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介绍
本品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药,临床常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有效的非感染性、炎症性及瘙痒性皮肤病。
制剂规格
二丙酸倍他米松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它们的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二丙酸倍他米松软膏:0.05% 10克∶5毫克。
克霉唑倍他米松乳膏:5克∶克霉唑50毫克与二丙酸倍他米松3.215毫克(以倍他米松计2.5毫克)。
克霉唑
倍他米松洗剂:1克:克霉唑10毫克与二丙酸倍他米松0.643毫克(以倍他米松计0.5毫克)。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1克:卡泊三醇50微克与二丙酸倍他米松(以倍他米松计0.5毫克)。
倍他米松片:0.5毫克。
如何用药
二丙酸倍他米松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在家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外用:一日1~2次,涂于患处,并轻揉片刻。
口服:起始剂量每日1~4毫克,分次给予。维持量为每日0.5~1毫克。
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日2~20毫克,分次给药。
用药须知
禁止用药
对本品及其他甾体激素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
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禁用。
骨质疏松症患者禁用。
谨慎用药
骨折、创伤修复期的患者慎用。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的患者慎用。
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使用。
面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细嫩部位慎用。
儿童的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定,应谨慎使用。
老年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应慎用。
二丙酸倍他米松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二丙酸倍他米松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二丙酸倍他米松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不良反应
二丙酸倍他米松的不良反应包括
长期外用局部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多毛、
皮肤萎缩、创伤愈合障碍,并使皮肤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如毛囊炎及
真菌感染,封包治疗时更多见。
长期外用于面部可出现座疮样疹、酒渣样皮炎、颜面红斑、
口周皮炎等。
长期外用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股内侧可出现
萎缩纹,尤其在青少年容易发生。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用药注意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应定期检查血糖、
尿糖或糖耐量试验,尤其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倾向者。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小儿应定期检测生长和发育情况,眼科检查,注意白内障、
青光眼或眼部感染的发生。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二丙酸倍他米松常见有烧灼感、刺痛、皮炎等,若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二丙酸倍他米松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一旦发生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严重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二丙酸倍他米松应该如何保存?
二丙酸倍他米松应该放在密闭、凉暗处(不超过20℃)保存。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药物要放于小孩接触不到的位置。
药物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二丙酸倍他米松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二丙酸倍他米松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加强其致溃疡作用。
与
两性霉素B或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可加重
低钾血症,长期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易发生低血钙和骨质疏松。
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
与蛋白质同化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使痤疮加重。
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使其引起的精神症状加重。
与降糖药如
胰岛素合用时,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
甲状腺激素可使其代谢清除率增加,所以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与其合用,应适当调整后者的剂量。
与避孕药或雌激素制剂合用,可加强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与强心苷合用,可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失常的发生。
与生长激素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促生长作用。
与水杨酸盐合用,可减少血浆水杨酸盐的浓度。
可促进美西律在体内代谢,降低血药浓度。
可增加
异烟肼在肝脏代谢和排泄,降低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和疗效。
与免疫抑制剂合用,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并可能诱发
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可致严重低血钾,并由于水钠潴留而减弱利尿药的排钠利尿效应。
合理用药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二丙酸倍他米松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二丙酸倍他米松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以免形成耐药、病情反复或者再次加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