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

更多功能

斜视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表现为双眼运动不协调、视物重影等
可能与神经支配、屈光调节、眼部解剖等有关
常用配戴矫正眼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可能会复发
斜视是什么?
定义
斜视是由于控制眼球的眼部各个肌力力量不均衡,而造成双侧眼球运动不协调的一种眼科疾病。
分型
按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斜视分为以下类型:
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婴儿型内斜视基本型)。
眼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高AC/A型调节内斜视
混合型调节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视。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知觉性内斜视。
外斜视
垂直斜视
下斜肌麻痹。
双上转肌功能不足。
A-V型斜视
为水平斜视的一种亚型。
可能是眼内、外直肌功能异常,上、下直肌功能异常,斜肌功能异常,内、外直肌的止端附着处异常等原因导致的。
表现为眼球内陷、下颌上抬、双眼固视野小及常出现恐怖状等。
特殊类型斜视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
先天性脑神经发育异常综合征。
上斜肌肌鞘综合征。
甲状腺相关眼病。
眼眶壁爆裂性骨折所致限制性斜视。
发病情况
全球儿童斜视的发病率约为4%,我国发病率与全球数据近似。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斜视?
可以根据儿童的临床表现以及眼外观检查、遮盖试验等方式判断儿童是否患有斜视。
斜视患儿会出现双眼动作不协调、视物时歪头、畏光、眯眼且视物重影等症状。通过眼外观检查,可发现患儿眼位偏斜,如眼睛向内偏斜或向外偏斜。如果有这些表现,需尽快带孩子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指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一种眼位偏斜,即患者有时候是正常眼位,有时候会出现眼睛向外偏斜。
间歇性外斜视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患儿仅在看远时发生外斜,随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的发生次数增加,患儿看近时亦可发生外斜。间歇性外斜常于患儿疲倦、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患儿可出现畏光、眯眼视物、视物重影等不适。
什么情况下斜视需要进行手术?
眼位偏斜角度较大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斜视患者可及时行手术治疗。
斜视度数较高的患者不适症状明显,还可影响低年龄儿童的视觉发育,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及时行手术治疗。越早进行手术,预后越好。小度数斜视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佳,也可行手术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