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女人来说,怀孕期间是一生中最感觉幸福的时期之一,然而事实上也有将近10%的女性,在孕期会感觉到程度不同的抑郁。也许正因为人们都坚信,怀孕对女人来说是一种幸福,所以甚至很多妇科医生都忽视了对孕期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而简单地把孕妇的沮丧抑郁,归结为一时的情绪失调。其实,如果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及时治疗,孕期抑郁症也具有相当危险性,它会使孕妇照料自己和胎儿的能力受到影响,并给妇婴带来不良后果。
1.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可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传递素的变化。在怀孕6~10周时初次经历这些变化,当你的身体开始为分娩作准备时,会再次体验到这些变化。激素的变化将使你比以往更容易感觉焦虑,因此,当你开始感觉比以往更易焦虑和抑郁时,应注意提醒自己,这些都是怀孕期间的正常反应,以免为此陷入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2.家族或个人的抑郁史。家族或本人曾有过抑郁史,当你怀孕时,就更容易患上孕期抑郁症。
3.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是妇女在孕期患有抑郁症主要原因之一,当你与配偶的关系紧张,并且已无法自行解决问题,甚至认为只要孩子一出生,夫妻间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事实上却增加夫妻关系的压力等因素。
孕期抑郁症会导致胎儿自闭症吗
孕期抑郁症有可能会导致胎儿自闭症。
孕期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等,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母亲在孕期的不利因素,如情绪不稳定、服用某些药物等,都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孕期抑郁症可能会增加胎儿自闭症、抑郁症的风险,导致胎儿自闭症。
另外,如果患有抑郁症的女性在怀孕期间服用抗抑郁药物,可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损伤,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在怀孕期间应尽量避免服用抗抑郁的药物,可以积极通过心理治疗,以保证胎儿的健康。
怀孕期间,孕妇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时间焦虑、紧张、低落的情绪,同时家人要多关心、陪伴孕妇。如果孕期有抑郁症,应及时就诊,由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免影响胎儿的健康,甚至造成其他严重的影响。
如有其他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指导。
不能集中注意力,焦虑,极端易怒,睡眠不好,非常容易疲劳,或有持续的疲劳感,不停地想吃东西或者毫无食欲,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总是提不起精神,持续的情绪低落,想哭,情绪起伏很大,喜怒无常。本病易发生在:
1.怀孕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孕妇;
2.通过药物等手段怀孕的孕妇;
3.有过流产经历的孕妇;
4.生活有重大变动的孕妇;
5.曾经有过痛苦经历的孕妇。
1.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
此表包括20道题,将抑郁程度分为4个等级,具有不受年龄、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的优点,主要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度及治疗中的变化。
2.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此表简单、准确,便于掌握,是临床评定抑郁状态使用最多的量表,将抑郁症状列出24个条目,分5级评分。但有时与焦虑症不易鉴别。
3.贝克抑郁问卷(BDI)
是一个有21道题的问卷,对诊断产后抑郁症有较好的一致性和重复性,但问卷结果会比其他方法偏高。
4.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能区分出是否有心理症状,适用于检测是否有
心理障碍、有何种障碍及其严重程度,被广泛用于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
孕期抑郁症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国内主要采用ICD-10,是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
其他常见的症状如下:
(1)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2)自我评价降低;
(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5)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6)睡眠障碍;
(7)食欲下降。
病程持续至少2周。
1.尽量使自己放松
尽量多做一些会使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情。照顾好自己,是孕育一个健康可爱宝宝的首要前提。
2.和配偶多交流
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和配偶在一起,并保持亲昵的交流。尽你所能来使你们的关系更加牢不可破,孩子降生后,你会有坚强的后盾,可以放心依靠。
3.把情绪表达出来
向你的爱人和朋友们说出你对于未来的恐惧和担忧,轻松而明确地告诉他们你的感觉,当你处在怀孕的非常时期,需要爱人和朋友的精神支持,而只有当他们明了你的一切感受时,他们才能给予你想要的安慰。
4.和压力作斗争
不要让你的生活充满挫败感。时时注意调整你的情绪。深呼吸,充分睡眠,多做运动,注意营养。如果你仍然时时感觉焦虑不安,可以考虑参加孕期瑜珈练习班,这种古老而温和的运动,可以帮助孕妇保持心神安定。
5.进行积极治疗
如果作了种种努力,但情况仍不见好转,或者发现自己已不能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有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冲动,那么应该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对自身和胎儿没有副作用的抗抑郁药物,也可以要求医生推荐一位这方面的医学专家或精神治疗专家,以免病情延误,给自己和胎儿带来不良后果。有的孕妇害怕去见精神病专家,认为这会使自己与精神病挂上钩,其实完全不必担心,应理智而客观地把它看作是保证你和胎儿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项必要措施。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