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眼病
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红、瘙痒、烧灼感、分泌物增多
常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
以局部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联合全身治疗
定义
临床特点是明显结膜充血,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有自发痊愈趋势。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分类
根据致病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结膜炎
多伴有
睑缘炎,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晨起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糊住眼睛。一般较少引起角膜发生病变。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
结膜炎少见。
肺炎双球菌性结膜炎
有自限性,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潜伏期大约2天,结膜充血、黏液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在2~3天后达到顶点。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症状,但很少引起肺炎。
流感嗜血杆菌性结膜炎
是儿童细菌性结膜炎的最常见类型。潜伏期约24小时,临床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球
结膜下出血,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症状3~4天达到高峰。
其他
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膜性或假
膜性结膜炎。最初眼睑红、肿、热、痛,可伴有
耳前淋巴结肿大。
角膜溃疡少见。一旦累及角膜,可导致其穿孔。传染性强。
发病情况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季和秋季多发。可散发感染,也可流行于托幼机构、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
在发达国家,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占全科诊所就诊人数的1%~4%。
一项针对深圳西丽地区急性细菌结膜炎患者的调查资料显示,20~3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性别差异不明显。职业分布中,农民工发病率最高,学生发病率最低。
致病原因
致病细菌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链球菌感染引起,病原体可随季节变化。还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但是20世纪初开始用白喉杆菌类毒素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一般通过接触传播。多以手帕、毛巾、手、水等为媒介。在不注意卫生的集体单位、家庭之间最易蔓延。
飞沫传播
在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期间,鼻腔分泌物中也可能含有
结膜炎致病菌,借助咳嗽、喷嚏传播。
发病机制
正常情况下,存留在
结膜囊肿的微生物可通过瞬目、泪液排泄等机械作用排出。另外,正常结膜囊内可存在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大多是非致病的。
当致病细菌毒力较强,或者眼表防御能力下降时,这些致病细菌就有可能侵入结膜,引发感染。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急性
细菌性结膜炎的高危人群:
在集体中生活。
患有干眼。
长期佩戴隐形眼镜。
不注意用眼卫生。
主要症状
眼睛红肿
发病初期和轻型者,眼睑轻度充血、发红。球结膜轻度周边充血。
较重者眼睑水肿、充血明显,眼睑和穹隆结膜一片赤红。
分泌物增多
由早至晚逐渐加重,晚间尤甚。
晨起有黏脓性分泌物糊住眼睛而睁不开眼。
未累及角膜时一般对视力无影响。如将分泌物除去,视力立即恢复。
眼异物感
感觉有异物进入眼睛,可因此频繁眨眼。
其他症状
眼痒。可能因眼痒经常揉眼睛。
眼部灼热感、眼痛。
眼睑沉重、畏光、流泪。
并发症
角膜炎
可表现为视物模糊、疼痛、畏光和流泪等刺激症状及明显的视力减退。
角膜溃疡
由于细菌的感染,导致眼部充血水肿,可刺激角膜,发生
角膜溃疡。
常出现眼部明显的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眼痛、角膜上出现灰白色小点或片状浸润;严重时上述症状更加明显,有剧烈眼痛、视力减退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可能继发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泡性结膜炎
多见于女性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机体对内源性微生物蛋白及毒素引起的迟发性
变态反应。
患者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及睑痉挛。结膜或结膜角膜缘上,有单个或多个稍隆起的粟粒状的灰黄色小泡,其周围的球结膜有局限性放射状充血。
就医科室
眼科
眼部出现充血、烧灼感、异物感、疼痛、分泌物增多等,建议及时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不要戴隐形眼镜。
如果有眼部外伤,注意保护好损伤部位。
避免自行用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什么时候出现眼部不适的?
是否有眼部充血、疼痛、烧灼感?
是否有眼部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是水样、黏液样还是脓性的?
是否感觉到视力减退?
什么情况下症状会改善?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
病史清单
周围是否有相似症状的人?
是否曾用脏水洗手或洗脸?
是否近期在消毒不严格的泳池或池塘、河流、湖泊中游泳过?
是否曾经做过眼部手术?
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
是否有眼外伤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视力检查
眼压检查
裂隙灯检查
结膜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全身抗感染药物:青霉素、头孢曲松钠、诺氟沙星
诊断依据
病史
曾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物品,或者接触过脏水。
有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史。
临床表现
眼部充血、水肿。
眼部有疼痛、瘙痒、烧灼感、异物感、畏光等不适。
眼部分泌物增多,分泌物为脓性、黏液性或白色泡沫样。
裂隙灯检查
可以观察球结膜和睑结膜是否存在乳头、滤泡、水肿、结节、溃疡等病变。
检查时需将下颌(下巴)放入下颌托,头顶住上额托,根据医生指示转动眼球。
检查结束后不可用力揉眼。
实验室检查
结膜刮片和分泌物涂片
本方法可明确是否有感染,以及病原体的种类。
通过Gram和Giemsa染色,可在显微镜下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适用于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者、
结膜炎严重的儿童和婴儿及治疗无效者。
有助于明确具体的致病细菌,并能指导治疗。
血培养
有全身症状者还需进行
血培养,以明确有无脓毒血症及所感染的病原体。
鉴别诊断
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致敏物质后迅速出现
眼部瘙痒、眼睑水肿和肿胀、结膜充血和水肿。也可有异物感、流泪、黏液性分泌物等。
根据有较明显过敏原接触史,脱离接触后症状迅速消退,结膜囊分泌物涂片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以确诊。
病毒性结膜炎
腺病毒性流行性结膜炎起病急、症状。主要症状有眼红、疼痛、畏光,伴有水样分泌物。常一眼先发病,数天后对侧眼也受累。
通过结膜刮片、病毒培养等方法可确诊。
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
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不与他人共用手帕、纸巾、毛巾、化妆品、床单或餐具等。
保持眼部开放,严禁包扎患眼,以免因分泌物难以流出而加重病情。
可用冷敷减轻眼部不适。
白天外出时可戴太阳镜,减少光线刺激。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的应用须严格遵医嘱,不得擅自使用。
在等待实验室结果的同时,局部使用广谱抗生素,确定致病菌属后给予敏感抗生素。
局部药物治疗
冲洗结膜囊
主要用于除去患眼的分泌物。
适用于眼部分泌物较多的患者。
常使用无刺激性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冲洗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冲洗液流入健眼,造成交叉感染。
使用滴眼液或眼膏
在冲洗结膜囊后,使用滴眼液或眼膏。刚开始需要频繁用药,随后遵医嘱酌情降低使用频率或减量。
其他药物:0.3%
阿奇霉素、0.5%红霉素、0.25%硫酸锌滴眼液。
全身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为青霉素、头孢曲松钠、
头孢噻肟钠,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大观霉素或
氯霉素替代。
治愈情况
急性
细菌性结膜炎如果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痊愈后不会遗留并发症和后遗症,很少发生视力损害。
危害性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
角膜炎、
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损害视力,严重者失明。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传染性强,如果没有做好隔离,可能传染给他人,甚至造成流行性传播。
由于眼部不适,会给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和影响。
日常管理
居家隔离
暂停集体生活或学习,居家隔离,直至眼部不再有异常分泌物。
不与同住者共用手帕、纸巾、毛巾、化妆品、床单或餐具等。
患者用过的盥洗用具须单独管理、消毒。
注意用眼卫生
暂停佩戴隐形眼镜和化眼妆。
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避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或看书。
生活管理
外出戴遮阳帽和太阳镜。
作息规律,注意休息。
饮食清淡,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眼部红肿、畏光等症状是否缓解。
观察分泌物是否增多、分泌物性状是否有变化。
预防
急性
细菌性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勤洗手,不用手或衣袖擦眼。避免用脏水洗脸、洗手。
不和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手帕等个人用品。
发现校内、家内有患者后,应立即对其接触过的生活用品进行消毒,并予以隔离。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流行期间,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不去游泳池和公共浴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