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溃疡

更多功能

扁桃体溃疡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扁桃体黏膜及其浅表软组织出现缺损或破坏,中央凹陷,周边红肿
主要表现为咽痛,还可出现咽干、咽异物感、头痛、发热、吞咽困难、咳嗽等
可能与感染、创伤、免疫、药物、肿瘤、环境等因素有关
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病理类型,予以不同的治疗
定义
扁桃体溃疡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扁桃体黏膜的完整性发生缺损或破坏,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扁桃体为一对呈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位于口咽两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扁桃体内侧面朝向咽腔,属于淋巴组织,表面有鳞状上皮覆盖。
扁桃体发生溃疡一般为圆形或呈长条带状的黏膜层破坏,病变严重者可累及黏膜下层。
分类
按病程时长分类
急性扁桃体溃疡
多在扁桃体受到创伤、灼伤及病原体感染时出现,从发病到溃疡基本愈合,历时一般不超过3周。主要表现为咽痛、吞咽时疼痛加重,可伴吞咽困难、发热、头痛、乏力及周身不适等症状。
慢性扁桃体溃疡
常由急性扁桃体溃疡迁延不愈、长期使用导致溃疡的药物、原发或继发的扁桃体肿瘤及全身系统性疾病所致,病程超过3周,甚至可达数月。在咽痛的同时,可有咽干、咽痒、咽部异物感、刺激性咳嗽等局部表现,也可伴发低热、头痛、消瘦、腹泻等全身症状。
按发作频率分类
偶发性扁桃体溃疡
此类扁桃体溃疡在一次发作后,短期内多不再复发。常见于结核性扁桃体溃疡、疱疹性咽峡炎带状疱疹性扁桃体溃疡及扁桃体癌所致的扁桃体溃疡等。
复发性扁桃体溃疡
在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生活工作环境不良、维生素缺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致病性理化因素刺激等原因作用下,可导致扁桃体溃疡反复发生,由此表现出反复的患处疼痛。
按病变程度分类
轻型扁桃体溃疡
一般初发病例多为此型,病变发生在扁桃体黏膜上皮而不累及黏膜下组织。发病时有溃疡处灼痛由重到轻的变化特点,10~14天溃疡愈合,不留瘢痕。溃疡复发的间歇期从半个月至数个月,有的患者会出现此起彼伏、迁延不愈的情况。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与体征。
重型扁桃体溃疡
常为反复发作的病变类型,可见大而深、似“弹坑”状的扁桃体溃疡,损伤累及黏膜下层的扁桃体实质结构,发作期可长达月余甚至数个月,也有自愈的可能。溃疡疼痛较重,愈后可留纤维瘢痕增生。常伴低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和病损局部区域的淋巴结肿痛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扁桃体溃疡
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扁桃体溃疡,常见于单纯疱疹病毒、葡萄球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也可见于白喉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感染,常需通过分泌物培养、活检或诊断性治疗来明确病因。
非感染性扁桃体溃疡
在局部物理性、化学性、药物性、食物性或烟酒刺激,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妊娠期、月经期、便秘等,所引发的扁桃体溃疡可为单纯扁桃体病变,也可以是全身疾病在扁桃体患处的部分表现,有时为一次偶发,有时可呈反复发作特点。
原因未明的扁桃体溃疡
本型扁桃体溃疡在发病期间,未证实有明确病因和诱因,常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表现出除扁桃体溃疡外,还可于全身其他部位检出伴随体征和表现出疾病症状。可反复发作,临床表现多样,需要根据病情特点,结合全身检查明确疾病类型。
肿瘤性扁桃体溃疡
扁桃体恶性肿瘤为口咽部常见恶性肿瘤,病因尚不清楚。其中,扁桃体癌发生率较高,肉瘤次之,其他恶性肿瘤较少见。可见一侧扁桃体明显肿大,表面溃烂,不光滑或呈结节状隆起,触之较硬,易出血,扁桃体与周围组织粘连。需要依靠活体组织检查确诊。
发病情况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不同类型疾病存在不同规律性分布特征。
儿童扁桃体溃疡常见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等。
单纯疱疹性扁桃体溃疡可发生于成人,但成人表现与儿童不同,症状较轻。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咽峡炎所致的扁桃体溃疡好发于老年人和儿童。
创伤性扁桃体溃疡多见于青少年,结核性多见于中青年,而癌性多见于老年人。
坏死性涎腺炎所致的扁桃体溃疡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
巨细胞动脉炎导致的扁桃体溃疡,患者发病年龄多大于50岁,女性发病为男性的两倍。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咽炎、克罗恩病好发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引发的扁桃体溃疡,患者中男多于女。
疱疹样扁桃体溃疡患病人群多为成人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发的扁桃体溃疡好发于育龄女性,男女比例为1∶(7~9)。
Sweet综合征所致的扁桃体溃疡多见于成人,男女比例约1∶3。
在各种原因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最容易导致病症发作及病情迁延不愈。
本病常在感染、免疫失调和创伤等因素作用下发生,不同类型疾病表现出的发病特征也存在个体差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