
首选药物治疗,如疗效不佳则可以考虑鼻内镜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主要为解除病因。
避免接触变应原。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
通过在鼻黏膜局部降低鼻黏膜炎症反应程度,以缓解鼻塞等症状。
不良反应:主要局限于鼻腔,如鼻部干燥感,有时可有鼻部出血、涕血,极个别使用不当的患者会出现
鼻中隔穿孔。
口服糖皮质激素
对于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尤其是严重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需要手术者,围术期(手术前)也可短期应用。
可迅速缩小鼻息肉体积,但临床疗效难以维持,易复发。
常用药物:泼尼松等。
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的患者不建议应用。
抗菌药物
常用于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
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可遵医嘱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如
罗红霉素、夹竹桃霉素)。
遵医嘱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
抗组胺药和抗白三烯药
包括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如西咪替叮、雷尼替叮等;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
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剂)、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
孟鲁司特钠、扎鲁斯特)。
黏液促排剂
可促进黏液排出和有助于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恢复。
常用药物有欧龙马、标准桃金娘油、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
鼻用减充血剂
对减轻鼻腔及窦口黏膜肿胀,改善窦口引流有显著效果。
疗程应少于7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
药物性鼻炎的发生。
鼻腔冲洗剂
常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腔分泌物清洗出来。
阿司匹林脱敏治疗
口服脱敏后的
阿司匹林治疗(ATAD)可有效改善非甾体类抗炎药加重性呼吸系统疾病(N-ERD)患者的生活治疗和鼻部症状。
鼻窦激素支架
2020欧洲
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EPOS2020)指导小组认为使用植入鼻窦激素支架。但需要更大的研究,如长期安全数据。
抗IL4/IL13治疗
Dupilumab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单克隆抗体。
EPOS2020小组建议在符合单克隆抗体治疗标准的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中使用Dupilumab。
手术治疗
鼻内镜手术
目的:解除鼻腔鼻窦结构异常造成阻塞,重建结构,通畅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保留及恢复黏膜功能。
有下列情况之一可手术治疗。
鼻窦具有明显结构异常。
影响窦口鼻复合体或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超过12周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仍不满意者。
发生颅内、眶内的并发症。
手术方法:鼻腔鼻窦异常矫正术、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周围病灶手术(如切除腺样体)。
术前需使用鼻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等治疗。
术后需要定期随诊及坚持综合药物治疗(>12周);术后定期进行鼻
内镜检查以及术腔清理,一般持续3~6个月。
原则上,12岁以下儿童不宜手术。
其他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应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置换法:也称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或变压置换疗法。用吸引器具使鼻窦形成负压,吸出鼻窦分泌物并使药液进入鼻窦内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愈情况
通过药物、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
少数伴过敏、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
危害性
慢性鼻窦炎常反复发作,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儿童患慢性鼻窦炎可出现精神不振、胃口差、体重下降、记忆力差,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鼻窦炎可引起耳、鼻、咽喉以及气管、支气管、肺及消化道等并发症,严重者有引起眼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严重者可引起
颅内感染灶,使脑组织受损,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喝水(一天至少1800毫升)。
生活管理
多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轻轻擤鼻涕,保持鼻腔通畅。
气温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时外出戴口罩。
戒烟。
慢性鼻窦炎未完全康复之前,不要进行潜水、游泳和跳水等水中运动。
使用温热的面膜或吸入蒸汽,如洗热水澡、喝热汤。
避免接触变应原:慢性鼻窦炎可能是某种变应性疾病的并发症,确定变应原并尽可能避免接触这些变应原,能把鼻窦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病情监测
术后定期进行鼻
内镜检查以及术腔清理,一般持续3~6个月。
随诊复查
鼻内镜术后需要定期随访及坚持综合药物治疗(>12周)。
预防
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慢性鼻窦炎发生的风险。
避免接触过敏原,空气污染的环境应戴口罩,避免吸入烟雾或污染的空气。
及时增减衣物,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使用加湿器:如果家中空气干燥,使用加湿器向空气中添加水分,可能有助于预防慢性鼻窦炎。但要定期彻底清洁加湿器,确保加湿器清洁、无真菌。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正确擤鼻: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积极治疗变应性疾病,改善鼻腔鼻窦通风引流。
积极治疗牙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