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指在与其所依恋的人分离时,产生过分的焦虑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感、忧虑、拒绝外出
多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
一般经过及时心理治疗,预后佳
定义
分离性焦虑障碍,一般是指儿童在与其所依恋的人或者重要的人物(例如父亲、母亲或是家庭内其他长时间照看儿童的家庭成员)分离时,产生过分焦虑的一种精神障碍。
分离焦虑是婴幼儿的正常情绪之一,但是通常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减退、消失。但是如果分离焦虑持续存在,或者非常严重,以至于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就会成为
分离焦虑障碍。
这种焦虑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与其发育水平相当的同龄人存在明显差异,对患儿的社会功能可以产生明显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分离焦虑障碍最常见于婴幼儿,但是并不是他们的独有疾病,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亦可发生。
发病情况
国外的相关报道认为,分离性焦虑障碍在儿童中的患病率为4.1%~5.1%。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患有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概率会逐步下降,9~10岁儿童患有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概率为4.1%,而12岁儿童患有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概率仅为0.6%。
国内的主要研究认为,分离性焦虑障碍多发生于6岁之前的儿童,也可见发生于6岁之后的儿童。
有研究指出,成人分离性焦虑障碍患病率约为4.8%。
致病原因
遗传因素
患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
存在有遗传因素的患儿,在幼儿时期可表现出敏感、过分依赖等心理特点。
社会环境因素
分离性焦虑障碍的产生与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儿童在与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会因为失去安全感产生紧张的情绪。
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儿童过度保护或者是过于粗暴,都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从而导致对家长产生过多的依赖。
诱发因素
生活中的重大压力或创伤事件,如住院、亲人或宠物死亡,或环境变化(如搬家),或与所依恋的人即将离别,均可诱发分离性焦虑障碍发生。
发病机制
目前对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并不是特别清楚,遗传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发生有关,但是这些因素并不是分离性焦虑障碍这种疾病所独有的。
关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主要症状
儿童时期
当患儿即将离开所依恋对象时,存在持续性的紧张感与忧虑,或者存在哭喊、痛苦、发脾气以及社会性退缩等症状.
当患儿离开所依恋对象后,存在明显的躯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患儿在没有依恋对象的陪同时,不愿意进行外出活动,例如拒绝上学。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儿童期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
成人时期
成人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某些症状与儿童分离焦虑相同,例如害怕在分离期间家庭成员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害怕一个人待着等。
此外,成人分离性焦虑障碍还包括,当成年患者无法联系到亲人时,恐慌就会发作;害怕自己或者所爱的人在分离时受伤等。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如果在离开或者即将离开所依恋对象时,存在持续性的紧张感、发脾气或恐慌,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心理科
如果是儿童出现以上问题,也可就诊于儿科或儿童心理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曾经出现过的症状、持续时间等相关内容,以便给医生的诊治提供参考。
患儿本人不一定会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儿童存在有异常的情况,例如长时间的焦虑、发脾气等,需要及时带领儿童就医。
如果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成年人在面临分离时存在有焦虑的症状,需要及时带领患者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离别依恋对象时,是否存在明显的恶心、呕吐、头晕等躯体症状?
在离别依恋对象时,是否存在暴躁、忧虑以及社会性退缩等症状?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病情出现?是否存在遗传因素?
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否良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
成年人是否会害怕分离?当出现分离时,是否会出现恐慌发作?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脑部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患有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可能会有以下病史,但是病史并不是诊断所必须。
患者有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家族史。
患者生长的社会环境不佳。
临床表现
儿童患者
在即将离别或者离别时,存在有持续性的紧张感与忧虑。
在离别依恋对象时,存在哭喊、恐惧等表现。
在没有依恋对象陪同时,拒绝参加户外或者集体活动。
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儿童患者相类似。
害怕在分离期间家庭成员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害怕一个人待着。
影像学检查
脑部磁共振(MRI)
判断是否存在有脑部实质性的病变。
脑部MRI可以准确、清晰地显示出脑部是否存在实质性的病变。如果患者的脑部没有出现异常的实质性病变,有助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
诊断标准
DSM-5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也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诊断标准之一。
关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A.个体与其依恋对象离别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虑,至少符合以下表现中的3种。
当预期或者经历与主要依恋对象即将离别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
持续和过度地担心会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可能受到诸如疾病、受伤、灾难或死亡的伤害。
持续和过度地担心会经历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的不幸事件(例如,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
因害怕离别,持续表现不愿或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其他地方。
持续和过度害怕或不愿独处或不愿在家或其他场所与主要依恋对象不在一起。
持续地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
反复做内容与离别有关的噩梦。
当与主要依恋对象离别或预期离别时,反复地抱怨躯体性症状(例如,头疼、胃疼、恶心、呕吐)。
B.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4周,成人则至少持续6个月。
C.这种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D.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
鉴别诊断
分离性焦虑障碍需要与依赖性
人格障碍、社交恐惧症、
惊恐障碍进行鉴别。
依赖性人格障碍
相似点:二者均可以出现对他人的依赖。
不同点:依赖性人格障碍主要是以过分依赖为特征,患者经常感到自己无能又无助。分离性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对依恋对象的不舍,当依恋对象离开时会出现持续性的紧张感与忧虑。
社交恐惧症
相似点:二者均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不同点:社交恐惧症主要是由于患者不愿意参加社交而不愿意离开家。分离性焦虑障碍是由于缺失依恋对象的陪伴而不愿意参加社交。
惊恐障碍
相似点:二者均害怕亲人离开。
不同点:惊恐障碍是由于害怕而不愿亲人离开。分离性焦虑障碍是由于担心亲人离开而产生惊恐。
治疗目的:缓解患者症状,帮助患者建立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构建正常的人际关系。
治疗原则: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目前关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支持治疗等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
此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不良的认知、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绪以及行为的一种短程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方式包括精神教育、认知重建以及放松治疗等。
对于
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也可使用新型的认知行为治疗,例如依托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研究。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基于分离性焦虑障碍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联系,帮助父母以及其他抚养者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改变亲子之间相互依赖的情况。
家庭治疗,例如家庭沙盘治疗。
家庭治疗对成人患者也同样有效。
支持治疗
在对儿童患者的支持治疗过程中,父母应该对孩子保持有足够的耐心,父母需要经常倾听孩子的诉说与需求,对孩子所遭受的痛苦表示充分的同情。
在对成人患者的支持治疗过程中,家人应该尽可能为患者的生活营造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不建议经常搬家或者经常更换生活环境。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一般不作为治疗分离性焦虑障碍的首选治疗方式,特别是对于儿童,极少选择。
对于临床症状严重的成人患者,可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
氟西汀、
舍曲林等)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如文拉法辛等),进行治疗。
某些情况下也可短期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
治愈情况
在接受及时的治疗后,一般能明显好转、消失,也有报道认为约1/3的儿童患者会持续到成年。
但是可能会在多年后复发,尤其是遇到压力大、家庭变故等。
预后因素
患者病情:患者病情的轻重。
治疗时间:一般情况下,早发现患有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者,疗效相对较好。
家人支持:家人是否可以尽心尽力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危害性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症状有可能会一直持续,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社会、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的领域产生危害。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建议关注日常的饮食健康,每日三餐主要以清淡为主。
建议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菠菜、火龙果、牛肉等。
生活管理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每日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
建议每日进行适量的运动,例如半小时中等强度的慢跑、一小时的散步等。
建议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多参加集体活动。
每天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心理支持
缓解精神压力
对于自身存在的压力,要适度进行降压,可以多与家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尽量不要有压抑、焦虑的心情。
家庭关怀
家庭成员应该对孩子保持有足够的耐心,父母需要对孩子多些关心与理解,经常倾听孩子的诉说与需求,
随诊复查
定期随诊有助于监测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治疗疗效。
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随访计划,随访一般可长达1年,但是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决定。
预防
分离性焦虑障碍一般无法被预防,但是可以通过宣传有关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相关知识,引起更多人对该疾病的关注,在症状出现时可以早期识别,并及时采取行动。
建议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多多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心理健康,学会倾听孩子的诉求,通过支持和认可来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可能有助于防止未来的焦虑发作。
对于存在有分离性焦虑障碍病史的家庭,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存在异常,及时就诊。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