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持续焦虑、紧张不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焦虑障碍
这种焦虑是过度且难以控制的,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
可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需舒缓压力,可进行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什么?
定义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简称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的紧张不安,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焦虑障碍。
发病情况
广泛性焦虑障碍终生患病率估计为4.1%~6.6%,即每一百人中就有4~6人一生中曾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在普通人群中年患病率约在1.9%~5.1%,45~55岁年龄组比例最高,女性患者约是男性的2倍。
常为慢性病程,国外资料显示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已经有10年病程者并不少见。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典型症状有精神性焦虑,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持续、过度担心。还有躯体性焦虑,如肌肉紧张。
患者担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些明确的非现实的威胁或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如亲人是否会发生意外,自己的钱财是否会意外损失;也可以是无法明确描述的内容,如一种莫名的提心吊胆。
广泛性焦虑障碍平时可以注意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放松、保持积极的心态是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有效方法。
除了常规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之外,日常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比如瑜伽或正念冥想、打坐等。要注意心理护理,多学习控制情绪和压力的方法,增强心理弹性,必要时也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广泛性焦虑障碍有什么躯体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躯体症状有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警觉性增高。患者不能静坐、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或有肌肉不舒服的紧张感,严重时可见肌肉酸痛。
患者常有心悸、心慌、胸闷、头昏、多汗、口干、胃部不适、腹泻、尿频等表现,也会表现为易激惹、易惊吓、入睡困难、易惊醒、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常有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以及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
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并且因难以忍受而感到痛苦。
患者常常因自主神经症状就诊于综合性医院,经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主要症状
精神性焦虑
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持续、过度的担心。
担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些明确的非现实的威胁或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如担心亲人会发生意外,自己的钱财会意外损失;也可以是无法明确描述对象或内容,而只是一种莫名的提心吊胆或惶恐不安。
本病的焦虑症状与特定情境或环境无关,不同于
惊恐障碍、广场恐惧症等的“预期焦虑”,后者是针对现实中将要发生的某种特定情景而预先出现的焦虑体验。
躯体性焦虑
运动性不安:搓手顿足、不能静坐、来回走动、无目的小动作增多。
肌肉紧张:一组或多组令肌肉不适的紧张感,严重时表现为肌肉酸痛,常见于胸部、颈部、肩背部;也可能表现为
紧张性头痛,或肢体甚至
语音震颤。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常有心悸、心慌、气急、胸闷、头昏、头痛。
多汗、脸红、口干。
胃部不适、腹泻。
尿频、尿急等。
警觉性增高
主要表现为易激惹、易受惊吓、入睡困难、易惊醒。
惊跳反应亢进、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次要症状
持续的疲劳感和抑郁心境。
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这些观念和行为的主要出发点是平复焦虑情绪。
人格解体体验,即非现实感,感觉自我脱离自己的身体、精神活动而存在,仿佛成为自己的旁观者等。
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因为焦虑症状而发生适应不良问题,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学校或体育比赛中表现焦虑。
担心家庭成员的安全。
担心地震、核战争或其他灾难性事件发生。
过度追求完美。
(在校学生)花过多时间做作业。
缺乏信心。
经常胃痛或出现其他身体不适。
抗拒上学或回避社交场合。
共病情况
广泛性焦虑障碍常与其他心理及生理健康问题同时发生。常见于广泛性焦虑障碍共病的疾病包括:
2/3合并抑郁障碍,自杀风险增高。
1/4伴惊恐障碍,有惊恐发作的表现。
常见合并酒精和物质依赖。
部分患者可能共病躯体疾病,如
功能性胃肠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遗传及神经因素
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遗传度约为30%,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亲属的患病风险约为19.5%,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研究显示,广泛性焦虑障碍可能与多巴胺D2受体基因、5-羟色胺(5-HT)转运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存在关联。
神经生化因素
γ-氨基丁酸(GABA)苯二氮䓬受体系统功能缺陷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发病基础之一,具体为γ–氨基丁酸受体结合率和受体密度下降。因此,苯二氮䓬类药物对焦虑障碍有良好疗效。
焦虑障碍与5-羟色胺(5-HT)系统功能异常也有关系,主要为5-HT1A受体抑制和5-HT2A受体激活。因此,5-HT1A激动剂对于治疗焦虑障碍有效。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也可能存在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的病理情况,因而表现出警觉性增加、易激惹、睡眠障碍等症状。
神经结构与功能性因素
研究显示,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表现出杏仁核体积增加,前额叶皮质活动增强及基底神经节活动降低等特征。
心理因素
精神动力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焦虑是一种生理的紧张状态,起源于童年或青少年期被压抑的潜意识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
这类冲突包括童年期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照料者的矛盾情感、过度保护、被虐待、与养育者过多分离。
该理论认为,遇到压力而不能运用有效的防御机制时,便会出现病理性焦虑。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焦虑是个体面临危险的一种反应,信息处理的持久歪曲会导致对危险的误解和焦虑体验。
如果个体具有自主神经系统过度反应的遗传素质,且对以往引发焦虑情绪的刺激进行了过度泛化的认知处理,则会出现广泛性焦虑障碍。
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理论认为,具有焦虑人格特质的人更易患焦虑障碍。
约1/3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伴有人格障碍,主要为
依赖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
社会环境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可能成为焦虑障碍发作的应激源,诱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
高危因素
性格特质:胆怯自卑、依赖性强,一贯有过高水平的担忧和紧张情绪。
家族史:有家庭成员患此病。
应激事件:病前经历过重大的生活压力事件,如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创伤或消极事件,或者最近经历过创伤或消极事件。
躯体疾病病史:有慢性疾病或其他
精神疾病,也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在过去6个月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感到焦虑和担心,建议尽快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焦虑情绪通常会导致紧张、易怒,问诊时详细描述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
特别提醒:这种焦虑、担心可能导致睡眠问题,建议就医前充分休息,有助于保持精神状态稳定。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情绪症状?
最严重的表现是什么?
还有其他心理或身体上的问题吗?
病史清单
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以前在别的医院就诊过吗,诊断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变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血常规检查结果、脑CT检查结果、心理检查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激素检查结果、B超检查结果、眼动检查结果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焦虑类药: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
诊断流程
广泛性焦虑障碍目前没有实验室检查指标作为诊断依据,医生通常会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做出诊断。
病史:本人和家属均可作为病史的提供者,主要涉及患者本人和家族的
精神疾病病史(特别是焦虑症、抑郁症病史等),及慢性躯体疾病病史。
精神检查:查看一般表现、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行为、自知力、社会功能等有无异常表现。
量表测评:可通过焦虑评价表分值高低判定患者的症状及病情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查看有无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全身发抖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排除躯体疾病(如
甲状腺疾病、心脏疾病等)及脑部器质性病变。
医学诊断标准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
根据ICD-10,诊断广泛性焦虑障碍必须是至少几周内的大部分时间有焦虑症状,且症状通常已持续6个月以上,社会功能受损。焦虑症状包括:
忧虑
如担心未来、感到“紧张不安”、注意力集中困难,经常过分担心,且有紧张不安、易激惹等,往往有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
运动性不安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如出现头晕、出汗、心率加快、口干、胃不适、尿频、尿急等症状,即可诊断该病。需注意广泛性焦虑障碍合并抑郁障碍及其他共病问题,并排除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情绪和神经衰弱。
《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
A. 在至少6个月的多数日子里,对于诸多事件或活动(如工作或学校表现)表现出过分的焦虑和担心。
B. 个体难以控制这种担心。
C. 这种焦虑和担心与下列6种症状中至少3种有关(在过去6个月中,至少部分症状在多数日子里存在):
注:儿童只需1项。
坐立不安或感到激动或紧张。
容易疲倦。
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
易怒。
肌肉紧张。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或常有休息不充分、质量不佳的睡眠)。
D. 这种焦虑、担心或躯体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E.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F. 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鉴别诊断
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常常伴有一定的焦虑症状,老年抑郁障碍患者的焦虑症状很常见,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由于长期紧张不安也可能出现不愉快、自责自罪感等抑郁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通常先有焦虑症状,随着病程的迁延才出现抑郁症状,较少出现兴趣缺乏等症状,可据此与抑郁障碍相鉴别。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以
惊恐发作为核心症状,是急性焦虑障碍,发作持续时间短,在发作期方面的表现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相反。
惊恐障碍患者在发作间歇期的焦虑情绪往往为预期焦虑,有明确的担忧对象,很少泛化。这也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无特定或明确对象的焦虑、担忧情绪有所区别。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也会有焦虑不安的症状,但更显著的症状是精力的减弱,这有别于广泛性焦虑障碍,后者以持久反复的焦虑为特征症状。
躯体疾病
有些躯体疾病可能引发会被误认为是焦虑障碍的症状。为鉴别躯体疾病和焦虑障碍及其具体亚型,所有患者都需接受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先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
许多患者出于对躯体疾病预后的过分担心,可能出现典型的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表现。当患者的焦虑症状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时,医生会作出本病的诊断。
药源性焦虑
许多药物在长期应用、过量摄入或中毒、戒断时可致典型的焦虑症状。如
哌甲酯、
甲状腺素、类固醇、
茶碱、抗精神病药物(过量)使用,酒精、镇静催眠药戒断等。
在诊断时需要患者提供详细的服药史作为鉴别依据。
自评量表
早期筛查或自我诊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如果分数较高,建议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做进一步检查。
常用的自评量表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description":"国际专业量表","guide_page":true,"id":100070,"title":"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GAD-7是筛查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工具,常用于初级保健机构和门诊。
量表共7个项目,受测者以最近2周内的感受对问题进行评分,筛查阳性者应进一步临床确诊。
焦虑自评量表(SAS)
{"description":"国际专业量表","guide_page":true,"id":100105,"title":"焦虑自评量表(SAS)"}
SAS用于评估有焦虑症状的个体的主观感受,作为衡量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的依据。
SAS测量的是最近一周内的症状水平,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但如果应试者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较差,则不能进行自评。
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问卷(STAI)
状态焦虑描述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一般为短暂性的。
特质焦虑用来描述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
STAI由指导语和两个分量表共40项描述题组成,可以用来区别评定短暂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为不同的研究目的和临床实践服务。
贝克焦虑量表(BAI)
该自评量表含有21个项目,选项设计为4级评分,主要用于评定受试者被多种焦虑症状烦扰的程度。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在心理门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均可应用。
常用的他评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用于评定1周内的焦虑严重程度,包括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
注意: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具体需要由精神心理科医生进行诊断。
治疗目的和原则
治疗目的
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关键在于彻底消除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
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相应药物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足量足疗程治疗。
尽可能单一用药,如疗效不佳可考虑转换治疗、增效治疗或联合治疗,但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药物治疗可联合心理治疗增加疗效。
积极治疗与广泛性焦虑障碍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抑郁障碍等。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由于该病容易复发,治疗期一般不宜短于6个月,部分患者需维持用药3~5年其症状才能充分缓解。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抗焦虑药
目前临床主要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或丁螺环酮等。广泛性焦虑症可选用其中一种。两类药物均有抗焦虑作用。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不仅有抗抑郁作用,也有抗焦虑作用,且无依赖性,可作为苯二氮䓬类的替代药物使用。常用药物有: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
舍曲林、
氟西汀、
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β受体阻滞剂
常用于控制严重持续的心悸,其他抗焦虑药物通常对该症状无效。
单用β受体阻滞剂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作用有限,一般作为辅助药物使用。在使用时必须注意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其他药物
中药
可服用
温胆宁心颗粒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广泛性焦虑症。
用药提醒:由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药物多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因此在服药后应避免驾驶及操作危险机械或仪器。处方药需凭医师处方拿药,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心理治疗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应用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
适合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还有一些辅助的放松疗法也有帮助。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倾听、安慰、解释、指导和鼓励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通常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治疗重点为:
积极倾听。
引导释放情绪。
疾病健康教育。
鼓励,增强信心。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通过帮助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缓解情感压力,达到减轻症状、改善患者应对能力,最终降低疾病复发率的目的。
其他治疗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包括呼吸放松训练和肌肉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使肌肉放松。在所有生理系统中,只有肌肉系统是我们可以直接控制的。
放松训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放松身体达到心理上放松,舒缓焦虑情绪。
辅助疗法
按摩、瑜伽等放松锻炼作为辅助治疗也可能对焦虑症的治疗有益。
治愈情况
有关广泛性焦虑障碍预后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本病痊愈和好转率可达75%,另一些研究认为此概率在50%以下。
经过专科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会得到临床治愈或减轻症状。
尽管焦虑症状常迁延不愈,但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的精神残疾和社会功能丧失。但若发展为重性抑郁障碍则需要特别关注。
危害性
广泛性焦虑障碍自行缓解的较少,可能随病程迁延愈发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损害社会功能。
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自伤、自杀的行为。
个人护理
心理护理
放松自己,舒缓压力,多培养爱好、兴趣。
日常要注意情绪的变化,采取措施控制压力,增强心理弹性。
遇到压力事件时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也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生活方式
日常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比如瑜伽或正念冥想、打坐等。
尽量避免对焦虑的事情穷思竭虑,适当转移注意力。
学习处理具体生活问题的技巧,减少引起焦虑的现实因素。
按医嘱服药,注意监测病情发展,如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及时前往医院复诊。
睡眠及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卫生,注重营养均衡。
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及生鱼片、冷饮等生冷食物,以免肠胃不适。
避免饮用含兴奋性物质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等。
多食用一些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瘦肉、坚果、绿色蔬菜等,可以有效稳定血压、舒缓心情。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患者家属
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正确认识,不要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
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及包容。
使患者保持正常的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等。
预防
目前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无明确、直接的预防方法。做到以下几点,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平时丰富业余生活,比如适当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避免让自己长期处于压力过大或情绪紧张的状态。
尽量远离高压环境或不良的人际关系,学习应对压力的方式。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