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实验诊断是通过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明确有无寄生虫感染的诊断过程。即用病原学诊断方法、免疫学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确诊人体是否感染寄生虫。
检测寄生虫的标本来源于已被感染者或可能感染者的粪、尿、痰、阴道分泌物、外周血液、骨髓、脑脊液和某些寄生部位组织等。
1.病原学诊断方法
对于寄生虫感染的诊断,病原学诊断方法是首选,也是确诊的依据。在送检的标本中,采用适合的检查方法找到寄生虫任何的寄生阶段都可确诊。每一种寄生虫感染有其适合的诊断方法,选择方法遵循的原则是简单、经济、快速和检出率高。
2.免疫学诊断方法
在病原学诊断方法无法实现的前提下,用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待检者血清中某种寄生虫抗体或抗原。免疫学诊断方法是辅助诊断寄生虫感染的方法,可用已知的寄生虫抗体检测待检者血清中的可溶性抗原,也可用已知的寄生虫的抗原检测待检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3.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寄生虫感染,从理论上讲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目前,已使用PCR方法诊断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贾第虫等寄生虫感染。由于各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方法和应用的试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上的差异,在检测的结果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也影响对寄生虫感染诊断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方法快速有效的诊断有无寄生虫感染及寄生虫的种类,便于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寄生虫感染的防治提供帮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