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窦炎是发生于蝶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流脓涕、头痛、嗅觉障碍、鼻塞等
常与感染、过敏、鼻腔和蝶窦结构畸形,以及全身性慢性疾病等有关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蝶窦炎是发生于蝶窦黏膜的炎症性疾病。
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中的一些含气空腔,开口于鼻道。鼻窦共有4对,依鼻窦所在颅骨命名,分别称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蝶窦左右各一,位于鼻腔后上方颅底深部蝶骨体内。成人两侧蝶窦的形状和大小常不对称,与其后上的颅内组织,以及两侧的重要血管和神经关系极为密切。
蝶窦3岁前容积尚小,7~9岁时发育较快,至青春期已完全发育。
分类
急性蝶窦炎:是蝶窦黏膜急性化脓性感染,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内。
慢性蝶窦炎:多为急性蝶窦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反复发作迁延所致,症状持续时间在12周以上。
发病情况
因为临床症状不典型,并且缺乏临床体征,孤立性蝶窦炎常常被漏诊,直到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才被确诊。
蝶窦炎的病因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感染,过敏反应,蝶窦结构异常等引起,可导致蝶窦内压力增高、黏膜水肿以及分泌物淤积。
致病原因
鼻部因素
鼻部病原体感染: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化脓性球菌,而混合性感染远远多于单一性感染。由于滥用抗生素等因素,
真菌感染鼻窦者渐多。病毒可破坏气道的黏膜上皮屏障,在
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过敏反应:机体接触或吸入过敏原后,引发鼻腔、鼻窦的过敏反应,可造成黏膜肿胀,可导致窦口阻塞及通气障碍,进而引起黏液潴留和感染,合并过敏性鼻炎的蝶窦炎可表现出特有的临床特征。
鼻腔、鼻窦发育异常:鼻腔、鼻窦发育异常导致鼻窦通气和引流功能障碍,如严重的鼻中隔后段高位偏曲堵塞蝶窦开口、过度气化的筛窦气房对蝶窦口的压迫阻塞,以及蝶窦本身发育不良导致窦口引流受阻等。
有
鼻外伤、鼻窦气压伤(由于飞行或潜水时,由于外界气压变化过快引起的鼻窦黏膜损害)及异物残留、吸烟等,也可引发本病。
全身因素
慢性鼻窦炎有家族聚集倾向。
支气管扩张也常与慢性鼻窦炎伴发。慢性鼻窦炎和
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伴发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术后容易复发。
碘中毒时,可发生中毒性蝶窦炎。
胃内容物
反流时,也可能造成蝶窦的炎性病变,出现炎症反应。
诱发因素
过度疲劳、受寒、受潮、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引起全身抵抗力降低,生活与工作环境不洁等是诱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和脑垂体功能低下、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流感、麻疹、
猩红热和白喉)等均可诱发本病。
高危因素
除与蝶窦有关的鼻腔、鼻窦结构发育畸形为本病的易患因素外,患有
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过敏性鼻炎、免疫力低下、不活动纤毛综合征等,也是发生此病的高危因素。
发病机制
各种病原体导致的蝶窦黏膜感染或机体在接触过敏原致敏后,可产生毒素和炎性物质,造成蝶窦黏膜出现肿胀和分泌物增多,蝶窦黏膜上皮坏死脱落,或出现强烈免疫反应,使蝶窦黏膜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
鼻腔、鼻窦结构异常引发蝶窦口引流不畅时,易因窦内分泌物潴留,成为病原体的良好滋生环境,从而产生炎症反应。
蝶窦炎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枕部头痛或眼球区域疼痛,鼻塞、流鼻涕以及
嗅觉障碍等。
主要症状
流脓涕
为主要症状之一,鼻涕多为脓性、黏脓性,量多,呈黄或灰绿色,晨起少,下午多,常向后流。
头痛
蝶窦位置深,因此,蝶窦炎时的头痛为颅底或眼球深处
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
枕部痛。
早晨轻,午后重,此时间节律亦与蝶窦口解剖位置有关。
嗅觉障碍
急性炎症时多因鼻塞而出现传导性嗅觉减退;亦有少数病例为感觉性嗅觉减退;前者随着鼻塞好转,嗅觉可恢复正常;而后者则常常遗留永久性嗅觉减退。
鼻塞
因蝶窦位置特殊,一般引发的鼻塞症状较轻。
其他症状
急性蝶窦炎因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故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便秘、周身不适等。
并发症
骨髓炎
表现为发热、头部剧痛、虚弱,以及患处局部的肿痛。
眶内并发症
致病菌和脓液进入眶内所致。
眶内
蜂窝织炎、
眶内脓肿,表现为眼球明显突出、运动受限、视力锐减、球结膜水肿和眶深部剧痛。全身症状较重,可出现
高热和白细胞增多。若炎症侵入眼球,则发生
全眼球炎,视力丧失。
视神经水肿,蝶窦的炎性病变可引起眼球后段或管段
视神经炎时,视神经发生水肿,则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颅内并发症
致病菌侵入颅内所致。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蝶窦炎症波及海绵窦时,可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先出现脓毒血症的症状,进而影响眼的血液循环,以及造成附近脑神经麻痹症状。因两侧海绵窦互相交通,晚期可累及对侧。
早期出现发热、头痛、畏光、复视、
眶周水肿,继而出现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
眼睑下垂、眼球突出、麻痹、球结膜水肿及视力减退,并导致
脑膜炎、
脑脓肿等。
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者应及时就医。就医前准备好病历资料(如有)、以往相关检查结果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就医科室
耳鼻喉科
出现不易定位的头顶中央或枕后疼痛、流脓涕、嗅觉减退、鼻塞等症状时,建议积极到耳鼻喉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保持鼻腔清洁,切忌挖鼻孔、用力擤鼻及一起擤两个鼻孔。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流脓涕以及是否有鼻涕倒流至咽喉的现象?
有无难以定位的头顶和耳后、枕部疼痛?
有无鼻塞?
有无畏寒、发热、全身不适?
有无食欲减退及便秘?
有无咳嗽等症状?
病史清单
有无受凉及过度劳累?
有无营养不良?
有无过度烟酒?
有无维生素缺乏?
有无内分泌失调以及心、肝、肾脏等全身慢性疾病?
有无居住拥挤,室内通风不良?
有无所处环境空气干燥?
是否患有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和脑垂体功能低下?
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化验单:血常规、鼻分泌物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鼻窦X线、CT及MRI。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鼻缩血管药:呋麻滴鼻液、羟甲唑啉、赛洛唑啉等。
维生素类及微量元素药物:复合维生素、铁及锌口服制剂等。
黏液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龙马口服滴剂等。
蝶窦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检查等)以及鼻
内镜检查等。
诊断依据
病史
发病前有受凉及过度劳累,或此情况反复发生。
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
烟酒过度。
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和急性传染病史。
有内分泌失调及心、肝、肾脏等全身慢性疾病。
居住环境污浊、干燥、拥挤及通风不良。
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和垂体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
症状
主要为黏性或黏脓性鼻涕,或倒流至咽喉,难以定位的头顶和耳后、枕部疼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等。
体征
特征性表现为中鼻甲后段充血,嗅裂或中鼻甲后端有脓或少许脓痂,中鼻甲后端偶可见小
息肉,鼻负压治疗可灌洗出脓液。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技术的广泛使用,使蝶窦炎的检出逐年增加,常用的包括鼻窦X线、CT及MRI,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I,被认为是诊断蝶窦炎的最有效检查方式。
鼻窦X线、CT检查可显示窦腔大小、窦内是否积脓,病变范围及程度,是否有眶内感染及颅内并发症征象,是否有骨质破坏等。
鼻窦MRI可在CT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各种蝶窦病变的影像特征进行判别,从而获得更为准确诊断信息,以及病变范围的描述,可对病情程度作出有价值的评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注意事项:检查前摘去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等。
血常规
抽血检查血常规,主要看是否有感染发生及粗略判断炎症的性质。如白细胞计数和
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提示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分类增高可能为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数增高提示过敏性炎性疾病,显著增高时则提示过敏等情况。
鼻分泌物检查
鼻部分泌物细菌培养、
真菌培养,判断是否存在致病菌感染,确定病菌种类,指导用药。
鉴别诊断
筛窦炎
不同点:鼻窦CT可鉴别。
鼻腔恶性肿瘤
相似点:均可有鼻塞、头痛。
不同点:鼻腔恶性肿瘤可反复出现鼻出血,或者脓涕中带血且有臭味。鼻内镜检查有新生物,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目的:控制黏膜炎性反应,改善鼻窦通气引流,消除蝶窦炎引起的不适症状。
治疗原则:鼻腔冲洗,药物治疗,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严重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鼻腔冲洗:常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腔分泌物清洗出来。
物理疗法:可用短波透热或红外线改善上颌窦的血液循环,以起到消肿镇痛的作用;也可采用湿热毛巾局部外敷的方法,减轻肿痛不适。
支持疗法:适当加强营养,积极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尽量消除可能的诱发因素或易感因素,如戒烟、进行空气过滤、避免接触变应原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生素
常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霉素类(如
头孢呋辛酯)、大环内酯类(如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药物等。须遵医嘱使用足量、足疗程的抗菌药物,一般不超过2周。
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
可降低鼻及鼻窦黏膜局部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等症状。
不良反应:主要局限于鼻腔,如鼻部干燥感,有时可有鼻部出血、涕血,极个别使用不当的患者会出现
鼻中隔穿孔。所以,喷鼻时应将喷头朝向外侧。
口服糖皮质激素
一般只用于伴有息肉的蝶窦炎围手术期。可迅速缩小
鼻息肉体积,但临床疗效难以维持,易复发。
常用药物:泼尼松等。
抗组胺药和抗白三烯药
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头晕、口干、视物模糊。
黏液促排剂
可稀释鼻腔和鼻窦分泌物并改善鼻黏膜纤毛活性,促进黏液排出和鼻腔、鼻窦生理功能的恢复。
常用药物有欧龙马滴剂、毕罗芬喷剂、标准桃金娘油和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
鼻用减充血剂
对减轻鼻腔及窦口黏膜肿胀,改善窦口引流有显著效果。
手术治疗
蝶窦炎手术适用于慢性蝶窦炎经12周的规范药物治疗无效者;出现颅内、眼眶内并发症者。12岁以下一般不宜手术。
鼻内镜下蝶窦手术
内镜辅助下,进行蝶窦导管冲洗,可促进窦腔内分泌物引流;切除鼻腔鼻窦病变,恢复鼻腔通气与引流,恢复腺体和纤毛清除功能。
手术方法
包括经蝶窦冲洗术、蝶窦开口扩大术、蝶窦前壁凿开术等。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采用半卧位,进半流质饮食。
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术后并发症
出血:表现为鼻出血或回吸涕中带血。
眶内血肿:表现为眼睑淤血、青紫及视力下降。
神经损伤:也可能在术中损伤翼管神经发生鼻腔感觉异常、视神经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脑脊液鼻漏和鼻腔粘连:术中破坏颅底结构出现与体位有关的流涕,以及鼻腔黏膜受损在术后发生粘连而鼻塞。
传统手术
包括蝶窦开窗术、蝶窦根治术,对鼻窦、鼻腔组织损伤较大,破坏鼻窦、鼻腔自然结构,难以清除微小病变,目前较少使用。
蝶窦炎的预后情况因治疗方式、病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异,通常情况下,经过及时合理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或痊愈,但个别情况可能并发严重并发症。
治愈情况
未治疗
如为病毒感染致病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时,可能存在自愈倾向。其他原因造成的
急性蝶窦炎常因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反复发作而转为慢性。
治疗后
多数急性蝶窦炎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慢性蝶窦炎,系统治疗后,通常能缓解症状,获得较好疗效。
预后因素
常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身体状况、治疗时机和方式等。
患者身体状况:如患者患有贫血、糖尿病、
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等全身慢性疾病时,蝶窦炎症常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当鼻腔、鼻窦有结构异常时,可导致蝶窦炎频繁发生。患者如为过敏体质,受到过敏原刺激时,诱发疾病,导致反复发病。
治疗时机和方式:蝶窦炎症发作时,如早期及时发现,并根据病情特征,结合病因和病情程度,采用适当的治疗方式,多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否则局部和全身症状可强烈而持续,病程可漫长且反复。
危害性
蝶窦炎可引起头痛、流脓涕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急性化脓性蝶窦炎未能及时治疗,可变为慢性炎症,导致病程延长。
蝶窦炎症还可扩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眶内、颅内并发症。
蝶窦炎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变应原,增强自身免疫力,注意鼻腔卫生,健康饮食、避免过度疲劳等。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过敏体质避免进食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在人体必需水分摄入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饮水,一般成人最低饮水量不低于2000毫升。
低脂、低盐饮食,营养均衡,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生活习惯
多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轻轻擤鼻涕,使用正确的擤鼻方式,保持鼻腔通畅。
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时外出戴口罩。
戒烟。
乘坐飞机或潜水前,使用喷雾鼻腔减充血剂或者糖皮质激素类鼻喷雾剂,以保持窦口通畅。
蝶窦炎未完全康复之前,不要进行潜水、游泳和跳水等水中运动。
避免接触变应原:蝶窦炎可能是某种变应性疾病的并发症,确定变应原并尽可能避免接触这些变应原,能把鼻窦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心理支持
接受健康教育,了解蝶窦炎的相关知识,纠正对疾病的困惑和
心理障碍,树立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避免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压抑等情况对疾病治疗的负面影响。
运动管理
坚持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运动过程中做好运动伤害的防护,减少鼻部受创。
随诊复查
保守治疗者可根据医嘱定期复查,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复诊。
鼻内镜术后需要定期随诊及坚持综合药物治疗(>12周)。
术后定期进行鼻
内镜检查以及术腔清理,一般持续3~6个月。
预防
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蝶窦炎发生的风险。
避免接触过敏原,空气污染的环境应戴口罩。避免吸入烟雾或污染的空气。
及时增减衣物,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使用加湿器:如果家中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但要定期彻底清洁加湿器,确保加湿器清洁、无菌。
正确擤鼻:鼻腔有分泌物时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积极治疗变应性疾病,改善鼻腔鼻窦引流。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如伴有全身性疾病,如贫血和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