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眼假组织胞质菌病综合征是指无玻璃体炎症表现的眼底出现边界清晰的萎缩灶、视盘周围的脉络膜视网膜瘢痕、黄斑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等改变,并伴随组织胞质菌素皮肤试验阳性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是否医保
否
就诊科室
眼科
别名
眼假组织胞质菌病综合征、眼组织胞质菌病综合征、眼假组织胞质菌病、眼组织胞质菌病
临床症状
边界清楚、略为凹陷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脱色素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黑色圆点,视力下降等。
危害
可导致视力下降。
检查
血清学检查、筛选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涂片检查、
真菌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等。
诊断
根据典型的组织胞质菌斑,结合真菌检查、血清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可诊断。
治疗原则
采用激光光凝、
光动力疗法、皮质类固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方式治疗,防止并发症。
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有望保存有用视力。
饮食建议
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
病因
本病可能与组织胞质菌感染有关,致病微生物荚膜组织胞质菌是二相真菌,属子囊菌纲。
流行病学
本病是美国俄亥俄州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方病。
传播途径
本病可由呼吸道、皮肤、黏膜及胃肠镜传入,流行区患者及感染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均可带菌。
典型症状
难以见到早期的播散性脉络膜炎病灶,多见炎症病变后所遗留的
瘢痕,称之为组织胞质菌斑。典型的组织胞质菌斑表现为边界清楚、略为凹陷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脱色素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犹如凿孔器在活页纸上打出的圆孔。有些萎缩斑中还可见
色素沉着或色素环绕。可表现为一黑色圆点,外有一脱色素的晕环。组织胞质菌斑的大小多在1/4~3/4个视盘直径,数量不等,多为4~8个,双眼常随机分布在后极部到赤道部的眼底。
其他症状
视网膜下多表现为灰绿色、毛玻璃样的外观。
诊断依据
1.可见典型组织胞质菌斑,视力下降。2.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32有意义,筛选试验可以早期发现病人。3.血、痰等刮取物的涂片检查油镜下可见2~4mm大小的卵圆形孢子,多存在于大
单核细胞内。4.
真菌培养:标本接种于沙氏
琼脂室温培养为真菌相,菌落生长缓慢,呈白色棉花样,镜检有菌丝和特殊形态的齿轮状孢子,具有传染性。5.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急性播散性患者的肺、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有大量组织细胞浸润。细胞内外有大量的孢子。6.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早期可见新生血管的形态。根据其色素的改变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车轮状的强荧光斑或遮蔽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在后极部可出现多发性的强荧光斑。
治疗方针
采用激光光凝、
光动力疗法、皮质类固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方式治疗,防止并发症。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有报道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中心凹下黄斑区的
脉络膜新生血管后视力提高,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手术治疗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取出Ⅱ型黄斑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也是目前临床采用的一种方法。
其他治疗
中心凹以外和视盘旁的黄斑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可采用激光光凝,中心凹下的黄斑区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试用光动力疗法治疗。
预后情况
经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有望保存有用视力。
日常护理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个人卫生用品要分开,毛巾放通风处。2.外出时戴有色眼镜,避免紫外线照射,避免强光刺激眼睛。3.遵医嘱定期复查,发现视力异常及时就诊。
饮食调理
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