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休止收集物品的一种精神障碍,即使其无价值或价值不大
主要表现为无休止的对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进行收集和不愿丢弃
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心理、认知、神经及遗传等因素相关
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定义
囤积障碍是
精神疾病的一种,指无休止的收集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不愿丢弃,从而占用了大量空间,在试图摆脱这种状态时感到痛苦。
囤积与收藏不同。
收藏通常涉及保存某些类型的物品,如漫画书、货币或邮票等,一般是仔细选择后以某种方式进行管理、整理,且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囤积是无序的,一般不会以易于观赏或使用的方式进行组织、整理。物品可能价值很小甚至没有货币价值,如纸片或破损的玩具。囤积对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不健康和不安全的生活条件等。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它列入强迫及相关障碍类中。
发病情况
囤积障碍人群患病率为2%~5%。
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早期,持续终身。
男女无差异,独居者常见。
致病原因
囤积障碍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心理因素、认知因素、神经因素及遗传因素等相关。
1、心理因素
目前研究发现囤积障碍的发病与心理因素相关(多与焦虑谱系障碍相关)。
焦虑型依恋
研究表明,焦虑型依恋可促进囤积障碍的出现,在囤积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焦虑敏感性
目前研究显示,较高的焦虑敏感性和较低的痛苦耐受性与囤积障碍的发病关系密切。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
研究证实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囤积障碍联系密切。
认知因素
囤积障碍的患者大多伴有认知缺陷,因此囤积障碍的发病可能与囤积障碍患者注意、记忆、决策等认知方面的障碍有关。
注意缺陷
持续性注意的缺陷是囤积障碍发病的可能因素之一。
决策能力缺陷
囤积障碍的个体常常表现出决策能力的缺陷,因此决策能力的缺陷可能与囤积障碍的发病相关。
记忆受损
研究表明,记忆力受损与囤积障碍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
神经因素
研究发现,囤积障碍的个体在扣带后回、背侧前扣带回和楔状叶等区域的
葡萄糖代谢率降低,因此囤积障碍的发病可能与这些脑区异常活动有关。
遗传因素
囤积障碍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目前研究发现可能与14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区域异常相关,但具体的遗传机制仍有待研究。
高危因素
目前认为以下因素可能是囤积障碍的危险因素。
年龄
研究发现,囤积似乎与年龄老化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囤积症状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压力创伤性事件
压力创伤性事件(如战争、亲属亡故、失业、重大经济损失、意外灾害、人际纠纷等)是囤积障碍发展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压力创伤性事件的数量与囤积症状严重程度有密切联系,可能是一种逃避心理痛苦的行为。
肥胖
囤积障碍和肥胖有一定联系。
囤积障碍的严重程度与体重指数(BMI)和暴食有关。
家族史
囤积障碍与遗传存在一定关系,研究显示约50%有囤积障碍的个体中,其家属也存在囤积行为,故有囤积障碍家族史的人群好发。
主要症状
囤积障碍的典型表现是无休止的对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进行收集,不愿丢弃,这些行为已经影响了正常生活。
无休止过度地收集财物,喜欢购买、收藏、囤积一切有价值的甚至无价值的东西,如不穿的衣服、旧报纸、废旧物品,甚至流浪的小动物等。
部分患者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采购折扣物品,或整天在马路上寻找废物,自视为宝。
收集这些物品的原因是相信将来需要这些物品,或某种毫无价值的物品在将来会有价值等歪曲信念。
患者会强烈地依恋这些物品,丢弃物品时,患者会感到巨大痛苦和悲痛,因此难以丢弃。
倾向于将所收集的物品赋予人格特质,感到“物品就是我的”。
长期过度收集和难以丢弃的物品放置杂乱无章,居所混乱不堪,导致其无法进行在厨房做饭、在床上睡觉等正常家庭生活,也可能会影响到邻里关系。
并不能意识到其行为的问题。
共病问题
囤积障碍与以下疾病有较高的共病性。
抑郁障碍
囤积障碍常与抑郁障碍共病,尤其是重型抑郁障碍。
可能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自责自罪、饮食及睡眠差、自杀念头等症状。
焦虑障碍
可出现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没有耐心、四处走动、心悸、胸闷、出汗、肌肉紧张等症状。
强迫症
囤积障碍常与强迫症共病。
可出现强迫观念(不必要的思想、想象和冲动等反复侵入性地进入患者的思维之中)、强迫行为(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反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或内在驱使感)等症状。
强迫性购买
囤积障碍与强迫性购买具有较高的共病率。
患者可因不可抗拒、无法控制的冲动,引发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及是否需要的、过度的、价格高昂的购物。
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
囤积障碍与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具有较高的共病率。
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注意对象频繁转换、过分不安和(或)小动作多、冲动、学习困难等表现。
精神病分裂症
囤积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共病。
可出现幻觉、被害妄想、行为异常等表现。
就医科室
精神心理科
若出现无休止的对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进行收集和不愿丢弃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患者本人可能不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需要家人朋友提醒甚至敦促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无休止的对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进行收集和不愿丢弃等症状?
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是不正常的?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病史清单
是否经历过战争、亲属亡故、失业、重大经济损失、意外灾害、人际纠纷等压力创伤性事件?
是否有囤积障碍家族史?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抑郁药:
氟西汀、帕罗西汀、
舍曲林、氟伏沙明、
西酞普兰等。
诊断依据
病史
好发于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
年龄老化。
经历过战争、亲属亡故、失业、重大经济损失、意外灾害、人际纠纷等压力创伤性事件。
肥胖。
有囤积障碍家族史。
临床表现
无休止的对无用或价值不大物品进行收集和不愿丢弃。
过度收集和难以丢弃的物品放置杂乱无章,导致生活环境凌乱不堪、居住不便或带来安全隐患。
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
精神检查
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对囤积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患者目前的认知功能情况。
通过诊断评定量表(或评定工具),把临床观察或患者自评转化成客观指标。
常用的评定量表有耶鲁-布朗强迫症状检核表、囤积量表修订版、囤积评估访谈量表、囤积认知量表等,其中囤积量表修订版已经成为最广泛应用的囤积评估工具。
诊断标准
DSM-5中针对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持续地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不管它们的实际价值如何。
这种行为的原因是感觉到积攒物品的需要及与丢弃它们有关的痛苦。
难以丢弃的物品导致了物品堆积,导致使用中的生活区域的拥挤和杂乱,且显著地影响了其用途。如果生活区域不杂乱,只是因为第三方的干预(例如,家庭成员、清洁工、权威人士等)。
这种囤积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包括为自己和他人保持一个安全的环境)。
这种囤积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如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
这种囤积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如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重性抑郁障碍中的能量减少、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妄想、重度神经认知障碍中的认知缺陷,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兴趣受限等——来更好地解释。
鉴别诊断
囤积障碍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其他躯体疾病
相似点:脑损伤、脑血管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
遗传性疾病(例如,肌张力减退-智力减退-性腺功能减退与肥胖综合征)等躯体疾病亦可导致患者出现类似囤积障碍的囤积行为。
不同点:这些基础疾病所致的囤积行为在疾病发生前并不存在,在疾病发生的短期内出现,对收集的物品并无兴趣,可以轻易丢弃它们。
神经发育障碍
相似点: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或智力发育障碍患者亦可出现物品收集行为。
不同点:
神经发育障碍所致的收集物品是神经发育障碍的直接后果,常伴有智力低下等表现。
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相似点:妄想或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亦可出现物品收集行为。
不同点: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出现的物品收集行为是以生活懒散等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表现,也可以在妄想、幻听等支配下发生一些收集行为,这些患者往往不为症状感到苦恼,缺乏主动克制的愿望,没有自知力。
重性抑郁发作
不同点:重性抑郁发作所致的物品收集行为是其精神运动迟滞、疲倦或能量丧失的直接后果。
强迫症
相似点:强迫症也可出现囤积行为。
不同点:强迫症所致的囤积行为是由于强迫思维而引发的,并非真正渴望拥有,与囤积障碍不符,同时强迫症患者可能会囤积垃圾、粪便、尿液、指甲、毛发、用过的尿布等古怪的物品,在囤积障碍中,这类物品的收集非常罕见。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减轻日常功能损害。
治疗原则:治疗较为困难,目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支持治疗及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通常是推荐的首选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经验支持的囤积障碍治疗。
主要包括对于囤积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目标管理、动机性访谈、组织性训练、弃物强化训练、寻物抵抗训练,以及纠正患者对于囤积物品的各种不合理信念。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不良反应:
皮疹、恶心、呕吐、诱发躁狂、失眠、心悸、体重增加等。
禁忌证:患有
QT间期延长或先天性QT综合征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使用,切勿私自调整该病服药剂量。
治愈情况
病程较长、治疗较为困难,通常不会由于囤积障碍的疾病本身影响身体健康,但是由于常并发其他疾病,以及生活空间的不健康、安全隐患等,导致预后不理想。
危害性
常因大量物品放置杂乱无章、物品腐败等原因,引起火灾、高空坠物、摔倒、接触病原菌等安全隐患而影响健康。
可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精神病分裂症等共病,导致患者社会功能缺失,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甚至可出现自杀、自残等行为伤害患者身体健康及导致死亡。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饮用酒、浓茶、咖啡等可导致兴奋的饮料。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可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
生活管理
居住及生活环境要保持舒适、安全、安静、温馨,避免放置剪刀、绳索等有危险性的物品,以免患者伤人、自杀、自残。
创造舒适、安静等睡眠环境,避免打扰患者夜间睡眠,并督促患者规律作息、正常社交。
加强对患者的看管,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心理支持
积极鼓励并陪伴患者参与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兴趣爱好上。
与患者交谈,设身处地,帮助患者认识自身行为的问题,消除不良心理状态,鼓励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监测
加强看管,注意患者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严密观察患者言语、动作、行为表现及情绪状态,以便及时洞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当患者言语、动作、行为表现及情绪状态明显异常时要及时反馈给医生。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早期复查时间为1周~1个月,病情稳定后适当延长,具体需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
复诊检查项目一般为精神检查。
预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遇事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倾诉,避免不良情绪集聚。
放松心情,正确调节情绪。
对经历战争、亲属亡故、失业、重大经济损失、意外灾害、人际纠纷等压力创伤性事件的人群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健康的面对生活。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