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缺乏安全感,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定且有意义的关系
与依恋对象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不适宜
不安全依恋多由照顾环境不足造成,同时也受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定义
不安全依恋是依恋理论中的一大依恋类型,受个体成长环境中存在的刺激所激发,患者在亲密关系中缺乏安全感,难以与他人建立稳定且有意义的关系。
不安全依恋患者无法正常地建立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关系,从而会形成不安全感,产生消极不安等感觉,进而导致其正常社会活动无法得到顺利开展,于是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分型
儿童与成人均有可能形成不安全依恋,二者分型不同。
儿童不安全依恋
回避型
这类个体约占20%。
这一类型的儿童对于亲密关系表现出回避的态度,对社交不感兴趣,因此很难开始一段亲密关系,或很难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愉悦等积极体验。
反抗型
又被称为“矛盾型依恋”,这类个体约占 10%~15%。
这一类型的儿童每当看护者将要离开时情绪波动很大,表现出苦恼与反抗,但是当看护者回来时,其态度又很矛盾,既寻求接触但同时又产生反抗。
混乱型
这种类型的儿童表现为与看护者分离或重聚时出现混乱且不适宜的情绪、行为,如:喜怒哀乐反复无常、不规律化,难以捉摸,实质上是由于其对照顾者对待自己的情感不确定造成的犹豫和徘徊。
成人不安全依恋
焦虑(专注-着急)型
该依恋类型的成人对自我和他人的感受均为消极负面。
他们从依恋对象中寻求高度的亲密感、认同感和回应,以至于过于依赖依恋对象。
他们对自己的正面看法往往较差,经常感到焦虑,而这种焦虑感只有在与依恋人物接触时才会消失。
他们还会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并因为依恋者缺乏回应而责备自己。
轻蔑回避型
轻蔑回避型依恋的人们拥有自我赞赏和贬低他人,对他人不屑一顾的行为举止。
他们渴望高度的独立性,对独立的渴望常常表现为试图完全避免依恋关系,经常否认需要亲密关系,甚至认为亲密关系相对不重要,较少寻求亲密依恋情感。
他们往往会压抑和掩饰自己的感受,并且他们倾向于远离其依恋对象或人际关系。
恐惧逃避型
恐惧-逃避依恋类型人的表现多为对自己和他人看法或情感不定。
这类人会因情感上的亲密而感到不舒适,他们常认为自己不值得依恋,也不相信依恋的意图。
与轻蔑回避型依恋风格相似的一点是,恐惧逃避型依恋风格的人会减少亲密感,并压抑、否认自己的感受。因此,他们不会或不善于舒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发病情况
不同统计资料显示的不安全依恋个体比例差异较大,且由于缺少对于人群依恋类型的大样本分析,临床报道不安全依恋个体占总人群比例远低于真实比例。
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城市人群回避型依恋个体约占 20%,反抗型依恋个体约占 10%~15%。
致病原因
不安全依恋的形成无明确致病原因,一般认为由多种因素引起,目前多认为是个体、监护人、家庭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影响因素
个体的气质特征影响其与照料者的互动。
除气质对依恋的影响外,个体的其他特征,如体格状况等对依恋存在影响,包括早产、发育迟滞、慢性疾病、畸形等,外貌和行为上都区别于健康的人。
理论上认为他们可能由于缺少警觉能力,更易感到焦虑,安全感不足,比健康人更有可能形成不安全依恋。
监护人的影响
由监护人提供给儿童的早期看护与照料,对个体形成不同类型依恋起主导作用,更是依恋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儿童监护人一般是其父母,因此父母的心理病理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关爱和个体的依恋安全性有显著的相关,父母过度保护与个体的依恋安全性有显著负相关。
家庭环境因素
父母婚姻质量对子女依恋安全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父母婚姻质量越高,相互支持度越高,越是以积极的心态善待子女,其子女依恋安全感越高。
在童年时父母离婚或分居与子女安全依恋负向相关,与不安全依恋正向相关。
父母的分离给子女带来的不仅仅是冷漠、拒绝,重要的是子女无法找到可以始终依靠和信任的人,充满矛盾和戒备心理。
家庭情绪气氛由每位家庭成员共同创造,温暖、互助、和谐或冷漠、疏远、拒绝,都对个体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家庭相对于周围人群的自尊状况、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也会影响个体的依恋类型。
高危因素
以下因素均与不安全依恋的形成密切相关,属于本病的高危因素。
早产、发育迟滞、慢性疾病、畸形。
内向、敏感的个性。
童年虐待、不良教养方式。
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受教育程度低。
不安全依恋个体缺乏安全感与控制感,外在表现较为偏激、复杂、混乱、不合时宜,更有可能出现躯体疾病,以及社会、心理和神经生物学功能受损,并一直延伸到成年期,这导致其一生中很容易患精神障碍。
常见症状
一致行为模式
患者对依恋对象表现出持续的抑制、情绪退缩,在痛苦时不寻求安慰,对安慰没有反应。
持续的社会和情绪障碍
对他人的反应(社会和情感)极小,感受到的积极体验有限,在与依恋对象的互动中出现明显无法解释的易怒、悲伤或恐惧。
情绪、行为混乱
与依恋对象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不适宜。
或者对于依恋对象离开或回来都无所谓,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
或者当依恋对象将要离开时情绪波动很大,表现出苦恼与反抗,但是当依恋对象回来时,其态度又很矛盾,既寻求接触但同时又产生反抗。
有时依恋行为还表现为一定的情绪、行为上的反常,不规律化,难以监控和预测。
其他症状
因依恋对象的离开而出现全身疲乏,缺乏体力和精力,常有胸闷、心悸、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便秘、月经不调、阳痿、性欲减退等。
就医科室
心理科
过分关注与依恋有关的信息,或与依恋对象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表现混乱时,建议及时就医。
精神科
出现意志、情绪、思维、行为模式严重改变,影响日常生活时,也可就诊于精神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可对个人成长轨迹进行回忆,方便问诊或咨询的开展。
就医时建议与依恋对象同时在场。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与依恋对象相处情况如何?
从何时出现回避或可以关注依恋有关信息的?
是否存在躯体症状?
对于工作生活学习有何影响?
病史清单
本人是否患过精神心理障碍?
是否有过创伤性经历?
家庭结构如何?家庭关系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
影像学检查:脑部或磁共振成像(MRI)。
心理测量:陌生情境法、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法。
诊断依据
病史
病史并非诊断所必须,但可能会有精神障碍家族史,存在早产、发育迟滞、慢性疾病、畸形等健康状况,存在不当家庭教养方式、创伤性经历等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症状
可出现与依恋相关的各种不适宜的混乱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主要为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可了解机体状况。
影像学检查
主要为脑部CT及磁共振成像(MRI),用于排除脑器质性疾病。
心理学检查
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SS)
主要是用以评价8~18个月婴儿依恋关系的标准化程序。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儿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对母亲的依恋行为,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依恋研究中。
可对不安全依恋起到辅助检查的作用。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法(Attachment Q- Set,AQS)
主要是测量家庭环境中1~5岁儿童的依恋行为。
AQS 和陌生情景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它符合依恋理论的假设,即在外部环境不发生急剧变化的条件下,儿童依恋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7]。
可对不安全依恋起到辅助检查的作用。
诊断标准
不安全依恋尚无明确诊断标准,可使用心理测量辅助诊断,如症状严重达到病理程度,则可参考依恋障碍的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诊断标准之一,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中,指定了两种独立的依恋障碍,反应性依恋障碍(RAD)和去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DSED)。
反应性依恋障碍(RAD)
对成年照顾者表现出持续的抑制性情绪退缩行为模式(两者都必须满足):患者在痛苦时很少或最低限度地寻求安慰;在痛苦时对安慰很少有反应或反应程度很低。
患者存在持续的社交和
情绪障碍(至少必须满足两种):对他人的反应(社交和情感)是最小的;有限的积极反馈;无法解释的易怒、悲伤或恐惧。
患者经历了极度不充足的照顾模式(至少必须满足一个模式):社交忽视或剥夺,以持续地缺乏由成人照顾者提供的以安慰、激励和喜爱等为表现形式的基本情绪;主要照顾者的多次改变限制了形成稳定依恋的机会;在不寻常的环境中成长,严重限制了形成选择性依恋的机会。
假设护照顾不周的模式,导致了第1条的行为障碍是由于第3条所列的照顾情况所致。
前2条的这种障碍在5岁之前已很明显。
患者的发育年龄至少为9个月。
不符合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标准。
去抑制性的社会参与障碍(DSED)
儿童主动地与陌生成年人接近和互动的行为模式,至少表现为以下两种:
在与陌生成年人接近和互动中很少或缺乏含蓄。
与文化背景认可的及适龄的社交界限不一致的“自来熟”的言语或肢体行为。
即使在陌生的场所中,冒险离开之后,也会很少或缺乏向成年人照顾者知会。
很少或毫不犹豫地与一个陌生成年人心甘情愿的离开。
第1条中的行为不局限于冲动(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而是要包括社交去抑制行为。
患者经历了极度不充足的照顾模式(至少必须满足一个模式):
社交忽视或剥夺,以持续地缺乏由成人照顾者提供的以安慰、激励和喜爱等为表现形式的基本情绪。
主要照顾者的多次改变限制了形成稳定依恋的机会。
在不寻常的环境中成长,严重限制了形成选择性依恋的机会。
假设第1条的行为障碍是由于第3条所列的照顾情况所致。
患者的发育年龄至少为9个月。
鉴别诊断
部分不安全依恋个体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与下列疾病混淆,应予以鉴别。
抑郁症
相似点:情绪低落
不同点:抑郁症患者长期情绪低落(不少于2周),无特定刺激性事件导致,不安全依恋个体的心境低落往往与依恋对象的离开与返回直接相关,且持续低落时间较短,但有时二者可以并存,有研究提示不安全依恋也是抑郁病人的良好预测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
相似点:情绪高涨与低落反复或交替出现。
不同点: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改变无特定诱因,且躁狂相与抑郁相症状持续时长长于不安全依恋个体,不安全依恋个体只有当与依恋对象分离或重聚时情绪、行为才表现混乱,不适宜。
人格障碍
相似点:无法与重要他人形成稳固的情感联结。
不同点:
人格障碍患者更多地存在愤怒退缩和强迫性关爱-给予依恋模式,不安全依恋者更多呈现出对依恋关系的渴望、逃避或混乱,外在表现较为偏激、复杂、混乱、不合时宜,与人格障碍患者存在较大差异。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针对具体情况,多学科、多渠道进行改善。
治疗方法
启动动力思维
患者治疗初期往往对心理治疗极度不信任,对治疗不配合,沉默,不主动参与,也不完成心理治疗的作业。因此启动患者的动力思维,建立希望和目标,发现自己的资源和长处,让患者找到掌控自己的感觉。
情绪的稳定化
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的情绪逐渐被激活,此时进行了情绪稳定化处理,帮助患者恢复平衡,使患者感到可以控制自己,这样才能继续巩固积极信念和治疗动力,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
创伤经历的回顾与重新体验
帮助患者像放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地回忆创伤性事件,对创伤事件的意义再评价,再归因,再体验,去感受长期充斥的恐惧、焦虑情感与当前事实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创伤重新进行情绪加工,比较创伤情感与当前现实的差异,调整认知。
认知重建
帮助患者建立一套新的认知系统与外界交流,才能使患者真正成长起来。认知调整的目标:让患者学会关心和尊重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学会自我照顾。
建立与家庭的连接
让患者学会区别自己的情感,学会如何以及对谁来发泄自己的感情,明白“我能独自处理自己的问题”,能把自己同别人区别开来,能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也能为自己承担责任。
依恋障碍治疗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依恋关系中的情感连接方式,从而建立新的适应行为,创建新的关于自我、他人与人际关系的信念系统。进行父母技能训练,让患者的父母观察养育治疗中心的“父母”是怎么做的。
其他
认知行为治疗、拥抱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治疗方法均可一定程度上调整患者的依恋风格。
如患者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对症处理。
治愈情况
不安全依恋个体更有可能出现躯体疾病,以及社会、心理和神经生物学功能受损,并一直延伸到成年期,在其一生中很容易患精神障碍,及早进行科学干预可以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安全依恋个体可以自主或在外界的帮助下逐渐学习和发展安全的依恋风格。
危害性
不安全依恋个体缺乏安全感与控制感,外在表现较为偏激、复杂、混乱、不合时宜。
不安全依恋个体更有可能出现躯体疾病,以及社会、心理和神经生物学功能受损,并一直延伸到成年期,在其一生中很容易患精神障碍。
不安全依恋者多在学前期、学龄期出现退缩、敌意、攻击行为,及在成人期出现婚姻质量低、药物滥用等。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以高蛋白、高热量、高
纤维素饮食为主(如鸡蛋、鱼禽肉、新鲜蔬果等)。
肥胖者注意控制热量摄入,减脂塑型有助于提高自尊及自我满意度,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生活管理
保持规律作息、适度的体育锻炼,强度以锻炼后不感到疲惫为宜。
避免独居,多参与家庭集体活动,增加家人相处时间,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增进亲属间关系。
阅读书籍,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学习调节情绪,适当进行听音乐、做运动等活动。
心理支持
提供给不安全依恋者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建立希望和目标,发现自己的资源和长处,找到掌控自己的感觉。
对创伤事件进行再加工,感受长期充斥的恐惧、焦虑情感与当前事实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创伤重新进行情绪加工,比较创伤情感与当前现实的差异,调整认知,从而阻止对情绪记忆的持续激活。
建立新的认知系统与外界交流,认知调整的目标:学会关心和尊重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学会自我照顾。
预防
目前尚无法完全预防,但儿童在6~18个月时是形成依恋的关键期,所以作为监护人应结合儿童的这一特点,在该阶段加强对儿童依恋的培养。
每个儿童具备不同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点,但是气质及性格特点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儿童的依恋类型及程度,只要父母对儿童特性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采取适当合理的抚养方式,任何气质及性格的儿童都可以形成安全依恋。
不少父母在面对孩子哭闹等情况时往往会丧失耐性,这样会给儿童心理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并影响儿童对其的依恋程度,进而形成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所以,父母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孩子的需求,当孩子渴望关注表达需求时,父母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与耐心。
尽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经常与其身体接触、对其的要求反应敏感、方式恰当、态度亲切、情绪稳定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健康依恋类型的形成。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