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发生、发展的根源是来自脉络膜的新生血管。好发在20~5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几乎相等,一般为单眼发病。
1.微生物感染,但感染源不明。
2.可能与弓形虫有关。
2.视力下降明显,眼底可见黄斑区病变中心为灰白色深层浸润性病灶,略呈圆形,稍隆起,边缘模糊。
3.周围可有出血及视网膜渗液,病情持续较久者,病灶附近可能有硬性脂质沉着。
4.荧光造影早期即显影,并很快形成强荧光斑。如出血严重,可遮蔽一部分或全部新生血管。
1.症状
2.眼底检查
眼底表现开始在黄斑部或黄斑旁区出现一个1/4~1视神经乳头直径大小的圆形、黄白色或黄褐色微隆起的渗出物,边界清晰,不久为
视网膜水肿所遮盖。在病程中,病灶边缘出现视网膜下新月形或轮状出血,病灶周围出现少许轮状
色素沉着。
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1)病变初期可见从脉络膜伸向视网膜下的新生血管。
(2)恢复期,在病灶部及周围脱色素区出现强荧光区,荧光素从病灶部向视网膜下少许渗漏。
(3)
瘢痕期,动脉期初出现的荧光,随时间而增强,但不扩大,也不向视网膜渗漏。
1.应用氩激光光凝视网膜下的新生血管。
4.抗生素首选磺胺类,因为磺胺的抗菌谱较广,且可抗弓形体。还可联用其他抗生素治疗。
5.中药选用具有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作用的药物。如鱼腥草、
黄芩、
连翘、浙贝、桃仁、红花等。
6.关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最好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因其对弓形体、结核、病毒、真菌等多种微生物都有诱发作用,并且可以抑制吞噬细胞功能,对渗出物的吸收特别不利。因此,皮质类固醇激素必须慎用。若要减轻炎性反应,可先用
吲哚美辛,因为吲哚美辛具有减轻炎性反应作用,而不具备皮质类固醇激素其他副作用。
多数病例可以自行缓解,视力有所提高,但也有报道20%的患者视力在0.1以下。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