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坏死性龈口炎是由梭状杆菌和奋森螺旋体混合感染引起的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未及时治疗重症病例可导致患儿死亡。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防止病损蔓延和促进组织恢复。
主要致病菌为梭形杆菌和奋森螺旋体,这些细菌是口腔固有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当机体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或口腔不卫生时,则细菌大量繁殖而致病,引起急性坏死性溃疡性口腔病变。
本病为急性感染性炎症,多见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下前牙唇侧多见。牙龈边缘呈“虫蚀状”,牙龈乳头消失变平如“刀削状”。在坏死组织表面可有灰白色的假膜形成,容易擦去,擦去后可见出血的创面。唇、颊、舌、腭、咽、口底等处黏膜均可受累,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灰黄或灰黑色假膜,周围黏膜有明显的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疼痛明显,常伴有流涎、发热、头痛、淋巴结肿等症状。急性期未及时治疗,坏死就会向邻近的口腔黏膜及深层组织蔓延,在全身抵抗力急剧下降,同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时,还可造成面颊的洞穿性缺损,称为走马疳或面颊
坏疽。大量的毒性产物可导致患儿的死亡。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还可转变为慢性。牙龈乳头破坏严重,牙龈失去正常外形,龈缘呈反波浪形。严重者可造成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发病急骤,症状显著,有发热、全身不适及
颌下淋巴结肿大。溃疡好发于牙龈和颊黏膜,形态不定,大小多在1厘米左右,表浅,披以污秽、灰白色苔膜,擦去此苔膜时,出现溢血的溃疡面,但不久又再覆以同样的苔膜,周围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触痛明显,并有特别强烈的坏死组织臭味。
1.外周血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多。
2.涂片检查
可见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
3.组织病理检查
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上皮破坏,有大量
纤维素性渗出,坏死上皮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及多种细菌和纤维蛋白形成假膜。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基层水肿变性,结缔组织毛细血管扩张。必要时做胸片,B超等检查,注意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
此病确诊的依据为特殊性口臭,苔膜与小溃疡,涂片中找到大量梭形杆菌与奋森螺旋体。
1.起病急,病程短,自发性出血,疼痛。
2.牙龈边缘及龈乳头顶端出现坏死,受累黏膜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坏死性深溃疡,上覆灰黄或灰黑色假膜。
3.具有典型的腐败性口臭,唾液增多并黏稠。
4.坏死区涂片可见到大量梭状杆菌和螺旋体,有助于确诊。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感染、消除炎症,防止病损蔓延和促进组织恢复。由于本病具有传染性,应做好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