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规范的病名,是抑郁症的特殊表现之一
内心痛苦,但外在表现不明显,甚至阳光开朗
治疗参照抑郁症,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
经过系统治疗大部分可减轻甚至治愈,但易复发
定义
抑郁障碍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
心境障碍。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最常见的类型,发作期存在显著的情感、认知和躯体症状。
部分患者表面开朗,与常人无异,而实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这种以“微笑”来掩盖内心真实感受的情况,被形象称呼为“阳光型抑郁症”,又称“微笑抑郁症”,不是一个规范诊断,但在网络上比较流行,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发病情况
抑郁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资料显示我国抑郁症的现患病率为 1.6%,年患病率为2.3%,终生患病率为 3.3%。
但是,由于不是规范诊断,目前关于阳光型抑郁症发病情况没有权威数据,仅有一些非正式的调研数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项对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显示,阳光型抑郁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占了相当高的比例。
阳光型抑郁症也常见于那些学历较高、身份地位不低,事业有成的职业人群,其中以服务行业最为典型。
在我国,阳光型抑郁症多发生在白领阶层,他们很多是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层或技术人员,男性要比女性多。
致病原因
与抑郁症病因基本一致,目前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认为与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学习问题、工作问题、恋爱问题以及个人的观念和人格均与本病关系密切。
遗传学因素
家系调查显示40%~70% 的抑郁症患者有遗传倾向。
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罹患抑郁症的概率高出一般人群2~4倍。
双生子调查提示抑郁症的遗传度约为37%,调查发现单卵双胎之间抑郁症同病率约50%,而异卵双胎同病率为10%~25%。
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在抑郁症的发生中起促发作用。
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患重病或突然病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另外,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下者也易患本病。
童年经历对成年期抑郁症的发生有影响,包括亲子分离、幼年丧亲、父母的养育风格、儿童期虐待、亲友关系与社会支持系统及生活事件等。
抑郁症患者存在病前人格的易感性,其中神经质、消极人格与抑郁症关系密切。
其他因素
研究发现,就业问题、学习问题、恋爱问题以及个人的观念和人格均与阳光型抑郁症关系密切。
发病机制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然发现遗传、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但是这些关联并不是阳光型抑郁症所独有,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特异性的致病因素和机制。
“阳光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与其他抑郁症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明显,不良情绪和观念隐藏更深,更不易被人发现。
关于抑郁症的更多详情可以参阅抑郁障碍词条。
主要症状
情绪症状
可出现情绪低落,感觉心情压抑常哭泣、兴趣减退及愉快感缺乏、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等。
即使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且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而违心地强颜欢笑。
躯体症状
典型表现为食欲减退,进食量少,但阳光型抑郁症患者也可表现为食欲增加。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可以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典型表现为早醒。入睡困难的患者常伴有烦躁、焦虑症状。同样,临床上也可见到少数患者出现睡眠过多。
性欲低下相当常见,对性生活无要求及快感缺乏。
阳光型抑郁症患者较少以其他躯体症状作为主诉,如头痛、颈痛、腰背痛等躯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或者出现了也隐瞒不说。
认知症状
具体表现为思维活动减慢,言语活动减少,说话缓慢。
决断能力明显降低,变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甚至对一些日常小事也难以做出决定。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
自杀观念、自杀企图与自杀
由于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患者易自卑、自责,并感到绝望,很容易产生自杀观念,常比较顽固,反复出现。
在自杀观念的驱使下,部分患者会产生自杀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
但是这些观念和企图通常能被掩藏得很好,不被外人感知。
共病
阳光型抑郁症患者通常还患有焦虑症、强迫症或社交障碍等。
一般就诊于精神心理科。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等症状,或者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急诊科
如果出现自杀行为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出现的症状、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患者本人多不愿意就医,建议家人和朋友应该多予以开导、鼓励其积极就医,并避免过激言语和行为。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但是不想表现出来?
是否情绪低落,感觉心情压抑常哭泣?
是否兴趣减退、愉快感缺乏,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
是否有思维活动减慢,言语活动减少,说话缓慢?
是否产生自杀观念、有过自杀行为?
症状持续多久了?
病史清单
成长环境是怎样的?父母关系如何?
家族中是否有人有类似症状或行为?
既往是否经历过应激性生活事件?
是否有过自杀意念?
既往是否有过躁狂发作或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发作?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脑部CT、磁共振(MRI)等。
其他检查:脑电图等。
本病并不是一个规范诊断,也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一般是在诊断抑郁症的基础上,外表上看起来没有明显心境低落、愁眉苦脸的表现,甚至面带微笑,开朗阳光,就称之为阳光型抑郁症。
抑郁症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并非单纯的自我感知情绪低落就是抑郁症,对自身情绪状态及抑郁风险的评估可使用抑郁相关自测量表,但自测量表并不能替代医生诊断。
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
{"description":"国际专业量表","guide_page":true,"id":100057,"title":"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
PHQ-9是广泛应用于抑郁症识别、诊断和临床处理指导的评估工具。
PHQ-9一共有9个问题,评分结果可初步评测抑郁风险,分数越高抑郁风险越高。
抑郁自评量表(SDS)
{"description":"国际专业量表","guide_page":true,"id":100102,"title":"抑郁自评量表(SDS)"}
SDS通过对测试者自我管理方面的调查,量化测试者可能的抑郁水平,被广泛用作抑郁症筛选工具。
SDS由20项自我评估题目组成,涵盖与抑郁症相关的情感、心理和躯体症状。问卷约需10分钟完成。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会有以下病史,但是病史并不是诊断所必须。
有过自杀意念。
既往有过躁狂发作或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发作。
有抑郁障碍的家族史。
既往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
临床表现
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情绪低落,感觉心情压抑常哭泣;兴趣减退、愉快感缺乏、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
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甚至面带微笑。
通常没有明显的躯体不适。
实验室检查
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主要是了解身体情况,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
脑部CT、磁共振(MRI)检查
判断有无脑结构性病变。
如果显示没有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可辅助诊断阳光型抑郁症。
脑电图检查
如果显示正常脑电图,可辅助诊断阳光型抑郁症。
心理量表评估
用于评估心理状态,辅助诊断抑郁症。
诊断标准
在抑郁障碍的诊断基础上,外表上看起来没有明显心境低落、愁眉苦脸的表现,常常面带微笑,开朗阳光就称之为阳光型抑郁症。
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ICD-10诊断标准
ICD-10的抑郁症诊断指首次发作的抑郁症和复发的抑郁症,不包括双相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病程持续至少2周。
其他常见的症状如下:
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自我评价降低。
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会出现)。
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睡眠障碍。
食欲下降。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
DSM-5将抑郁症分为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混合性焦虑/抑郁症、经前期烦躁障碍
和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A. 在2周的时间内,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表现出较既往有显著的功能变化,其中至少有一项是:心境抑郁,或者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注:不包括能够明确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症状。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
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进食都减退或增加(儿童可表现为未达到应增体重)。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几乎每天都有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
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几乎每天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不恰当地感到内疚,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能力或注意力集中能力的减退,或过度的犹豫不决。
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观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B. 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D. 这种重性抑郁发作的出现不能更好地用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样障碍、妄想障碍,或其他特定和非特定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来解释。
E. 从无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
注:若所有躁狂样或轻躁狂样发作都是由物质滥用所致,或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生理效应,则此排除条款不适用。
鉴别诊断
参考抑郁症,阳光型抑郁症一般需要与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躯体情况所致抑郁障碍进行鉴别。
精神分裂症
相似点:二者均可以出现心情低落。
不同点:精神分裂症患者先出现精神症状,后出现抑郁症状,而抑郁症患者先出现抑郁症状,后出现精神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
相似点:二者均可以出现心情低落。
不同点:双相情感障碍是在抑郁发作的基础上,有过1次及以上的躁狂/轻躁狂发作史。而抑郁症是个体的情感、认知、意志行为的抑制。
躯体情况所致抑郁障碍
相似点:二者均可以出现心情低落。
不同点:躯体情况病因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如
脑卒中、
帕金森病、
脑外伤、
库欣综合征和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抑郁症状非常常见。而抑郁症多是因遗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与抑郁症治疗类似,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物物理治疗为主。治疗时间一般较长,具体方案需要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制订。
治疗目的:尽可能早期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控制症状;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防止复燃及复发;消除功能障碍,提高生命质量。
治疗原则:与抑郁症治疗类似,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物物理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治疗时间一般较长,一般需要进行1~3个月的急性期治疗、4~6个月的巩固期治疗,通常还需要至少1~3年的维持期治疗,具体方案需要专业医生根据病情制订。
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改变用药方案或自行停药。
新型抗抑郁药
目前,新型抗抑郁药凭借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一线推荐药物,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验证了这些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有效性。常用药物如下。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IRs):如
氟西汀、
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等。
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等。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s):如
米氮平等。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NDRIs):如安非他酮等。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再摄取抑制剂(SARIs):如曲唑酮等。
褪黑色MT1/MT2受体激动剂和5-HT2c受体拮抗剂:如阿戈美拉汀等。
传统抗抑郁药物
包括三环类、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基于三环类药物开发的四环类药物,由于其耐受性和安全性问题,一般是作为二线推荐药物。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对于严重程度为轻中度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重度患者往往不能单独使用,需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
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
支持性心理治疗可适用于所有就诊对象。
人际心理治疗主要处理抑郁症患者的人际问题、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医生要充分理解和了解患者,营造一种信任和积极的治疗环境,争取使患者能舒畅地表达他们的疑虑和担心。
生物物理治疗
对于拒食、有自杀风险、伴有幻觉或妄想、紧张综合征或者需要快速控制症状的患者,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
目前没有关于阳光型抑郁症的治疗数据,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在系统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显著减轻。
治愈情况
目前没有关于阳光型抑郁症的治疗数据,可参考抑郁障碍的数据。
经过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可缓解或显著减轻,但仍有约15%的患者无法达到临床治愈。
首次
抑郁发作缓解后患者复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对于3次及以上发作或是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可高达90%以上。
预后因素
预后与是否复发密切相关。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
影响复发的因素主要有:
维持治疗的抗抑郁药剂量及使用时间不足;
生活应激事件;
社会适应不良;
慢性躯体疾病;
家庭社会支持缺乏;
阳性型抑郁症家族史等。
危害性
病情严重可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最后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逐步衰退。
日常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尽量坚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戒烟戒酒,定期锻炼,即使只是散步,也会对病情恢复有帮助。正确看待生活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以清淡、有营养为主。
应注意补充营养,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减少咖啡的饮用。
远离烟酒。
生活管理
经常运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睡眠充足,精力旺盛。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
患者症状明显,需要长时间持续治疗,很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心理。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家属是患者康复过程中最有力的天然联盟。在治疗过程中,应让家属参与进来,让患者得到最全面的干预。
随诊复查
定期随诊有助于及时发现微笑抑郁症的治疗疗效。
随诊时间需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或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预防
抑郁症无法被预防,阳光型抑郁症同样也没有有效预防手段。
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引起更多人对精神
心理障碍的关注。同时,做到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生风险。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要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
保持和睦的家庭关系。
已发病患者要维持足够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临床治愈后要注意识别复发的预警症状。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