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

更多功能

雄激素性脱发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雄激素性脱发是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的进行性秃发,一般不留瘢痕
主要表现为毛囊微小化和毛发进行性减少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对毛囊的作用有关
以口服加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进行毛发移植等
定义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进行性非瘢痕性秃发,简称“雄秃”。
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
主要表现为毛囊微小化和毛发进行性减少。
本病患者的毛囊先天对雄激素(活性状态为二氢睾酮,DHT)敏感。
分型
根据发病人群分型
可分为男性型脱发和女性型脱发两种类型。
BASP分型
《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中,根据发际线形态、头顶或额部头发密度,将雄激素性脱发分为四种基本型和两种特异型。
基本型
根据发际线的形态,可分为L型、M型、C型和U型。
类型特点分级
L型前额发际线无后移
M型两鬓角区发际线后退较前中央发际线明显,左右对称,俯看时类似“M”M0:前额发际线保留,无脱发\nM1:两侧发际线后退未超过原处至头顶前1/3\nM2:两侧发际线后退未超过原处与头顶连线的中1/3\nM3:两侧发际线后退达到原处与头顶连线的后1/3
C型前额中部发际线后退较双侧显著,类似“C”C0:前额发际线保留,无脱发\nC1:前额发际线中部后退至原处与头顶连线的前1/3范围\nC2:前额发际线中部后退至原处与头顶连线的中1/3范围\nC3:前额发际线中部后退至原处与头顶连线的后1/3范围内
U型前额发际线退至头顶后,马蹄形,类似“U”,是最严重的类型U1:发际线后退至头顶与枕外隆凸连线的前1/3范围内\nU2:发际线后退至头顶与枕外隆凸连线的中1/3范围内\nU3:发际线后退至头顶与枕外隆凸连线的后1/3范围内
特异型
根据特定区域头发的密度,分为V型和F型。
类型特点分级
V型头顶部头发明显稀疏,且超过前额区,与F型主要区别在于脱发区主要在头顶部。V1:轻度,头顶部头发密度可见降低\nV2:中度,头顶部头发密度显著降低\nV3:重度,头顶部头发非常稀少或缺失
F型头发密度弥漫性降低,前额区尤为显著,常见于女性型脱发。F1:轻度,前额区头发密度可见降低\nF2:中度,前额区头发密度显著降低\nF3:重度,前额区头发非常稀少或缺失
发病情况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
男性及女性均可患病,多见于男性。
我国男性患病率约为21.3%,女性患病率约为6%。
男性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
白种人发生率较高,黄种人和黑人发生率较低。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