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

更多功能

沙眼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急性期有畏光、流泪、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
常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有较强的传染性,但我国目前已无大规模流行
沙眼是什么?
定义
沙眼是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会累及结膜和角膜。
沙眼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和分泌物污染物间接传播。
感染沙眼衣原体后一般不会马上出现症状,可有5~12日的潜伏期。
常双眼发病。
分型
我国现行分期法
我国在1979年制定了适合本国沙眼流行病学的分期方法,具体分法如下:
Ⅰ期(活动期):滤泡与乳头睑结膜同时存在,结膜模糊不清,存在角膜血管瘢痕
Ⅱ期(退行期):睑结膜开始出现瘢痕,只有少数处于活动期。
Ⅲ期(瘢痕期):睑结膜出现大面积瘢痕,不再出现活动病变,此期沙眼无传染性。
Mac-Callan分期法
此法为国际上目前常用的沙眼分期法,具体分法如下:
Ⅰ期:早期。特征为睑结膜出现未成熟滤泡,上皮下角膜轻微混浊。
Ⅱ期:活动期,又可细分为Ⅱa期和Ⅱb期。
Ⅱa期:滤泡增生,角膜混浊
Ⅱb期:乳头增生,滤泡模糊,此期睑下瘢痕并不明显。
Ⅲ期:眼睑下开始形成瘢痕。
Ⅳ期:睑结膜出现大面积瘢痕,此期沙眼无传染性。
世界卫生组织分期法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简洁分期法,用于评价沙眼的严重程度。
结膜滤泡:睑结膜出现至少5个以上的滤泡。
弥漫性结膜感染:表现为血管较模糊。
睑结膜瘢痕:睑结膜出现大面积瘢痕。
倒睫:眼睑内翻或倒睫。
角膜浑浊:角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浑浊。
发病情况
我国暂时没有全部人群沙眼发病率的统计数据。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3亿~6亿人患有沙眼。
随着卫生常识的普及和环境的改善,我国目前已无大规模流行。
任何年龄皆可罹患沙眼,但以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为主。
男女患沙眼概率无显著差异。
沙眼能自愈吗?
沙眼一般不能自愈。
沙眼是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角膜结膜病,一般不能自愈,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病情可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沙眼患者的眼睑内可出现结膜滤泡、角膜血管翳等病变,进而出现眼睛发痒、异物感等不适,还可引起瘢痕性睑内翻睑球粘连、倒睫等并发症。
沙眼会传染吗?
沙眼具体较强的传染性。
沙眼是由于受到沙眼衣原体感染所引起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接触传染。沙眼衣原体常存在病人的分泌物中,如果正常人接触了沙眼患者眼部以及鼻部的一些分泌物,可感染沙眼。因此沙眼患者需注意个人隔离,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洗漱用品。
沙眼的危害有哪些?
沙眼可引起瘢痕性睑内翻、睑球粘连等并发症,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失明。
沙眼可以引起角膜血管翳、睑结膜滤泡等病变,患者还可出现眼睑瘢痕化,进而引起眼睑变形,出现瘢痕性睑内翻、倒睫,刺激角膜组织,损害患者视力和外观。病情严重者角膜可穿孔,甚至出现失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