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双眼运动不协调、视物重影等
可能与神经支配、屈光调节、眼部解剖等有关
常用配戴矫正眼镜、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经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但可能会复发
斜视是什么?
定义
斜视是由于控制眼球的眼部各个肌力力量不均衡,而造成双侧眼球运动不协调的一种眼科疾病。
分型
按目前我国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斜视分为以下类型:
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婴儿型内斜视基本型)。
眼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混合型调节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视。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知觉性内斜视。
外斜视
垂直斜视
下斜肌麻痹。
双上转肌功能不足。
A-V型斜视
为水平斜视的一种亚型。
可能是眼内、外直肌功能异常,上、下直肌功能异常,斜肌功能异常,内、外直肌的止端附着处异常等原因导致的。
表现为
眼球内陷、下颌上抬、双眼固视野小及常出现恐怖状等。
特殊类型斜视
分离性垂直性偏斜(DVD)。
先天性脑神经发育异常综合征。
上斜肌肌鞘综合征。
甲状腺相关眼病。
眼眶壁爆裂性骨折所致限制性斜视。
发病情况
全球儿童斜视的发病率约为4%,我国发病率与全球数据近似。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斜视?
可以根据儿童的临床表现以及眼外观检查、遮盖试验等方式判断儿童是否患有斜视。
斜视患儿会出现双眼动作不协调、视物时歪头、畏光、眯眼且视物重影等症状。通过眼外观检查,可发现患儿眼位偏斜,如眼睛向内偏斜或向外偏斜。如果有这些表现,需尽快带孩子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什么是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指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一种眼位偏斜,即患者有时候是正常眼位,有时候会出现眼睛向外偏斜。
间歇性外斜视常发生于儿童的早期,最初患儿仅在看远时发生外斜,随病情进展,间歇性外斜的发生次数增加,患儿看近时亦可发生外斜。间歇性外斜常于患儿疲倦、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时出现,患儿可出现畏光、眯眼视物、视物重影等不适。
什么情况下斜视需要进行手术?
眼位偏斜角度较大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斜视患者可及时行手术治疗。
斜视度数较高的患者不适症状明显,还可影响低年龄儿童的视觉发育,一般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及时行手术治疗。越早进行手术,预后越好。小度数斜视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佳,也可行手术治疗。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支配、屈光调节、眼部解剖等异常有关。
致病原因
解剖构造异常:眼部肌肉及相关韧带等解剖结构异常,可影响眼外肌肉运动,进而打乱眼球受力平衡,引发斜视。
神经支配异常: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外展神经等神经可支配上下内外直肌,及上下斜肌的运动,进而可影响眼球的运动。因此,眼球神经支配异常也可引起斜视。
遗传因素:斜视可出现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因此,遗传可能也是斜视的重要病因之一。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调节学说、解剖学说及融合功能异常等有关。
调节学说:正常人体在视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带动晶状体发生调节的同时,存在辐辏反射,是指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辐辏及瞳孔缩小。近视的人群辐辏加强,可能是导致内斜视的机制,而远视的人群辐辏减弱,可能是导致外斜视的机制。
解剖学说:眼部解剖学结构异常可导致眼球受力不平衡,而出现眼位异常,久而久之发展成斜视。
融合功能异常:融合功能是指中枢将双眼视网膜上的像合二为一的能力,融合功能是高级中枢功能,人在刚出生时,此项能力并不完善,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因此新生儿斜视可能与融合功能机制异常有关。
典型症状
复视
复视的常见症状是两只眼看一个物体,但感觉为两个物像。具体症状如下:
交叉复视:当内转肌群麻痹时,左眼所见到物像在右侧,右眼所见到的物像在左侧。
同侧复视:当外转肌群麻痹时,左眼所看到的物像在左侧,右眼所见的物像在右侧。
共同性复视:两个物像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都不发生改变,常常为不自觉的表现。
非共同性复视:向各个方向注视时,两个物像间距离发生变化,常见于非
共同性斜视。
水平复视:发生在水平方向,指两眼物像在同一水平方向分离,无高低之分,仅有左右之分,常见于内、外直肌的异常。
垂直复视:两眼物像呈垂直分离,一个物像高于另一个物像,垂直同侧复视常见于上下斜肌麻痹,垂直交叉复视常见于直肌麻痹。
旋转复视:由于假像或虚像上下两端倾斜,以上端倾斜为主,向鼻侧倾斜为内旋,向颞侧倾斜为外旋。
双眼不协调
双眼不协调可能会呈现不同的形式:
下斜视:一只眼向前看而另一只眼向下看。
垂直斜视:一只眼向前看而另一只眼向上看。
双眼不能协调有时是间歇性的,有时是持续性的。在明亮的阳光下眯起眼睛或是倾斜头部以使双眼的视线对齐都是很常见的。此外,还经常会产生错误的深度知觉。
其他症状
斜视还可伴有畏光,容易出现视疲劳、代偿性头位及视力下降等伴随症状。
畏光:可理解为怕光,在光源下可表现为闭眼或眯眼等症状。
视疲劳:容易出现眼部疲劳症状,即眼睛酸胀、视物模糊,看书复视,头痛头晕、不适,有疲倦感等。
代偿头位:即通过改变头位姿势与位置,减轻复视。
眼球受限:眼球转动受到限制,眼球不能像既往那样随意向某个方向旋转。
并发症
一般多见于单眼,可表现为斜视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就医科室
眼科
如出现双眼动作不协调、视物重影、眼球转动受限、畏光、视力下降等,建议尽快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诊前避免戴隐形眼镜。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看东西是否出现重影?持续多长时间了?
眼球转动自如吗?
病史清单
近期头部及眼部是否受过外伤?
近期是否患过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颅内肿瘤等?
亲属中是否有人患斜视?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视力检查
屈光检查
眼压测定
眼底检查
诊断依据
相关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眼外观检查、视力检查、遮盖试验、眼球运动检查、倾斜角检查等对斜视的诊断至关重要。
病史
有斜视家族史。
母亲生产时使用产钳等辅助器械、难产及剖宫产等病史。
近期曾有感染性疾病病史。
近期脑部及眼部曾有外伤史。
临床表现
出现双眼动作不协调,视物歪头、遇强光眯眼且视物重影等症状。
眼外观检查
通过眼外观检查,可发现眼位偏斜、睑裂不等大、颜面不对称、出现代偿性头位等,可帮助医生对斜视做出诊断。
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
斜视一般会伴有屈光异常,导致视力下降。
远视力、近视力及矫正视力检查对于诊断斜视也很重要。
高度近视、散光者及青少年患者,必须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
遮盖试验
遮盖试验可简单准确地对斜视进行定性检查。
检查眼球的运动
通过观察眼球的主要运动方向,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每条眼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斜视角检查
各个位置斜视角的定量测量结果,可帮助医生判断
麻痹性斜视具体受损的肌肉,有助于诊断和未来治疗方案的制定。
临床上常用的定量测量斜视角的方法有:角膜映光法、同视机检查法、三棱镜配合遮盖法等。
其他检查
斜视计测量斜视角法、马氏杆加三棱镜检查法、视野计测量法等可以辅助医生诊断斜视。
鉴别诊断
假性斜视
相似点:都可出现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等症状。
不同点:假性内斜视并非斜视,只是外观上的错觉,可见于
内眦赘皮、瞳孔距离过小及间歇性内斜视等情况。通过捏起鼻根部皮肤,观察斜视是否消失即可做出鉴别,如果是真性斜视则不会消失。另外,角膜映光法也可进行鉴别。
治疗目的
改善双眼动作不协调、视物重影等症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治疗斜视的药物包括散瞳剂、缩瞳剂和A型肉毒素等。
用阿托品散瞳可以矫正或部分矫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
缩瞳剂可以形成药物性近视,对于中枢神经的调节有着减弱的作用,可以矫正调节性内斜视。
A型肉毒素可抑制神经肌肉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少肌肉的收缩,进而使肌肉萎缩。由于斜视是由两条肌肉牵拉眼球不平衡所引起,因此可以通过A型肉毒素麻痹张力强的一侧肌肉,恢复眼球受力平衡,最终消除斜视。
具体使用何种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方案。
手术治疗
年龄越小,斜视角越大手术效果则越好。
手术原理为通过切断、缝合等方法缩短或者延长眼外肌的长度,从而移动着力平衡点,进而改变眼外肌对眼球的牵拉力量,使眼球恢复受力平衡,最终消除斜视。
手术的目的不仅是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使双眼视功能尽量恢复正常。
其他治疗
光学治疗:通过散瞳验光配镜矫正斜视(戴框架眼镜)。
棱镜矫正:对于小度数斜视、术后残余斜视等,使用棱镜进行斜视矫正。
治愈情况
斜视能否治愈与斜视的类型,以及是否及时发现并治疗有关,多数可以通过手术治愈。
危害性
影响外观:患斜视后,双眼不能同时视物,导致外观上出现异常,对患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影响立体视:斜视不能精确判断物体距离,在从事一些工作,尤其一些精细的工作时,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胜任。
出现并发症:斜视还可能会并发弱视,而且有的斜视会导致歪头等,出现全身
骨骼发育异常,这些情况还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等。
日常管理
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眼睛的保护,注意用眼卫生及避免过度用眼等。
注意用眼卫生,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等。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1小时建议适当休息,可以远眺。
一部分术后的人群需进行眼肌的训练,如辐辏训练等。但任何眼肌训练都应在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
随诊复查
随诊复查的重要性:定期随诊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随诊的时间:遵医嘱定期复诊;日常如果出现视物重影时,建议及时就诊。
复诊时需要做的检查:斜视患者复诊时可能需要进行视力检查等。
预防
先天性因素无法预防,家长需要定期关注孩子的眼睛发育及变化。
做好眼部护理,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治疗。
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儿童,即使外观上未发觉到斜视,也应在2周岁时去眼科就诊,检查有无远视或散光。
儿童每半年至1年应进行视力与屈光检查,及时矫正
屈光不正。
注意安全,预防头部及眼部的外伤。
注意营养均衡及积极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留意身体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预后的效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