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糖核酸病毒性皮肤病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引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常见疾病为手足口病和
口蹄病,临床表现为前驱症状为低热、头痛、食欲不振,前驱症状后出现
斑丘疹,并发展成水疱,疱液澄清或稍混浊。
小核糖核酸病毒分为两类:鼻病毒和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埃可病毒三种)。其中能引起
皮疹的是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通常是柯萨奇A16病毒,有时为柯萨奇A5、A10等其他型病毒。病毒通过儿童间的密切接触而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而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餐具、食物或衣物等。
2.口蹄病
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不耐酸,在牛舌或牛的其他组织中培养时生长迅速。密切接触患病动物的人员易感染,病毒可通过皮肤的微小创伤进入人体。该病毒可从被感染动物的乳汁、乳制品、水疱、浆液、唾液、粪便中分离出来。
1.手足口病
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学龄前儿童多见,尤其1~2岁婴儿最多。但在暴发时也可见于成人,潜伏期3~5天。前驱症状为低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然后在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小水疱。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面或浅溃疡,自觉疼痛。发生在手足部皮肤上的
皮疹,开始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水疱,水疱呈圆形或卵圆形,清澈透明。常发生在手指和足趾背面、侧面,特别在指甲周围,少数患者可发生于臂、肘、肛周等处。皮疹处无明显自觉症状,约1周左右,水疱逐渐干涸、消退、不留痕迹。本病一般无并发症,偶有并发心肌炎、
脑炎等严重疾病者。
2.口蹄病
潜伏期2~18天。初起时患者有倦怠、发热、头痛、
腰骶痛、恶心、口腔内发干和烧灼感,儿童较成人症状重。2~3天后,在口腔黏膜、舌、唇、齿龈发生小水疱,周围绕以红晕,有的融合成大疱。疱液澄清或稍混浊,破溃后形成浅表性溃疡。由于溃疡疼痛,可影响说话及进食。发疹最明显时,发热等全身症状开始消退。皮疹有时发生于手掌、指腹、足底和甲根部,开始患处有灼热感,以后迅速发生小水疱。局部淋巴结可肿大。
1.实验室检查
(1)手足口病: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
淋巴细胞和
单核细胞相对增加。急性期血清中出现中和抗体。
2.病理检查
(1)手足口病:表皮内水肿,多房性小水疱。表皮明显网状变性及气球状变性。真皮上部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2)口蹄病:病理检查显示表皮内小水疱,棘细胞气球状变性,棘细胞内可发生嗜伊红核内包涵体。在患者的水疱疱液、咽部分泌物或粪便中可分离出此种病毒。
3.病毒分离检查
手足口病患者的疱液中、血液、粪便、咽拭子可分离出柯萨奇病毒。
4.电镜检查
口蹄病电镜检查显示有较多的病毒颗粒,真皮水肿,伴有
中性粒细胞浸润。
该类疾病有一定的潜伏期,且均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低热、倦怠、头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后出现
斑丘疹,并发展成水疱,疱液澄清或稍混浊。
口蹄病患者的水疱发生在口腔黏膜、舌、唇,可影响说话及进食。发疹最明显时,发热等全身症状开始消退。
手足口病与
口蹄病相鉴别。前者潜伏期短,在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小水疱,自觉疼痛。
皮疹很快变成水疱,水疱呈圆形或卵圆形,清澈透明。一般 1周左右痊愈。后者潜伏期长,疱液澄清或稍混浊,破溃后形成浅表性溃疡,可影响说话及进食。多发生在口腔黏膜、舌、唇等部位。
2.对症治疗。有发热的给予退热治疗,有感染的给予抗生素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