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耳部软骨和软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表现为疼痛、红肿、化脓及耳轮畸形等
常由细菌感染导致,可发生在外伤和手术后
根据具体病情采取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又称外耳软骨炎,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软骨炎症。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这种疾病通常会引起疼痛,可能会伴随有耳部肿胀、发热、耳朵周围皮肤红肿,甚至可能有脓液排出。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软骨的破坏或者耳部形状的改变。
病情发展比较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耳部损害,出现耳廓畸形,甚至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
颅内感染。
发病情况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常常与外伤、手术、耳洞穿刺、烧伤以及耳部皮肤病等因素有关。此外,患有糖尿病、免疫缺陷、血液透析、乙型肝炎和酗酒等疾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文献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引起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病原体。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与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情况有关。患有糖尿病或免疫缺陷的人可能更难治疗,疾病的进展也可能更严重。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耳廓软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致病原因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是一种耳部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某些细菌侵入耳部的软骨和软骨膜之间,导致软骨部位的炎症。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诱发因素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诱发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主要是指对耳部造成的直接伤害或损害。
打耳洞:有可能会导致耳朵软骨受到损伤,为细菌提供了入侵的机会。
外伤:如割伤、昆虫叮咬、冻伤、烧伤或者挤压都可能损伤耳部的皮肤和软骨,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内部因素
主要与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有关。
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如HIV感染者或者正在接受某些药物治疗的人,机体可能更难以抵抗细菌的入侵。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可能会降低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外耳及邻近组织感染的扩散:如外耳道疖、
外耳道炎及
外耳湿疹、皮炎的继发感染扩散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良的耳部清洁习惯,或者经常戴不透气的头饰或耳机,都可能增加耳部的湿度和温度,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发病机制
当耳朵受到外伤(例如穿耳洞、被割伤或者烧伤等),或者当耳部皮肤出现问题(如皮肤病),这些病原体就有可能进入到软骨内部。一旦进入,它们就会开始繁殖并引发感染,从而导致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导致耳朵发红、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会有脓液排出。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但以下是常见的一些症状和并发症。
主要症状
耳痛:这通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可能会在触摸或牵拉耳朵时加重。
耳部肿胀和红肿:受感染的耳朵可能会变得红肿,触摸时感觉温热,而且可能会肿大。
耳朵局部皮肤发热:由于炎症反应,受感染的耳朵可能会比其他部位更温热。
其他症状
耳部皮肤瘙痒。
耳部排出脓液:有脓肿形成者可见局限性隆起,触之有波动感,皮肤溃破后,溃破处有脓液溢出。
对触摸耳朵敏感:受感染的耳朵可能会对轻微的触摸或压力感到疼痛。
体温升高: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患者可能会有发热症状。
并发症
耳朵形状改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耳部损害,例如耳朵形状的改变。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的软骨破坏。
听力受损
虽然不常见,但在一些病例中,如果感染蔓延到中耳,可能会影响听力。
颅内感染
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很少见,但如果出现,可能会危及生命。
如果发现耳朵肿胀、发红、疼痛,或者有脓液排出,就应该尽快就医。尤其是在耳朵疼痛严重,或者出现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的情况下,需要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通常由耳鼻喉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一些复杂或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整形外科医生的协助。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摘掉耳饰,方便医生检查。
耳部保持清洁,避免自行涂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耳朵是否有疼痛?如果有,疼痛的程度如何?疼痛是持续的还是间歇性的?
耳朵是否有肿胀或发红?是否有热感?
是否有耳朵排出脓液?脓液的颜色和质地如何?
是否有发热、头痛或者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症状是否有加重或者改善的趋势?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耳部外伤或手术?是否有蚊虫叮咬?
是否有耳部皮肤病?
是否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是否正在服用药物?
是否有免疫系统问题,如HIV感染、正在接受化疗等?
耳部清洁习惯如何?是否经常戴耳机?
有无过敏史,如对某些药物或者物质过敏?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液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
细菌培养: 分泌物细菌培养。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或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诊断通常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有耳部外伤或手术,比如打耳洞或者刺破,蚊虫叮咬、烧伤、冻伤等。
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或者是否有免疫系统问题,如HIV感染、正在接受化疗等。
经常戴耳机等。
临床表现
症状
耳廓疼痛。
耳廓肿胀、发红或者热感。
耳廓排出脓液。
发热、头痛或者全身不适等。
体征
医生会详细检查耳朵的外观,以及通过触摸耳朵来评估疼痛、肿胀和硬度等情况。特异性表现可能包括耳朵肿胀、发红、触痛,以及耳朵局部的脓液或者结痂。
辅助检查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体征,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以下的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和脓液培养。
血液检查主要是查看白细胞计数和
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以评估是否存在炎症等。
脓液培养则是为了确定感染的具体细菌类型,从而选择更适合的抗生素。
影像学检查
一般不需要做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行CT或者MRI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软骨的损伤程度,或者查看感染是否已经蔓延到颅内。是否出现软骨破坏、软骨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是否出现颅骨或大脑的感染。
鉴别诊断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需要与一些其他影响耳部的疾病进行鉴别,例如外耳道炎、耳廓周围炎和
红斑狼疮。
外耳道炎
相似点:外耳道炎也可能引起耳痛和排脓等症状。
不同点:外耳道炎主要影响的是外耳道的皮肤,而不是耳廓的软骨。此外,外耳道炎通常不会引起耳朵肿胀或者发红。通过耳部物理检查,医生可以查看炎症的具体位置,从而鉴别这两种疾病。
耳廓周围炎
相似点:耳廓周围炎也可能引起耳朵肿胀、发红和疼痛。
不同点:耳廓周围炎主要影响的是耳廓周围的皮肤,而不是耳廓的软骨。此外,耳廓周围炎通常不会引起脓液排出。医生通过检查炎症的具体位置,从而鉴别这两种疾病。
红斑狼疮
相似点:红斑狼疮也可能引起耳朵肿胀和发红。
不同点: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耳朵外,还可能影响其他部位,如皮肤、关节、肾脏等。此外,红斑狼疮通常不会引起耳痛或者脓液排出。
治疗目的:消除感染,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以及恢复耳朵的正常功能和外观。
治疗原则:早期识别和治疗,以及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局部用药:局部可用
鱼石脂软膏外敷或漂白粉硼酸溶液湿敷,促进局部炎症消退。
抗生素治疗: 对于大多数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病例,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口服或者静脉注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或头孢类抗生素。
注意事项: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服药,即使症状有所改善,也要完整地完成全程的抗生素治疗,以避免感染反弹或者产生抗药性。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病例,或者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清除感染的软骨和组织。
出现耳朵形状改变者,可以通过整形手术进行矫正。
手术后注意休息,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手术切口的清洁和护理。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和按摩等,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轻度到中度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患者。注意避免过热或者过度按摩,以免加重症状。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预后因个体差异、治疗是否及时和疾病严重程度而异。
治愈情况
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症状可以完全消失,耳朵的功能和外观也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疾病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耳朵的永久形状改变(如“拳击手耳”),听力损失,以及感染扩散。
预后因素
疾病的严重程度: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恢复时间也可能更长。
治疗的及时性:及时开始抗生素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治愈的概率。
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例如,有免疫系统问题或者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恢复得更慢,也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危害性
耳廓的疼痛、肿胀,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耳朵形状改变。
可引起听力损失;感染可以扩散至其他部位,如面部和颈部,甚至可能引起威胁生命的
脑膜炎或者脓肿等并发症。
患有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期间和治疗后,需要注意日常生活调理,做好日常护理,遵医嘱复查,出现异常表现,及时就诊。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无须特别的饮食限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食物,以支持身体的自我修复和抵抗感染。
生活管理
避免将耳朵暴露在可能导致伤害或者感染的环境中,比如避免游泳或者洗澡时水进入耳朵,避免佩戴可能刺激耳朵的耳环或者耳机。
如果必须在高风险环境中工作或者生活,应该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保持耳朵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或者伤害。
心理支持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可能会引起疼痛和不适,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可能改变耳朵的外观,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心理咨询或者支持可以帮助处理这些问题。
护理注意
在治疗期间,注意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或者其他药物,维持耳朵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或者伤害。
如果有手术,还需要注意手术切口的护理,避免感染,促进愈合。
密切观察耳朵的状况,如有疼痛、肿胀、发红或者排出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随诊复查
治疗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定期复查,例如耳部检查、听力测试等,以确保疾病已经完全治愈,没有并发症。
预防
耳部手术和局部治疗时应严格消毒,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对耳廓的各种外伤,均要彻底清创,避免继发感染。
户外活动时应避免蚊虫叮咬。
积极治疗外耳及邻近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积极治疗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