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黄斑全层裂孔形成后,液化的玻璃体经此孔到达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而造成的。
裂孔直径一般小于0.5PD,最小的如针尖,使用OCT检查或在眼底镜下证实其存在。裂孔按性质分为萎缩孔和撕裂孔。萎缩孔常发生在高度近视伴有后
巩膜葡萄肿或在黄斑囊样变性基础上,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常无孔盖膜。撕裂孔为外伤或
玻璃体后脱离牵拉的结果,裂孔形状不规则,早期可呈裂隙状、新月形或马蹄形。
黄斑裂孔所致的视网膜脱离,早期局限于后极部,随着病程的延长,脱离向下方和颞侧发展,以至全脱离。脱离的范围与病程长短、裂孔大小、
玻璃体液化的程度及是否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牵拉等多种因素有关。
3.玻璃体改变
非外伤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大部分并发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后脱离。有时可见裂孔盖片附着其上。不完全的后脱离常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牵拉。
若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程度不高,OCT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裂孔及玻璃体的情况,包括
玻璃体液化腔隙、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之间的残余粘连、黄斑区神经上皮层缺失、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之间出现低反射区、视网膜内表面强反射光带等。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一旦确诊,应尽早玻璃体切除类手术治疗。研究表明,裂孔形成后,实施手术治疗的早晚对术后视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