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能用食物来解决的心理上的饥饿感
渴望搂抱,或表现为对于爱抚感到紧张不适甚至躲避拒绝
目前尚无明确病因,一般认为是由长期接受到的拥抱和抚爱不足造成
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定义
皮肤饥渴症(Skin hunger)学说的创立,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纽约市一名儿科医生为了挽救濒死的早产儿,要求所有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抱抱襁褓中的宝宝,结果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趋近于零。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体的肌肤和胃一样需要进食以消除饥饿感,而进食的方式便是抚爱和触摸。这类病例大多是因为幼年时缺乏双亲的爱抚,尤其是母亲的爱抚,此外成年之后,还可能是因为缺乏伴侣的温柔爱抚。
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对该病的认识也不完全统一。
分类
皮肤饥渴症主要表现为两种相反的类型。
渴望接触(Touch Desire)
喜欢抚摸他人皮肤,尤其是亲近的人,或是抚摸自己,比如胳膊、手、脸、耳朵等,有时候还会咬着嘴唇或指甲。个别孩子特别喜欢打斗。
抗拒接触(Touch Avoidence)
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对于爱抚感到紧张不适甚至躲避拒绝,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对人对事淡漠。
有些孩子会转化为恋物症——一种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的行为。有恋物症的孩子怕见生人,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人说话和交往,只陪着自己眷恋的那个物体。
发病情况
由于皮肤饥渴症的诊断标准尚不明确,临床报道皮肤饥渴症案例较少,暂无对皮肤饥渴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国外一项大规模的互联网调查了新冠感染(COVID-19)对人类触摸行为的影响,强调了由于社会疏远造成的“皮肤饥饿”迹象,提示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发生“皮肤饥渴”。
致病原因
皮肤饥渴症的发生无明确致病原因,一般认为是长期缺乏抚爱和拥抱等皮肤间接触导致的结果。
此外,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创伤经历、不良亲密关系、不当教养方式、接触剥夺等都有可能诱发皮肤饥渴症的形成。
接触缺乏
皮肤是人体最古老、最大的感觉器官,也是第一个发育起来的器官,照顾婴儿的触摸能够起到安抚婴儿的疼痛和不适的作用。
长期缺乏抚摸和拥抱等皮肤间的接触不仅易使个体渴望爱抚、心灵孤独、产生不安全感,引起“皮肤饥渴症”,而且可能使幼儿认知能力和神经
发育迟缓,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儿童,体质差、容易生病等。
创伤经历
创伤性经历,如索取拥抱时被父母拒绝、家庭生活中遭受的暴力、男女朋友无端的背叛等,使患者在记忆中形成了一个恐惧网络,诱发性刺激会激活这个恐惧网络,使恐惧被压抑的信息进入意识。
患者因为创伤经历而敏感度增加,可能因此出现逃避反应,力图压抑和避免这种网络的激活,从而形成“皮肤饥渴症”的结果。
不当教养方式
父母如果以不当的方式养育子女,往往难以形成和谐温暖的家庭气氛,从而会使子女感到在需要时无法获得关爱,从而导致“皮肤饥渴”。
诱发因素
一般而言,童年时留下的心理创伤、成长中遭遇的背叛、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暴力、长期的寂寞孤独、压抑的生理需求等等,都会诱发皮肤饥渴症的形成。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均与皮肤饥渴症的形成密切相关,属于本病的高危因素。
接触剥夺、缺乏关爱、童年虐待、不良教养方式等。
内向、敏感的个性。
家庭关系疏远、父母缺乏表达爱的方式等。
常见症状
部分皮肤饥渴症患者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搂抱,即使成年了也总喜欢扯着他人的衣襟或者靠着他人坐或站着。
总是喜欢抚摸别人的皮肤,尤其是亲近的人,或是抚摸自己,比如胳膊、手、脸、耳朵等,有时候还会咬着嘴唇或指甲。
在独处和情绪波动的时候,会非常的不安和躁动,产生很强烈的被拥抱,被抚摸的欲望,情绪会变得不受控制,会以哭泣、狂躁等表现形式来发泄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
个别患者特别喜欢打斗,易与人起冲突,或者是正好相反的表现为性格孤僻,不愿意和人交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对人对事淡漠。
有些患者会转化为恋物症——一种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的行为。恋物症患者怕见生人,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人说话和交往,只陪着自己眷恋的那个物体。
其他症状
可表现因渴望爱抚而出现全身不适,体力和精力无处宣泄,甚至出现躁动不安、胸闷、心悸、夜惊、发烧、腹部不适、饮食失调、便秘等躯体症状。
可能出现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焦虑等症状。
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强烈的不安全感,性格软弱、自卑。
就医科室
心理科
当个体出现因过度渴望接触或抗拒接触,而产生精神或生理痛苦,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生活时,建议及时就医。
精神科
当出现意志、情绪、思维、行为模式严重改变时,也可就诊于精神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可对个人成长轨迹进行回忆,方便问诊或咨询的开展。
建议不要独自就诊,至少有一名家属陪同为佳。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从何时出现特别渴望接触或抗拒接触的?
渴望接触或抗拒接触的情况存在多长时间了?
多久发生一次?
是否存在躯体症状?
对于工作生活学习有何影响?
病史清单
本人是否患过精神心理障碍?
父母或亲友对自己的关心与支持情况如何?
是否有过创伤性经历?
家庭结构如何?家庭关系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
影像学检查:脑部或磁共振成像(MRI)
心理测量:触摸剥夺量表,人际触摸渴望图片问卷
诊断依据
病史
并非诊断所必须。可能有如下病史。
有接触剥夺经历、精神
心理障碍家族史、童年虐待、不当家庭教养方式、创伤性经历、家庭人际关系疏远等高危因素。
存在早产、发育迟滞、慢性疾病、畸形等健康状况危因素。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渴望爱抚或抗拒爱抚两种类型。
前者喜欢抚摸他人皮肤,尤其是亲近的人,或是抚摸自己。
另一种则正好相反的表现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对于爱抚感到紧张不适甚至躲避拒绝,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对人对事淡漠。
有些患者会转化为恋物症,离了某一样陪伴惯了的东西就忐忑不安。
影像学检查
主要为脑部CT及磁共振成像(MRI),用于排除脑器质性疾病。
心理学检查
触摸剥夺量表(Touch Deprivation Scale)通过用“缺乏触摸”、“渴望触摸”和“性渴望触摸”三个分量表来评估触摸剥夺。
人际触摸渴望图片问卷(LITPQ)通过分别评估经验性接触频率和接触倾向,以调查潜在的接触渴望的关键因素。该问卷被设计成触摸类型,以确保非语言理解。
诊断标准
无明确诊断标准,可使用心理测量辅助诊断,更多是凭借表现和医生个人经验。
鉴别诊断
部分皮肤饥渴症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与下列疾病混淆,应予以鉴别。
抑郁症
相似点:都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表现。
不同点:
抑郁症患者长期情绪低落(不少于2周),无特定刺激性事件导致。
皮肤饥渴症患者的心境低落往往因很强烈的被拥抱、被抚摸的欲望引起,情绪会变得不受控制,可能会出现哭泣等行为,但相较于抑郁症,情绪低落时间持续较短,且极少会出现自伤自杀行为或观念。
双相情感障碍
相似点:情绪失控,高涨与低落反复或交替出现。
不同点: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改变无特定诱因,且躁狂相与抑郁相症状持续时长一般都长于皮肤饥渴症患者。
皮肤饥渴症患者只有当渴求被拥抱、被抚摸或抗拒亲密接触时情绪、行为才表现混乱,不适宜,以哭泣、狂躁等表现形式来发泄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
人格障碍
相似点:情绪不稳,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亲密关系。
不同点:
人格障碍患者更多地存在愤怒退缩或强迫性关爱-给予,这一点不单纯表现在接触问题上,在多种社会生活问题上存在反常现象。
皮肤饥渴症患者更多特征性地呈现出对爱抚与拥抱的渴望、逃避或混乱,一般不存在其他方面的异常,与人格障碍患者存在较大差异。
性饥渴
相似点:因长期对亲密接触的缺乏而出现对该行为的渴求或抗拒。
不同点:
性饥渴通常由于种种原因生理欲望无法发泄,而出现性欲增强、性功能障碍、性心理扭曲等症状。
皮肤饥渴症不以性问题为特征,而是更集中发生于日常的肢体接触中,而性饥渴患者在日常肢体接触中一般不存在障碍。
治疗目的:提高社会适应性,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
皮肤饥渴症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在不伴随其他异常表现、不影响社会生活的情况下,通常无需进行特殊治疗,患者可自行调整满足自身需求。
亲属应注意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如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应及时就医,采取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加以改善。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好的家庭氛围会让人感觉安全,心情开朗,这是个体有良好性格的基础。
增加生活中的拥抱和抚触
皮肤饥渴症患者的家人一般只注重满足患者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其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人是社会性、群居性动物,尤其是幼儿心灵敏感,缺乏安全感,更需要爱抚和关心,也就是需要良性的接触、抚摸、亲吻,能引起心理和精神方面积极的变化。
有研究表明,接受父母的触摸能促使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有益身心健康发展。
准备“迁移载体”
发现身边人有症状出现,则不但要多施加关心,还要给其准备一些安慰代替的载体,如养宠物。
患者在独处和情绪波动的时候,会非常的不安和躁动,产生很强烈的被拥抱,被抚摸的欲望,情绪会变得不受控制,宠物的陪伴、爱抚宠物,减少独处时间,可缓解皮肤饥渴的症状。
增加娱乐活动
要增加娱乐活动的内容,如跳舞、跑步、唱歌等,使之丰富多彩,让他们对外界充满兴趣。从而愿意在外面活动,在开心的活动中,患者会很少想去摸摸别人或自己。
创伤经历的回顾与重新体验
帮助患者像放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地回忆创伤性事件,对创伤事件的意义再评价,再归因,再体验,去感受长期充斥的恐惧、焦虑情感与当前事实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创伤重新进行情绪加工,比较创伤情感与当前现实的差异,调整认知。
循序渐进
人的任何习惯都不是一时养成的,同样,在消除这些症状时也不能急于求成。
不可以因为一时的着急,而强制性地禁止患者做出一些行为,这样反而会使患者更加焦虑不安,甚至会使症状加剧。
药物治疗
以心理治疗为主,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时,考虑使用精神科药物对症治疗。
治愈情况
临床上出现皮肤饥渴症后,及时进行干预和心理调整,多与心理医生或家人朋友沟通,可以缓解症状,当患者得到皮肤接触后会产生相应的满足和愉悦感,症状会逐渐减轻,预后效果良好。
如果症状严重的患者长期得不到满足,不进行系统的治疗,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后期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精神障碍。
预后因素
个人因素
患者如能对皮肤饥渴症建立正确的认知,了解相关心理学知识,懂得调节情绪与合理处理渴求的方式,将有助于改善症状。
家庭因素
皮肤饥渴症是由于患者长期未接受到外界足够的拥抱和抚爱而出现的,想要根除症状难度较大,耗时较长。
但如若后续能够提供充足的家庭支持,每位家庭成员共同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患者的成长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症状也会逐渐减轻,预后效果良好。
危害性
皮肤饥渴症患者的内心是痛苦的、孤独的,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情绪,往往陷于痛苦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皮肤饥渴症严重时,患者不仅仅感到自身不安全,甚至会因为嫉妒他人、为获得爱抚而产生危害他人的行为。
处于“皮肤饥饿”状态的人,往往抑郁、孤僻,不爱与人交往。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比较迟钝,性格冷漠,爱咬嘴或啃指甲,有时用头或肢体摩擦或碰撞墙壁。患有皮肤饥渴症的孩子平均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儿童,体质差,容易生病等。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和鱼类,保证营养均衡。
生活方式
每天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早睡早起规律作息,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烟草等物质。
预防
目前无法完全预防,但是通过以下几点可能会减少发生可能性。
在婴幼儿发展过程中,父母多与孩子进行肌肤接触,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在儿童想要拥抱或爱抚时,不要拒绝,用力地拥抱他、多给予关注与陪伴。
伴侣之间多拥抱、爱抚,给予彼此信任,多鼓励。
研究表明,触摸宠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个体对触摸的需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选择收养宠物来预防“皮肤饥渴症”。
家人多给予独居老人关怀,多牵手、拥抱,老人在身体允许范围多出去活动,参加团体活动。
多开展家庭聚会或群体派对,增进人际关系,营造温馨愉悦的相处氛围,大方合理地做出亲密举动,满足基本精神需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