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介绍
结构脂肪乳(C6~24)通过长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作为代谢底物,提供能量,临床用于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制剂规格
结构脂肪乳(C6~24)通常制成注射乳剂,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结构脂肪乳(C6~24)注射乳剂:结构三酰甘油50克/250毫升,结构三酰甘油100克/500毫升。
如何用药
结构脂肪乳(C6~24)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在家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静脉滴注,用于成年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状况及其清除脂肪的能力决定静脉滴注剂量和速度。
推荐剂量每天静脉滴注本品每公斤5~7.5毫升,相当于每公斤1~1.5克三酰甘油,一般于10~24小时内静脉滴注完。
静脉滴注速度不应超过按体重每小时每公斤0.75毫升,相当于每公斤0.15克三酰甘油。本品应作为含
葡萄糖注射液的
肠外营养混合液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成分一起,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滴注。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已知对鸡蛋或大豆蛋白高度过敏者禁用。
严重凝血障碍患者禁用。
急性休克患者禁用。
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等禁用;
谨慎用药
哺乳期妇女如确需用药,应暂停哺乳喂养。
妊娠期妇女需慎用本品。
结构脂肪乳(C6~24)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结构脂肪乳(C6~24)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结构脂肪乳(C6~24)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不良反应
结构脂肪乳(C6~24)的不良反应包括:
临床研究中,可见恶心、头痛、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也有静脉滴注过程中血清三酰甘油和酮体升高的报道。给予
肠外营养期间。患者肝功能检测指标可能升高,但与肠外营养中是否含脂肪无关。
静脉滴注过快,可能引起腰部疼痛,原因不明。
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寒战、头昏、腹泻、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呕吐、
斑疹等。
患者清除
甘油三酯能力受损后,在过量静脉滴注时,可能发生脂肪过载综合征。严重
高脂血症患者,若其临床状况发生突变,如肾功能不全或感染,即使以推荐速度静脉滴注,也可能出现该综合征。
脂肪过载综合征的表现为高脂血症、发热、脂肪浸润、肝肿大、脾肿大、贫血、内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及昏迷。只要停止静脉滴注,上述症状一般均能消失。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寒战、
皮疹、呼吸困难等,均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
本品用于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经验缺乏。
应监测患者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若疑有脂质代谢紊乱,应每天监测。静脉滴注过程中,血清三酰甘油不应超过每升3毫摩尔。血清三酰甘油恢复到基础值时,才能进行下一次静脉滴注。
应定期检测血糖、血电解质、肝功能、液体平衡和血常规。怀疑或出现
酸中毒时,还应进行酸碱平衡监测。
静脉滴注本品后,若血清三酰甘油未被廓清之前采血,某些实验室指标(如胆红素、
乳酸脱氢酶、氧饱和度、
血红蛋白等)的检测可能受到干扰。大多数患者的血清脂肪廓清时间为5~6小时。
只有在保证相容性的情况下,才能将其他药品加入到本品中。添加过程中必须保证无菌。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反应轻微,可以坚持用药。如果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结构脂肪乳(C6~24)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头痛。
恶心、呕吐。
发热。
结构脂肪乳(C6~24)应该如何保存?
结构脂肪乳(C6~24)应该放在25℃以下保存,不得冰冻。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放于小孩接触不到的位置。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结构脂肪乳(C6~24)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结构脂肪乳(C6~24)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某些药物,如
胰岛素,可能干扰机体脂酶系统,但这种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十分微小。
治疗剂量的
肝素引起脂蛋白脂酶一过性释放入血,先导致血浆脂质水解增加而后继以三酰甘油清除能力短暂下降。
大豆油天然含有
维生素K1,但本品中因大豆油而含的维生素K
1浓度很低,故本品对香豆素类药物的效应没有明显影响。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结构脂肪乳(C6~24)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结构脂肪乳(C6~24)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