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更多功能

内斜视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视轴不平行,一只或两只眼向内偏斜
主要表现为眼睛向内偏斜
可能与遗传、发育、母体不良孕产史等有关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
定义
内斜视是根据偏斜方向划分的一种斜视类型,指一只或两只眼向内偏斜。
斜视是眼科常见的一种双眼视觉和眼球运动相关的疾病,是双眼视轴不平行的现象。
根据偏斜方向,可分为水平斜视、垂直斜视、旋转斜视和混合型斜视,其中水平斜视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
分型
临床上一般将内斜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先天性内斜视
又称婴儿型内斜视基本型。
一般于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斜视度数较大,可不伴有明显的屈光异常,合并或不合并弱视。
有时合并眼球震颤、斜肌功能异常或垂直分离性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一般2~3岁发病,伴中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调节性集合/调节(AC/A)的比值正常。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多于1~3岁发病,伴中度远视性屈光不正,AC/A值正常。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又称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多集中在1~4岁,常伴轻度远视性屈光不正,10岁后有自愈趋势。
非调节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视:一般在6个月以后出现,无明显调节因素,无明显远视性屈光不正。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通常在5岁以后出现,常急性发病,患者可主诉复视,眼球无明显受限。
周期性内斜视:通常3~4岁发病,周期性出现,一般周期为48小时。
知觉性内斜视:儿童期眼外伤、白内障、角膜白斑等眼病造成单眼视力明显下降或丧失后可出现这类斜视。
非共同性内斜视
展神经麻痹:颅内疾病、外伤或外周病毒感染可导致展神经麻痹,引起内斜视,可有代偿性头位。
其他类型:如内直肌运动受限、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眼球后退综合征、Mobius综合征。
发病情况
不同人群的斜视患病率约为0.8%~6.8%。
不同地区内外斜视的患病率不同。在美国内斜视和外斜视患病率相似,而在中国外斜视发病率高于内斜视。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