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是发生于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
可能与细菌感染、急性传染病、鼓膜损伤、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关
可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
急性中耳炎是什么?
定义
急性中耳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
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中耳黏膜的急性炎性疾病。
常见症状是耳痛、耳鸣、
耳闷及听力下降,常伴有
普通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病情况
急性中耳炎好发于儿童,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4%,发病高峰年龄为1~2岁,多见于冬春季节。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21个主要区域进行统计,全球急性中耳炎发病率为 10.85%,即每年有7.09亿急性中耳炎病例,其中51%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
急性中耳炎耳朵痛怎么快速止痛?
对于急性中耳炎引起的耳痛,医生常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使用布洛芬和
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对症治疗,而起到镇痛的作用,一般起效时间为1到2个小时。
部分中耳炎患者在脓液积存在中耳腔内时疼痛明显,当鼓膜经腐蚀穿透,脓液流出后耳闷及耳痛随即缓解。
急性中耳炎一般几天能恢复?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及时的规范治疗后1~2周可恢复。
若病情严重且未经合理治疗的患者,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脑临近部位的感染。如患急性中耳炎应积极就医,防止延误诊治。
急性中耳炎耳鸣止鸣最快的方法?
急性中耳炎耳鸣,暂无所谓最快的止鸣办法,但当炎症控制、
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部分症状随之缓解。
本病所致的多为持续性低调耳鸣,呈现搏动性和闷堵感,像耳朵里塞了一团棉花一样,伴有跟心脏跳动类似的响声,在鼓膜未穿孔时尤为明显。
常使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抗感染治疗,炎症控制后,耳鸣症状也会相应缓解。
致病原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致病菌
多数由细菌感染引起,细菌直接损伤中耳黏膜,或通过产生的毒素引起炎症反应。
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
百日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咽鼓管是连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
当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
猩红热等)时,鼻腔或鼻咽部等部位的致病菌可侵入中耳,导致中耳感染。
此外,因婴幼儿的咽鼓管较成年人短,故卧位吮乳时,乳汁易经咽鼓管
反流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穿孔、外伤时,致病菌可直接进入中耳,导致中耳感染。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咽鼓管功能不良
由于咽鼓管功能异常,中耳常处于负压状态,引起中耳黏膜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以致发生黏膜水肿、鼓室内积液,引起炎症。
咽鼓管阻塞
机械性阻塞:如
慢性鼻窦炎、
腺样体肥大、鼻咽癌等疾病,可因直接压迫、堵塞咽口,或影响局部及淋巴回流,咽鼓管管腔黏膜肿胀等而导致本病。
非机械性阻塞:
腭裂、下颌位置异常等导致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可引起中耳负压。
清洁功能不良
婴幼儿咽鼓管发育不成熟,或先天性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不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使中耳及管腔内的分泌物、致病微生物、以及毒素等不能有效排出,引发本病。
防御功能障碍
咽鼓管黏膜下方弹力纤维的弹性降低,
肿瘤的侵袭破坏,或
放射性损伤等,导致咽鼓管的防御功能丧失,增加感染机会。
中耳局部感染
致病菌侵入中耳黏膜引起,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耳部黏膜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使分泌物增多,局部产生积液,引起中耳炎或增加中耳炎发生风险。
为儿童发病因素之一,是中耳尚未发育成熟引起。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乘坐飞机、潜水等导致耳内外气压明显变化,中耳内将处于相对正压或负压的状态,致使黏膜血管扩张即可造成血清外漏,以致发生黏膜水肿、鼓室内积液,引起炎症。
诱发因素
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患恶性肿瘤等,会使免疫功能降低,患病风险会增高。
不正确擤鼻涕,可使鼻腔分泌物向咽鼓管、中耳内逆流。
跳水、游泳时大量的水突然涌入口腔,会逆流至咽鼓管、内耳。
主要症状
耳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痛剧烈,呈跳动性疼痛或刺痛,可伴患病一侧头痛、牙痛。脓液从耳道流出后,疼痛可缓解。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耳痛可表现为持续性,或发生一阵后自行缓解。婴幼儿的耳痛特点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
听力下降或耳聋
多发生在一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从耳道流出后,听力下降或耳聋的症状会减轻。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感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明显增强,向前低头或将头偏向未患病一侧时,听力下降可减轻。
儿童因听不清或听不到声音,会表现为对声音反应减慢、注意力下降等。
耳鸣
可听到异常的响声,与周围环境声音无关。
声音可表现为噼啪声、嗡嗡声等。
耳闷
可表现为闭塞感、闷胀感。
多因中耳分泌物较多引起。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时引起的
耳闷,可在反复按压耳屏(耳郭前侧中部的软骨结构)后暂时性缓解。
耳道流脓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流出的液体开始时伴有血液,逐渐进展可呈黏稠的脓液。
其他症状
部分可有畏寒、发热。
小儿常伴呕吐、腹泻等。
耳痛、耳鸣、
耳道流脓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睡眠障碍引起失眠,或因为疼痛而突然惊醒。
并发症
脑膜炎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畏光、颈项僵直(脖子僵硬)等。
脑脓肿
表现为持续性头痛反复出现,疼痛剧烈时可伴有呕吐、脉搏迟缓、血压升高等,还可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
粘连性中耳炎
主要症状为听力减退,甚至全聋。常有耳鸣,偶有眩晕。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
表现为耳内闷胀或闭塞感、耳
内出血、
耳流脓、听力下降等。
中耳胆脂瘤
主要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鸣、
耳闷、
耳道流脓、发热等症状时,建议尽快就医。
儿科
婴幼儿出现扯耳朵、捂耳朵、哭闹、对声音反应迟钝等表现时,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尽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但应避免用棉签等硬物抠耳朵。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耳痛在夜间和凌晨更加强烈吗?
耳内有闷胀感吗?
感觉听力有下降吗?
有头痛、恶心、发热吗?
症状的诱发和缓解因素是什么?
病史清单
喂奶/洗澡的时候,有奶水/水流到耳朵里面吗?
近期有游泳吗?游泳后,是否及时清理干净耳朵内的水?
近期有没有感冒?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耳镜检查
颞骨CT检查
血常规检查
声导抗测试
头部X线检查
C-反应蛋白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黏液溶解促排剂:标准桃金娘油、欧龙马
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诊断依据
病史
有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经常在平卧时被喂水、喂食、哺乳。
有经常游泳、跳水、乘坐飞机、潜水等情况。
不正确擤鼻涕。
临床表现
症状
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
体征
体温:急性中耳炎时可出现发热。
视诊:外耳道可能有红肿、流脓、脓性耳垢等。
触诊:发生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按压患病一侧的乳突(耳郭后突出的骨头),会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
可能会出现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的情况。
注意事项:检查前无需空腹。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采用鼓膜内穿刺的液体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判断细菌的种类,并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信息。
影像学检查
颞骨CT
用于区分病变的种类、范围,判断严重程度。
注意事项:检查前去除检查部位的饰品或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或耳钉、皮带、手镯等。
听力学检查
包括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等,可以检查听力变化情况。
可区分耳聋的类型,也可以用于制定治疗方案。
大多数为传导性耳聋,即传递声音的组织发生病变;也可为混合性耳聋,即传导声音组织和感觉声音的神经都发生了病变。
耳镜检查
可以检查外耳、中耳、鼓膜等部位或结构的病变。
分泌性中耳炎可进行鼓气耳镜,可发现鼓膜过度受限;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可发现鼓膜松弛,后期可发现
鼓膜穿孔。
注意事项: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摆好姿势。如有不适应言语或手势示意,避免乱动。
鼓室压检查
通过鼓膜对压力产生的反应,判断是否存在中耳压力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鉴别诊断
脑脊液耳漏
不同点:脑脊液耳漏多因头部外伤引起,耳道流出的液体为颜色清亮、无黏稠脓液,多无听力下降的表现。可通过头部CT进行鉴别。
中耳腺瘤
相似点:均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鸣、耳痛。
不同点:中耳
腺瘤会出现面部歪斜、面部感觉减退等症状,可通过颞骨CT鉴别。
鼻咽癌
相似点:均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耳鸣。
不同点:鼻咽癌还会出现鼻出血、鼻塞、咽痛、
咽部异物感等症状,需要通过鼻镜等进行鉴别。
急性外耳道炎
相似点:均出现耳痛。
不同点:急性外耳道炎可出现耳郭牵拉痛,多无听力下降等症状。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可鉴别。
一般治疗
避免接触变应(过敏)原。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飞机着陆后立即送入气压舱治疗或吸入含氦的氧气。含氦的氧气易进入咽鼓管,以提高鼓室内压力。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局部治疗
滴耳剂
鼓膜穿孔前:1%酚甘油滴耳。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药。
鼓膜穿孔后
清洗:将脓液清洗净,改善症状,促进恢复。常用药物有3%
过氧化氢溶液等。
促进耳道干燥:用于脓液较少、炎症逐渐恢复时。包括
硼酸乙醇甘油、硼酸乙醇、
氯霉素甘油等,滴耳使用。
滴鼻剂
减充血剂(羟甲唑啉,使用不能超过7天),以及抗组胺药(左旋
西替利嗪)或鼻用激素(
布地奈德),可缓解咽鼓管咽口黏膜肿胀,降低中耳腔负压,减少渗出,缓减疼痛。
全身治疗
抗菌药物
可以抑制细菌生长,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
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第2或第3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等药物,可通过滴鼻或口服治疗,应按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
黏液溶解促排剂
有利于纤毛的排泄功能,降低咽鼓管黏膜的表面张力和咽鼓管开放的压力。
常用药物有欧龙马、标准桃金娘油、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
解热镇痛药
可以缓解疼痛和发热症状。
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抽液
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内有积液,药物治疗等方法3个月仍效果不佳时。
直接将中耳的分泌物抽出,抽出后可直接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有助于改善症状,促进恢复。
鼓膜切开术
用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经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后效果不佳时;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物较黏稠,鼓膜穿刺不能吸尽时。
切开后可将分泌物吸净,促进恢复。
鼓膜置管术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用于病情反复或经治疗不能痊愈、中耳内积液黏稠不易排出等情况。
可以改善咽鼓管状态,促进恢复。
乳突切开引流术
用于耳郭后上方出现红肿、压痛,且怀疑发生了
急性乳突炎时。
可以改善症状,促进恢复。
治愈情况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大部分经及时治疗可以痊愈或症状得到缓解。部分治愈后可能会反复复发。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部分会在3个月内自愈,30%~40%会反复发作。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轻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一般可改善症状,严重者则听力损害严重。
危害性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未及时治疗可遗留听力下降,或继发
颅内感染等。颅内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可造成耳内剧痛、耳鸣、耳聋加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保持营养丰富,食物摄入应种类多样化。
保证饮水充足:成人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
避免食用生姜、生蒜、生葱、辣椒、咖喱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避免接触明确过敏的食物。
严禁饮酒。
改善婴儿喂养方式
乳母应避免躺着给婴儿喂奶。
人工喂养应注意奶嘴开孔不宜太大,奶瓶应和婴儿下颌呈30°~40°。
作息管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儿童睡眠时间应更长。
避免劳累、熬夜等。
运动管理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
婴幼儿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量。
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
运动量应循序渐进,避免受伤。
出现发热或处于急性期时,应减少运动量,或卧床休息。
远离烟草
戒烟,远离“二手烟”。
正确擤鼻涕
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后,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鼻。
预防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加强保暖。
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经常开窗通风。
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密集人群,尽量减少在密闭公共场所停留的时间。
正确擤鼻:两侧交替擤,一次擤一侧,不可用力。擤鼻和打喷嚏时,都不要用力过于猛烈。
注意喂奶姿势:最好采取坐位进行哺乳。躺喂时应将婴儿的头部稍稍抬起,使头高于胃的水平。喂奶时一定要注意溢奶、呛奶等情况,在躺喂结束后一定要及时把婴儿竖抱起来拍嗝。
保持耳内干燥:给儿童洗澡、洗头时,可以使用有护耳的专用帽子;游泳时戴专用耳塞。
避免在不洁净的水中浸泡、游泳。
航空及潜水作业者应定期体检。
咽鼓管功能失常者,应及时治疗、暂停飞行或作业。
咽鼓管功能正常者,作业或航空时应不断做吞咽动作,促使咽鼓管不断开放。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