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浆液囊肿是一种发生于鼻窦部的浆液性囊性肿物,是
鼻窦囊肿的一种类型。鼻窦浆液囊肿可发生于任何鼻窦,多见于上颌窦,常位于上颌窦的底壁或内壁,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出现,生长缓慢。鼻窦浆液囊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自然破裂,囊液经窦口流出。本病常无症状,多在鼻窦影像学检查中发现。
鼻窦浆液囊肿的主要原因是黏膜内黏液腺管阻塞。黏膜发生炎症或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渗出的浆液潴留于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内,逐渐膨大形成囊肿。长期有鼻黏膜炎症或鼻窦过敏的人容易患鼻窦浆液囊肿。
鼻窦浆液囊肿多无症状,少数比较大的囊肿可能会出现头痛、牙痛、面颊部压迫感、鼻溢液等症状。呈间歇性发作,即囊肿破裂流出黄色透明液体后,症状缓解;之后囊肿内囊液再次蓄积,症状反复发作。
1.头痛
主要是前额部头痛。
2.牙痛
发生囊肿一侧的上牙疼痛。
3.面颊部压迫感
感觉有东西压着脸颊。
4.鼻溢液
偶尔可见鼻腔间歇性流出的黄色液体。
1.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以了解鼻窦是否有肿物、脓性分泌物等情况,以及了解病变的部位。
2.鼻窦CT
CT能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缘,以及跟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排除
肿瘤等其他疾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3.磁共振
CT无法辨认病变性质时,可通过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4.上颌窦穿刺
上颌窦囊肿时,上颌窦穿刺时抽出黄色透明液体也可明确诊断。
依据病史、鼻窦CT、上颌窦穿刺等检查可诊断鼻窦浆液囊肿。鼻腔反复间歇性鼻内流出黄色液体有很大的诊断价值。鼻窦CT检查显示窦内有边缘光滑的半月形阴影,可明确诊断。上颌窦穿刺时抽出黄色透明液体也可明确诊断。也常在上颌窦手术中发现而诊断。
如果囊肿较小,且无症状者,无需治疗,按时复诊即可。多数囊肿可能自行破裂,如反复发作,或者症状较重,可通过手术切除,手术治疗原则为通过手术尽可能切除囊肿或使囊肿腔与鼻腔均有较大通路,以利引流,防止复发。首选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切除部位,与囊肿位置有关。
1.
上颌窦囊肿:可根据囊肿的位置而选择采用经中鼻道或下鼻道开窗术,也可采用泪前隐窝进路。
2.额窦囊肿:切除前组筛房,尤其要彻底切除额隐窝,开放额窦口。
3.筛窦或额筛囊肿:切除筛房,开放额窦口。
4.蝶窦或蝶筛囊肿:切除筛房和开放蝶窦。较大囊肿,特别是巨大者,囊肿壁可与毗邻组织如硬脑膜、眶隔膜、颈内动脉壁、海绵窦和视神经等可能发生粘连。为避免损伤上述结构,不必彻底切除囊壁。囊肿壁切除的范围以达到病变窦或囊肿腔与鼻腔有足够的通畅引流为目的,尽可能地扩大造瘘口,建立永久通道。
鼻窦浆液囊肿多无症状,少数也可引起头痛、牙痛、面颊部压迫感、鼻溢液等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鼻窦浆液囊肿一般可以长期保持稳定,而不需要任何治疗;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1.不要用力抠鼻或擤鼻涕,减少对鼻部的刺激。
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3.积极治疗鼻腔及鼻窦炎症。
4.避免吸入过敏物,如花粉、动物毛屑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