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即自虐型人格障碍或受虐型人格障碍,是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一类,描述的是一组在生活中自我捣毁成就(如工作和交往)的个体,不愿意过得愉快,也不允许别人帮助,并过分自我牺牲。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或许是处于受虐待状态的受害者。
1.环境因素:社会及家庭支持不足等。
2.心理因素:个性不良明显且突出。
3.成长经历:家庭教育抚养方式不当,患者胆怯不自信,强大自我缺失。
1.愿意保持被人剥削、虐待或使他人处于优越地位的关系,并放弃改变这种处境的机会。
2.认为自己应该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3.拒绝他人帮助、馈赠或恩惠或对此毫无反应,避免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
4.对成功和礼遇感到受之有愧,过分担心无法承担和完成新的责任。
5.只考虑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6.对未来总是持悲观态度,对过去和现在也总是想到坏处等。
7.受到意外的恩惠或者发个小财会认为不可思议。
8.总是别人说什么都答应,不知道怎么拒绝,哪怕是自己不喜欢去做。
9.对积极的私人事件的反应常伴有抑郁、犯罪感或引起痛苦的行为。
10.故意破坏自己的既定目标。
11.一再放弃获得乐趣的机会。
美国精神病学诊断标准DSM-IV对该型
人格障碍描述的临床表现如下:
1.病人往往挑选导致自己失望、失败或虐待的人们或境遇。
2.对他人的帮助排斥或毫无反应。
3.对积极的私人事件的反应常伴有抑郁、犯罪或引起痛苦的行为。
4.对生气的刺激或来自他人的排斥反应感到伤心、挫败或羞辱。
5.对愉快的机会排斥或不情愿承认自己的愉快。
6.失败地完成决定性的任务,而不顾是否证明自己的能力。
7.对谁对他(她)好不感兴趣,泰然处之。
8.过分进行自我牺牲。
1.一般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检查包括观察意识、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等,了解有无严重感染及严重躯体疾病及颅脑外伤等器质性疾病体征。重点应做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留意有无脑部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2.精神检查
重点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清楚,注意力是否集中;服装、仪表是否整齐;有无抑郁、焦虑症状,有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存在,有无自知力。
3.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
甲状腺激素等常规化验,脑电图、脑CT、脑MRI等辅助检查,了解有无躯体疾病及脑部器质性病变。
4.心理测评
人格测试如汪卫东教授研发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等,症状自评量表等。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
自我挫败型人格障碍作为需要进一步研究修订的诊断类别被列入了DSM-Ⅳ的附录,但是由于对这一诊断的信度、临床效度和可能误用之间存有争议,导致最终没被列入DSM-Ⅳ的分类。所以临床上不轻易做出此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从多方面采集病史资料,并利用临床访谈,标准评估,自评问卷等手段协助诊断。
参考上述临床症状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5.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6.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1.培养必要的涵养和保持豁达的心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互相等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
2.积极地心理防御:幽默、升华等,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
3.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
4.积极的表同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患者。
5.培养患者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行为:心理治疗对该病有较好疗效,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治疗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等。
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有人格再成长的治疗作用,对于
人格障碍疗效较好。
6.药物治疗:情绪不稳、烦躁不安者可给予少量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