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拒绝的极其敏感、回避社会交往为核心特征的一种人格障碍
主要表现为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
多与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
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定义
人格也称为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
人格障碍是指其行为方式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其人格在内容上、本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
回避型人格障碍既往也称焦虑型人格障碍,以对拒绝的极其敏感和社会回避为特征。
具体表现为常常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倾向于回避某些活动,因此交往范围非常局限,但是其对信任的人又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依恋。
发病情况
目前关于回避型人格障碍发病情况没有权威数据。
国外有报道认为在1.5%~2.5%之间。
国内的研究认为,回避型人格障碍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5%~1.0%之间,约占精神科门诊的10%。
致病原因
目前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认为与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均有关。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与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密切相关。
一项针对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力为0.64。
(注:如果遗传力是0,表示与遗传完全无关,而如果遗传力是1,则表示完全由遗传导致。
社会环境因素
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重大精神刺激。
发病机制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然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但是这些关联并不是回避型人格障碍所独有,需要进一步研究导致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异性因素和机制。
主要症状
有持续性紧张感与忧虑。
有强烈自卑感,尤其在社交方面,觉得自己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过于敏感,害怕被人指责或拒绝,也更容易受到批评或反对的伤害,尤其在社交场合,会有明显过分的担心。
除非肯定受人欢迎,否则不肯与他人打交道。
出于躯体安全感的需要,会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从而回避某些活动。
对社交场合和人际关系感到极度焦虑(紧张)和恐惧,会刻意回避那些需要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但是可能对亲密关系仍有强烈的渴望。
由于害怕做错事或感到尴尬,在社交场合往往会害羞、尴尬和难为情,也很少尝试新事物或冒险。
共病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还患有抑郁症、强迫症或焦虑症等,尤其是社交恐惧症。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出现明显的自卑,刻意回避社交活动的倾向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出现的症状、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患者本人不一定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或者即使意识到也不一定愿意就医,家人和朋友应该多予以开导、鼓励其积极就医,并避免过激言语和行为。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强烈的自卑?
别人是否反馈过自己过于敏感,或者特别容易被负面评价伤害?
是否有过由于担心尴尬,因此刻意回避某些活动的经历?
是否有情绪不稳、自制力差?
是否会为自己适应不良性行为焦虑?
症状持续多久了?
病史清单
成长环境是怎样的?父母关系如何?
家族中是否有人有类似症状或行为?
患者既往有无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以及其他精神科障碍?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脑部CT等。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会有以下病史,但是病史并不是诊断所必需。
患者有异常的个人成长史。
患者婴幼儿期有营养不良、脑损伤、传染病等病史。
临床表现
有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忧虑;有自卑;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
通常没有明显的躯体不适。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判断有无脑部病变。
如果显示没有广泛性脑损伤或病变,可辅助诊断回避型人格障碍。
诊断标准
根据DSM-5,以下7条标准中至少符合4项即可诊断回避型人格障碍。
因为害怕他人批评、否定或排斥,不参加涉及特定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
不愿意与人有所交往,除非是和确定喜欢自己的人一起。
因为对羞愧或嘲弄的恐惧,排斥亲密的人际交往。
异常关注社会批评或排斥。
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因而在新的人际交往场合中感到拘束。
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没有个人魅力或比他人低一等。
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鉴别诊断
回避型人格障碍多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社交恐惧症进行鉴别。
分裂样人格障碍
相似点:二者均可以出现社会隔离。
不同点: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的社会隔离,是因为他们对他人不感兴趣,而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社会隔离是因为他们对他人可能的拒绝或批评非常敏感。
社交恐惧症
相似点:都有焦虑和社交回避行为。
不同点:回避型人格障碍涉及比社交恐惧症更普遍的焦虑和回避,社交恐惧症通常特定于可能导致公众尴尬的情况(例如,公开演讲,在舞台上表演),但是两者经常同时并存,因而难以完全区分。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行为模式,矫正不良习惯。
治疗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
心理治疗
目前关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单独治疗的研究并不多。
分级暴露、认知行为治疗(CBT)、社交技能训练、心理动力心理治疗、图式治疗和支持-表达心理治疗均被报道有帮助,常用的是专注于社交技能的认知行为疗法。
治疗形式上可以实施个别治疗或小组治疗。
医生与患者通过深入接触,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其认识个性缺陷之所在,鼓励其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通常不作为首选,但是研究认为,使用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
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
吗氯贝胺等),配合心理治疗,可以降低个体对排斥恐惧的敏感度,批评和尴尬和羞耻的感觉。
治愈情况
回避型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并且,由于其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躯体性疾病,因此就诊意愿多不强烈,从而间接影响预后。
预后因素
患者病情:病情轻重,是否需要完全与社会脱节。
医疗条件: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差别。
家人支持:情绪上体谅、陪伴。
危害性
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可能会与社会隔绝,导致长期的工作和社会功能困难。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患抑郁症、强迫症或焦虑症等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和药物滥用的风险也更大。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饮食以清淡、有营养为主。
应注意补充营养,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生活管理
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睡眠充足,精力旺盛。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
患者症状明显,需要长时间持续治疗,很容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的心理。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随诊复查
定期随诊有助于及时发现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疗效。
随诊时间需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或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预防
回避型人格障碍无法被预防,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疾病的宣传,引起更多人对心理疾病的关注,同时,做到以下几点可能有助于降低发生风险。
呼吁家长、老师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
孕期及婴幼儿期避免营养不良。
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建议密切观察,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