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反复出现的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
无明显诱因下突然感到惊恐,有失控感、濒死感,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可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就医治疗
惊恐障碍是什么?
定义
惊恐障碍又称惊恐症、
惊恐发作,是一种急性焦虑障碍。
以反复出现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常伴有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体验,伴以显著的心悸、出汗、
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为特征。
分型
惊恐障碍按照其发作特性,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惧症:惊恐发作导致对某些情境或场所产生回避和恐惧。
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惧症:惊恐发作但不对某些情境或场所有回避和恐惧。
发病情况
惊恐障碍常发生于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平均发病年龄25岁,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少数可以在老年期发病,65岁以后起病者罕见。
惊恐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4%,即每一百人中有1~4人在一生中曾患有惊恐障碍。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3倍。
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有惊恐发作、预期焦虑(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担忧)、求助及回避行为。典型的表现为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散步)时,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心悸等,有强烈的恐惧感。
患者会有惊叫、呼救,或过度换气等症状。发作突然且短暂,一般5~20分钟可以自行缓解。多数患者在发作后,担心再次发病,常处于紧张不安状态,可能回避引起惊恐发作的场所。
惊恐障碍可以自愈吗?
惊恐障碍一般不能自愈,需要就医治疗。
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惊恐发作一般在5~20分钟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并不是自愈。惊恐障碍还有预期焦虑(担心再次发病的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和对相关场所和情境的不正常回避等症状,需要进行正规治疗。大多数惊恐障碍患者经系统治疗后预后较好。
惊恐障碍能彻底治愈吗?
由于惊恐障碍发展不稳定,因此预后也较不稳定,部分患者可治愈。
研究发现,大多数社会功能良好,病程短的患者预后良好,伴有焦虑或抑郁的患者预后则不稳定。合并广场恐惧、重度抑郁、物质滥用和
人格障碍者预后较差。惊恐障碍的康复不仅需要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也需要社会系统的支持,比如亲人的关心和支持以及陪伴。
主要症状
惊恐发作
典型表现为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食、散步、开会或操持家务)时,突然感到气短头晕、
震颤或颤动,有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和窒息感,迫切想逃脱。
同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濒死感,或感觉自己即将失去理智。
当这种紧张心情难以忍受时,会出现惊叫、呼救,或解体症状(非真实感),过度换气、头晕、多汗、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如无法控制地来回踱步、小动作不断等)。
发作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晰,历时短暂,一般为5~20分钟(10分钟内达到高峰),很少超过1小时。
发作间期精神状态正常,发作之后自觉一切如常。能回忆起发作的经过,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
可能频繁发作,1个月达3次以上。
预期焦虑
大多数患者在反复出现
惊恐发作的间歇期,会担心自己再次发病,因此持续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即为预期性焦虑。
出现一些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出汗、面色潮红等,可持续1个月以上。
求助和回避行为
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通常会感到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
事后可能会回避引起惊恐发作的场所。
儿童患者的症状
儿童时期发生的惊恐障碍往往不易被发现,或表现为与教育相关的回避行为。
儿童惊恐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呼吸加快、心动过速、胸痛、颤抖、出汗、恶心等。
伴随问题有排斥上学、难以离开父母、害怕一些常见事物等。
并发症
惊恐发作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特定恐惧症,例如害怕开车或离开家。
出现自杀的想法或行为的风险增加。
酒精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问题。
关于惊恐障碍病因的研究众多,目前已发现的可能病因包括遗传、神经生化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
遗传因素
有研究发现,患惊恐障碍者的一级亲属(本人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中,本病的发病风险率分别为24.7%、20%和17.3%。显示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
近期研究表明,多种基因表达差异(如DNA甲基化异常)可能与惊恐障碍相关。
神经生化因素
大脑的边缘叶、脑干(特别是蓝斑)异常,可能与急性
惊恐发作密切相关。
作用于脑干的药物(如
乳酸钠等)或刺激性物质,可能促发惊恐发作时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出汗、面色潮红等。
大脑边缘叶为人类愤怒、警觉和恐惧等基本情绪的中枢,预期焦虑可能与边缘叶的功能损害有关。
脑内化学物质失调,如蓝斑过度反应、5-羟色胺(5-HT)能系统功能紊乱等,也可能与惊恐障碍发作有关。
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惊恐障碍是对未认识到的危险的一种反应。惊恐障碍可因童年、少年或成年期未解决的冲突重新显现而激发。
特定人格特质:如焦虑气质(焦虑敏感性较高)、神经质特质(如自卑、情绪化、过于敏感等)等可能导致对生活应激源反应过激,从而引发惊恐障碍。
社会环境因素
存在躯体虐待史或性虐待史等儿童期创伤暴露时,个体成年期患惊恐障碍的风险增高,并且可能持续存在非惊恐性焦虑症状。
惊恐障碍可能与生活中的创伤性事件或生活压力事件相关。如:严重躯体疾病或遭遇事故;失恋、离婚,或与配偶、家人分离;女性分娩等。
高危因素
有惊恐障碍或其他焦虑障碍家族史,或本人有急性焦虑发作史。
近期经历严重创伤事件,如性侵犯或严重事故。
有药物、毒品滥用史。
有童年期创伤暴露史,如童年时期遭遇过身体或性虐待。
性格内向、极度自卑、敏感、不合群。
家庭关系不良,缺乏社会支持。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出现在无诱因情况下突然感觉惊恐,头晕心慌、呼吸困难并焦虑不安,伴濒死感或失控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心血管内科
如果有心慌、气短、头晕,应到心血管内科就诊。
急诊科
如果有强烈的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立即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突然发生的惊恐可能持续时间较短,问诊时详细描述当时的感觉(包括心理、身体)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这种焦虑、担心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建议就医前充分休息,有助于保持精神状态稳定。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情绪症状?
在哪些情境下会出现这种恐惧情绪或不适情况?
最严重的表现是什么?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检查结果、脑CT检查结果、心理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激素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眼动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诊断流程
目前本病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通常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如果医生怀疑惊恐障碍,则需要患者提供详细病史,并接受体格检查及神经方面检查等。此外,患者还可能需要进行脑电图、
心电图、
血气分析等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医学诊断标准
一般采用《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的诊断标准:
A. 反复出现不可预期的
惊恐发作。一次惊恐发作指突然发生强烈的害怕或强烈的不适感,发作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发作期间出现下列4项及以上症状:
注:这种突然发生的惊恐既可能出现在平静状态,也可能出现在焦虑状态。
心悸、心慌或心率加速。
出汗。
气短或窒息感。
胸痛或胸部不适。
恶心或腹部不适。
感到头昏、脚步不稳、头重脚轻或昏厥。
发冷或发热感。
感觉异常(麻木或针刺感)。
现实解体(感觉周围环境或他人不真实)或人格解体(感觉脱离了自己的身体、精神活动或躯体活动)。
害怕失去控制或“发疯”。
濒死感。
注:可能观察到与特定文化有关的症状,如耳鸣、颈部酸痛、头疼、无法控制的尖叫或哭喊等,此类症状不可作为诊断所需的4个症状之一。
B. 至少在1次发作之后,出现下列症状中的1~2种,且持续1个月或更长时间:
持续地担忧或担心再次的惊恐发作或其结果(如失去控制、心肌梗死、“发疯”)。
在与惊恐发作相关的行为方面出现显著的不良变化(例如,设计某些行为以回避惊恐发作,如回避锻炼或回避不熟悉的情况)。
C.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肺疾病。
D.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鉴别诊断
心血管疾病
胸闷、胸痛、呼吸不畅并出现重度恐惧情绪的患者,首先需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和
心肌酶学检查,排除心血管疾病后,才能诊断为惊恐障碍。
其他躯体疾病
其他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低血糖、
狂犬病等,都可能出现惊恐发作,应结合相关病史和发作特征,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药物使用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或戒断反应
使用某些药物,如
哌甲酯、
甲状腺素、类固醇、
茶碱等,可导致惊恐发作;精神活性物质,如酒、可卡因等药物或毒物的使用及戒断等,也可导致惊恐发作。
鉴别时需考察个体是否在物质使用之前已有惊恐发作,如惊恐发作在物质使用或戒断期之外出现,则患者可能有(或共病)惊恐发作障碍。
其他精神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的恐惧障碍均可出现惊恐发作,但两者均有各自的典型症状,可据此与惊恐障碍相鉴别。
惊恐可继发于抑郁障碍,如果同时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则通常不把惊恐障碍作为主要诊断。
仅当惊恐障碍在抑郁障碍痊愈后仍然存在,或抑郁障碍前期即明显存在时,患者才可能为共病惊恐障碍。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惊恐障碍的基本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消除
惊恐发作,改善期待性焦虑和回避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预防复发。
让患者认识到焦虑导致的躯体症状貌似可怕,其实是无害的。失控感和濒死感是严重焦虑导致的
认知障碍,过于担忧惊恐发作会使病情进入恶性循环。
回避可能产生惊恐障碍的场所会导致场所恐惧症,因此,对回避行为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或矫正。
治疗原则
惊恐障碍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长期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研究表明,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可全面改善患者预后。
长期治疗
惊恐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应当是一种全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注意药物治疗需足量、足疗程,主要目标是控制精神症状。
长期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恢复社会和职业功能为主要目标。如果惊恐发作是由特定因素触发,在诱发因素消除后症状消失,则可选择不进行维持治疗。
个体化治疗
药物疗效取决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态度。
告知并向患者和/或其家庭成员解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非常重要,这样可以防止患者过早停药。过早停药可能导致复发风险加大。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由于惊恐障碍容易复发,治疗时间一般不宜短于半年;部分患者需维持用药3~5年,病情才能充分缓解。
三环类抗抑郁药
常选用
氯米帕明(氯丙咪嗪)、
阿米替林。但由于有诸多不良反应,目前不作为一线用药。使用时会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常见不良反应: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如
尿潴留、视物模糊、便秘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如心悸、胸闷等)等。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常用药物:帕罗西汀、
氟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明、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可用于控制惊恐发作的症状,且没有抗胆碱能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但其特有的不良反应可使一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而终止服药。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适用于对其他抗抑郁药不耐受者;合并非典型抑郁症或社交恐惧症者可作为首选。
高效苯二氮䓬类
该类药物在用于治疗惊恐发作时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对于各种抗抑郁药不耐受、预期焦虑或恐怖性回避问题很突出者尤为适用。
为控制惊恐发作,此类药物必须大剂量使用且需持续使用数月,因此需注意耐受、成瘾和药物撤药反应。
其他药物
用药提醒:由于精神类药物多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因此在服药后应避免驾驶及操作危险机械或仪器。处方药需凭医师处方拿药,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心理治疗
除用药物治疗控制惊恐发作外,患者常需配合接受心理治疗,以进一步消除预期焦虑和恐怖性回避。
支持性心理治疗
了解疾病的性质以减轻精神负担。
坚持治疗计划;参加有同类疾病患者的小组治疗,互相帮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疗法的短期效果同药物治疗相当,经治疗后,惊恐发作有较低的复发率。但该治疗较费时间,一般在行认知疗法前,患者需先接受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通常分三步进行:
让患者形成对惊恐发作、发作的间歇性及回避过程有正确认识。
暴露疗法:让患者暴露于自己害怕感觉和引起恐惧的外部环境,通过有计划的暴露使患者注意这些感受,从而耐受并控制这些感受,进而不再出现惊恐发作。
认知重构:患者在治疗前通常坚持认为“我将晕倒”“我将不能忍受这些感受”;经认知重构后则意识到上述认知与现实有偏差,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重组,从而达成缓解症状的目的。
家庭治疗
帮助惊恐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给患者营造好的恢复环境。
正念疗法
通过正念冥想使患者放松身体、放松精神。
利用想象来减轻压力引起的紧张感。
强调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关注当下,感受当下,而不要去思考和焦虑。
其他治疗
除以上治疗方法,患者还可以在医师或心理咨询师指导下采用一些放松训练来辅助治疗,用以舒缓情绪,放松身心。
呼吸训练。
肌肉放松训练。
音乐疗法。
游戏疗法。
治愈情况
惊恐障碍难以自愈,但多数惊恐障碍患者经系统治疗预后较好,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惊恐障碍病前社会功能良好、病程短的患者预后良好。
共病广场恐惧、重度抑郁、物质滥用和
人格障碍者预后较差。
危害性
由于惊恐障碍发作的不可控性,及患者本身对发作的焦虑、担忧情绪,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均可能受到损害。
患者可能因健康和其他医疗状况经常就医,造成心理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
患者可能因担心
惊恐发作而回避特定场所或回避社交,形成社交隔离。
个人护理
学会自我调节,转移对焦虑的注意,不要过分注意或担忧自己的身体症状。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吸烟、饮酒,忌服兴奋性饮品等,少吃高糖、高脂食物。
坚持长期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患者家属
多多关心、支持、陪伴患者,为患者营造积极、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同时避免患者产生过度依赖的行为习惯。
帮助患者选择正规途径就医,如在具有心理治疗资质的治疗师处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存在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应说服患者同时接受治疗,并视病情而定优先治疗。
重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可能效果不佳,需要说服患者按时复诊,并配合药物治疗,出现紧急情况则需及时就医。
预防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改善身体激素分泌水平,因为惊恐障碍主要与对躯体不良状况的担忧有关。
合理安排饮食,补充维生素C,提高身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增加愉悦感。
主动改善社交环境,构建轻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培养独立、自信的信念,完善、巩固社会支持系统。
关注儿童的幼年早期发育,减少和避免童年创伤,降低不确定性,尽可能了解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以降低焦虑。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