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性妄想性障碍即感应性精神病,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往往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庭中长期相处、密切接触的亲属或挚友中,如母女、姐妹、或夫妻和师生等,一般为两例患者,其精神症状极为相似,1例患者为原发者,另1例为被感应者,故Lasegue和Falret以"“二联性精神病”的名称首先作了报道。偶有报道可超过两例患者,称作三联性精神病或四联性精神病等。感应性精神病为Lehman于1883年提出的。关于感应性精神病的分类学问题国际上看法也不全一致。ICD-10分类中将感应性妄想性障碍列入“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及妄想性障碍”一大类。在CCMD-III中,接近ICD-10的分类在“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一大类中列出感应性精神病为其中一条。还有的分类列入“非典型精神障碍”中。
本病病因不十分明确,相关发病因素有:①原发者同被感应者之间关系紧密,感应者对原发者较顺从、依赖;②患者的文化程度多偏低,且环境多较闭塞;③患者病前个性特点多内向,暗示性强。
该病是受精神患者感应而产生的精神病,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症状,并明显妨碍患者的社会功能。临床主要特点为:
1.原发病例或感应者与继发病例或被感应者之间往往存在密切的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如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庭中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或挚友(如母女、姐妹、夫妻、师生等)之间,偶尔可为主仆关系。故又称为二联性精神病。
2.“感应”或“分享”的主要精神病性症状是妄想。当处于支配地位和有威信的一方患精神病时,由于双方有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使受感应的一方受其病态思想影响,二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妄想内容,被感应者多为女性,文化程度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里,与外界少交往,具有顺从、依赖的人格特点。
3.原发病例的诊断多为精神分裂症,但也可以是偏执性障碍或有精神病性特征的
心境障碍。
4.继发病例除妄想外,行为通常无明显异常或怪异,病情也不如原发病例严重。
5.当首先发病者的症状消失,或将受感应者与之分离后,则后者的妄想可以很快随之消失,一般预后良好。该症的妄想常具有可能性,内容不荒谬,容易被人理解,谈吐也大致合乎逻辑,而不像精神分裂症那样离奇;以被害妄想多见,如被追踪、被监视等,也可见关系妄想、物理影像妄想或鬼神附体妄想。妄想较固定,且常支配患者的行为,并伴有相应的情绪流露。少数患者在妄想的背景上可出现片段幻听,但很少见。偶尔可见有短时间的运动性兴奋、癔症样痉挛发作或异常行为。
1.实验室检查
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如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
2.其他辅助检查
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辅助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时,辅助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
1.患者病前与具有妄想症状的一例原发患者长期生活,两者具有不同寻常的亲密关系,且极易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2.临床症状以较系统的妄想为主,该患者的妄想内容与患妄想者的妄想内容基本类似。在时间或内容方面有证据表明这两人或一群人中的被动者是通过与主动者的接触而感应妄想的。
3.患者生活在相对隔绝或封闭的家庭环境中,与外界接触极少。患者与原发者有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原发者处权威地位,患者具有驯服、依赖等人格特点。
4.病程多为慢性,患者与原发者分开后,症状有缓解趋势。
5.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偶尔一位存在妄想症状的精神患者,可导致多个与之长期相处、关系密切的亲人发生类似病症。
治疗原则首先是将患者与原发病例分开,即将双方隔离转换环境,避免互相影响,防止妄想加剧,患者的妄想便可很快或逐渐消失。原发病例的治疗则视其诊断而定。有兴奋激动的给予抗精神病药治疗,可结合心理疗法。必要时采用电抽搐治疗。
1.将被感应者与原发者隔离开来防止相互影响,症状可自行缓解。
2.若症状在1~2周内未见好转,针对妄想内容可选用适宜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宜过大,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3.要适当安排、鼓励患者参加某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以消除环境隔离状态。对患者家庭成员还要进行家庭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