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明显躯体症状,却担心患有严重身体疾病的一种躯体性症状障碍
表现为坚持认为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身体疾病,对健康状况过分焦虑
与人格特质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疾病焦虑障碍是什么?
定义
疾病焦虑障碍又称疑病症、虑病症、健康焦虑障碍,是躯体性症状障碍的一种亚型。患者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但并没有明显的躯体症状或者症状轻微。
患者过分关注躯体健康,由于对疾病的担忧和恐惧多次就医,但反复进行医学检查得到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使其打消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患者内心痛苦,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
分型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疾病焦虑障碍有两种特定表现类型。
寻求服务型:经常使用医疗服务,包括就医或接受检查和医疗操作。
回避服务型:很少使用医疗服务。
发病情况
疾病焦虑障碍目前尚无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根据全国12个地区的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疾病焦虑障碍的总患病率为0.15%。另有河北省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患病率为1.02%。
男女患病率相似,首次发病年龄多在50岁之前。
疾病焦虑障碍怎么治疗?
疾病焦虑障碍的治疗策略因人而异,原则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使用心理治疗让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错误观念,减轻心理因素的影响。药物治疗对疾病焦虑障碍效果有限,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用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
疾病焦虑障碍有什么表现?
疾病焦虑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坚持认为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反复就医但无法确诊,并且不相信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一般没有相关的躯体症状。
患者过分关注自身的健康情况,会将一些正常生理现象(如体位改变导致的眩晕)视为患病的征兆。会反复进行自我检查(如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喉咙),四处求医等。
怎么克服疾病焦虑障碍?
疾病焦虑障碍一般不能自我克服,需要心理治疗。
平时可有意控制自己不要频繁检查自己的躯体症状,不要四处寻找疾病相关的资料,不要相信来源不明、夸大其词的医学信息。要增强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正确认识身心关系,理解疾病焦虑障碍这类疾病。若怀疑自己患上某种躯体疾病,建议定期体检,排除健康问题,也可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典型症状
疾病焦虑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坚持认为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反复就医但无法确诊,并且不相信医学检查得出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
疾病焦虑障碍患者一般没有相关的躯体症状,或者症状非常轻微。患者过分关注自身健康情况,对疾病非常警觉,往往将一些正常生理现象(如体位改变导致的眩晕)视为患病的征兆。
患者通常会反复进行自我检查(如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喉咙),反复研究自己怀疑的疾病(如上网查询资料),并且不断地向家人、朋友、医生确认自己是否患有该病。
患者常四处求医,就某个特定的健康问题咨询众多医生,可能尝试多种治疗方法。
有患者因为害怕被诊断出某种严重疾病而过度回避医疗,或者因为害怕患病而过度回避人群和某些场合。
患者因为担心患病而感到强烈的忧虑和恐惧,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扰乱正常生活。
共病情况
疾病焦虑障碍常共病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
疾病焦虑障碍大多由焦虑和应激事件等因素引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
心理因素
疾病焦虑障碍患者的性格往往敏感、多疑、固执,或是要求十全十美,对健康过度关心。
患者常不能很好地处理消极情绪,不接受情感表达,导致其倾向于把心理状态描述成躯体疾病。
躯体感受度高(对身体感觉较为敏感)的人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社会环境因素
与疾病相关的痛苦事件(如亲人患病、患者自己曾受到疾病伤害)是疾病焦虑障碍的诱发因素。
因其他疾病长期接受过多的医学检查及治疗,或是就医过程中医生出现不恰当的言语、态度,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医源性的疾病焦虑障碍。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在无明显躯体症状的情况下,持续地担心患有严重身体疾病至少6个月,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焦虑情绪通常会导致紧张、易怒,问诊时详细描述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这种焦虑、担心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建议就医前充分休息,有助于保持精神状态稳定。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情绪症状?
在哪些情境下会出现这种焦虑情绪或不适情况?
最严重的表现是什么?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检查结果、脑CT检查结果、心理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激素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眼动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诊断依据
对自身健康状况感到严重焦虑的患者也有可能确实患有其他躯体疾病,或者因不当的医疗保健方式产生了躯体损害。就诊时须进行完善的医学检查,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诊断疾病焦虑障碍。
医学诊断标准
目前,疾病焦虑障碍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DSM-5关于“疾病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A.患有或获得某种严重疾病的先占观念。
B.不存在躯体症状,如果存在,其强度是轻微的。如果存在其他躯体疾病或有发展为某种躯体疾病的高度风险(例如,存在明确的家族史),其先占观念显然是过度的或不成比例的。
C.对健康状况有明显焦虑,个体容易对个人健康状况感到警觉。
D.个体有过度的与健康相关的行为(例如,反复检查他/她的躯体疾病的体征)或表现出适应不良的回避(例如,回避与医生的预约和医院)。
E.疾病的先占观念已经存在至少6个月,但所害怕的特定疾病在那段时间内可以变化。
F.与疾病相关的先占观念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如躯体症状障碍、
惊恐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强迫症或妄想障碍躯体型。
ICD-10关于“疾病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确诊需要存在以下两条:
长期相信表现的症状隐含着至少一种严重躯体疾病,尽管反复的检查不能找到充分的躯体解释;或存在持续性的先占观念,认为有畸形或变形。
总是拒绝接受多位不同医生关于其症状并不意味着躯体疾病或异常的忠告和保证。
鉴别诊断
疾病焦虑障碍须注意与以下障碍鉴别:
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患者关注的重点是特定症状以及症状的影响,描述涉及的疾病数量较多,且经常变化。
疾病焦虑障碍患者关于患病的信念只涉及一种或两种躯体疾病,描述涉及的病名通常前后一致。在DSM-5的诊断标准下,疾病焦虑障碍患者应没有实际的躯体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
妄想障碍
躯体型妄想障碍患者同样会坚信自己患病,有可能四处求医,但其信念是病态、歪曲的,往往相信自己有某些异常的症状,有时伴有离奇内容。
常见的躯体型妄想表现包括坚信自己身体的某部位有超出常理范围的变形、某些器官没有功能、体内有寄生虫在爬、身体在腐烂等等。
疾病焦虑障碍患者的信念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的躯体妄想固定程度不同,如果病人坚信他或她外观令人不快或躯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应归于妄想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疑病症状,但内容多离奇,同时还会有幻觉、妄想、言语行为混乱等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就医不积极,甚至不配合医学检查。
抑郁障碍
严重抑郁障碍患者可能会反复考虑健康问题、过分担心疾病,但只在抑郁期间发生,无需单独作出疾病焦虑障碍的诊断。
如果患者抑郁症状特别突出,且先于疑病观念出现,则可能是抑郁障碍,或者抑郁障碍为原发、疾病焦虑为伴发。
焦虑和惊恐障碍
因焦虑或惊恐障碍产生的躯体症状有时会被患者认为是严重躯体疾病的征兆,但在给出生理学解释后患者一般会接受,不会坚持相信自己患有严重躯体疾病。
自评量表
国内外应用较早的自评量表包括怀特利指数、疾病态度量表,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4)的标准下用于辅助诊断疑病症。
随着《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问世,研究者重新编制了躯体症状障碍-B标准量表等自评量表,用于辅助诊断新标准下的疾病焦虑障碍。
怀特利指数(Whiteley Index, WI)
使用较早、较为广泛的自评量表,用于筛选疑病症和健康焦虑。
包括14个题目,测量躯体先占观念、疾病恐惧和疾病信念3个维度。
有仅包含7个题目的短版(WI-7),可以很好地区分躯体化障碍与疑病症。
疾病态度量表(Illness Attitude Scale, IAS)
使用较早、较为广泛的自评量表,用于评价与疾病相关的恐惧、态度和信念。
包括29个题目,测量担心疾病、关注疼痛、健康习惯、疑病症信念、死亡恐惧、疾病恐惧、躯体的先占观念、治疗体验和症状影响9个维度。
躯体症状障碍-B标准量表(Somatic Symptom Disorder-B Criteria Scale, SSD-12)
基于DSM-5的躯体症状障碍诊断标准,于2015年编制的自评量表。
包括12个题目,可以测量疾病焦虑障碍相关的认知、行为和情感3个维度。
治疗目的:让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错误观念,减轻心理因素的影响。
治疗原则:疾病焦虑障碍的治疗策略因人而异,原则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心理治疗
以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解释性心理治疗为主,治疗者应耐心倾听患者陈述,进行仔细检查,通过解释、鼓励和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引导患者了解该疾病的本质。
疾病焦虑患者往往缺乏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坚信自己是患有躯体疾病,因此治疗中要注意弱化
心理障碍的诊断,强调患者的功能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切勿草率诊断、简单解释,更不能否认患者的不适、不加说明地要求患者承认自己怀疑的疾病是虚假的。应对患者报以同情、理解的态度,注意建立治疗者与患者间的信任关系,使患者相信并接受诊断,愿意配合心理治疗。
可使用
森田疗法,其原则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通过住院治疗或是生活指导、训练计划来帮助患者改变疑病性素质,消除心理矛盾。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对疾病焦虑障碍效果有限,应注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避免过度治疗。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酌情使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抗抑郁药物(如
氟西汀、帕罗西汀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
有报告称
匹莫齐特对治疗部分单一症状的疾病焦虑障碍患者可能有效。
治愈情况
疾病焦虑障碍病程因人而异,受应激事件诱发、急性起病者、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伴发疾病焦虑者预后较好。
病程迁延、持续时间较长(两年以上)者,预后较差。
预后与患者的人格特征、社会心理环境及治疗依从性有关。
危害性
对躯体疾病的恐惧忧虑常使疾病焦虑障碍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并可能引起失眠、兴趣减退等相关症状,患者内心痛苦,精神健康受到损害。
对疾病的担忧占据了患者生活的重要地位,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患者长期四处就医,反复检查,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患者为了避免疾病可能会采取异常的“保健”措施,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引发躯体疾病。也有部分患者由于惧怕患病而远离人群、回避让其感觉有患病风险的场合。
一些患者因为害怕被确诊为严重的躯体疾病而讳疾忌医,回避必要的医疗行为。
患者的反复就医和回避行为可能引起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紧张,致使患者缺乏社会支持,使精神障碍情况恶化。
个人护理
饮食应注意清淡、均衡,忌辛辣、油腻,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造成消化系统不适,引起对身体症状的担忧。
加强运动,规律睡眠,不抽烟喝酒,以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躯体不适。
培养日常兴趣活动,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疾病的关注。
有意控制自己不要频繁检查自己的躯体症状,不要四处寻找疾病相关的资料,尤其不要相信来源不明、夸大其词的医学信息。
改变四处求医的习惯,如果医学检查结果表明没有器质性疾病,应当学会接受自己的躯体感受和生理现象。
加强与家人、朋友的交流,或是参加互助小组,多多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家庭护理
正确认识疾病焦虑障碍的本质,理解患者的行为。
注意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多与患者交流。
只在必要的时候协助患者就医,不要过度关心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免引发患者的焦虑情绪。
当注意到患者有反复就医、反复检查自己的躯体症状等行为时,应及时提醒、劝阻,帮助患者参与到其他活动中,转移注意力。
预防
增强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正确认识身心关系,理解疾病焦虑障碍这类疾病。
丰富社交,习惯于表达情绪,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上躯体疾病,建议定期体检,排除健康问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