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中耳炎又称
分泌性中耳炎、浆液中耳炎、鼓室积水、卡他性中耳炎、胶耳等,是中耳的一种非化脓性炎症。本病主要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鼓室积液所致,临床以
耳闷、耳鸣、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症状。[]
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咽淋巴组织肥大、下鼻甲后端肥大或后鼻孔息肉、鼻咽部良性或恶性肿瘤,造成
咽鼓管阻塞。
咽鼓管阻塞后,鼓室内原有的空气被黏膜吸收形成负压,造成
鼓膜内陷。鼓室负压使黏膜的毛细血管扩张,有液体渗出,形成鼓室积液。
1.耳聋
患者多有耳内闷塞、听力下降。
2.耳痛
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
3.耳鸣
会有持续性低调耳鸣。
3.自听过强
患者自己感觉说话声音嗡嗡作响、回音响亮。
4.鼓膜变色
鼓膜松弛部或全
鼓膜充血、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方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外突。
5.听力检查
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显示
传导性聋,声导抗图为平坦型(B型)或负压型(C型)。
1.血常规
检查白细胞计数等,明确感染情况。
2.耳镜检查
可见耳内病变情况。
检查时可见
鼓膜内陷或膨出,活动度差,反射光锥变形或消失,锤骨柄移位。鼓膜较薄而鼓室积液较多的患者可见到积液平面,它随着头部位置的改变而变换。鼓膜呈黄色或橘红色而发亮。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可以诊断。
在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变成慢性。对于急性渗出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听力。
急性渗出性中耳炎多是在上呼吸道炎症时发生,因此首先应治疗鼻及鼻咽部急性炎症,恢复耳咽管通畅。可用1%麻黄素或滴鼻净点鼻,耳部热敷促进中耳积液吸收。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可行耳咽管通气,一方面向中耳输送空气,调正中耳内空气压力,同时也可以排出中耳渗出物。
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并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防治鼻腔和鼻咽腔慢性炎症。
对变态反应性体质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在急性鼻炎感染期间避免用力擤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