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人格障碍

更多功能

表演型人格障碍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表现为行为情绪富于变化,过度夸张,极度渴望他人关注
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情景,一般会持续一生
心理治疗为主,必要的情况下选择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一般认为无法治愈,但可通过治疗获得正常生活
定义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以情绪过度,行为夸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人格障碍,既往称之为癔症性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是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需要情爱和他人关注,可能因此给人一种虚假轻浮、装腔作势的印象。
患者情绪肤浅,且这些情绪通常会得到充分展示,但是,这些情绪很容易受到当前环境的影响,会根据当前与之互动的人的情绪和影响而迅速改变,文学作品中常常称其为“变色龙”。
目前,关于人格障碍的诊断,国内外都倾向于不使用传统的人格障碍分类,而是着眼于总体严重等级和人格功能受损的特质,因此,“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诊断越来越少使用。
但为了便于描述,本文仍将使用这一名称。
发病情况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预估在0%~3%左右。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79%的成年美国人中至少患有一种人格障碍,其中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84%。
我国对人格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较少,具体到表演型人格障碍则更少。
20世纪90年代的流调结果显示,我国部分地区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0.1%。
表演型人格障碍常发病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女性比男性常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