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小儿毛细血管扩张症是指小儿皮肤或黏膜表面的毛细血管和微小动静脉呈持久性扩张,形成以红色或紫红色斑状、点状、细丝状或星状损害为特点的疾病。
危害
1.若小儿患处发生皮损,应及时前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
2.若毛细血管扩张范围较大,严重影响小儿心理健康,可前往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请心理科会诊。
检查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诊断
根据
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特征性皮损可初步诊断,必要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病因
病因不明,可继发于光损伤、放疗、创伤、静脉高压、某些皮肤病、代谢异常、系统性疾病、先天畸形和
遗传性疾病等。
典型症状
1.
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大片的毛细血管扩张,始发于下肢,之后可向上蔓延至股、腹及上肢,一般不伴系统疾病和出血倾向。此病特征有:皮损广泛;皮损呈进行性或持续性;损害在下垂位置时加重;不伴有表皮真皮改变。皮损可分布于全身或局限于四肢,可散在也可融合,亦可沿皮肤神经走行分布。
2.单侧痣样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细小点状、星状或线状毛细血管扩张呈单侧分布,常局限于三叉神经或上颈椎皮节,有时沿布拉斯科线分布。除皮肤外尚可累及口腔与胃黏膜。
3.匐行性血管瘤:表现为多发性微小的铜红色到紫色血管瘤性斑点,并倾向变为
丘疹,压之褪色,无含铁血黄素沉着,无炎症表现。簇集或小片状分布,表面可有少量
鳞屑,外周不断出现新皮损,中央部分消退,形成小环或匐行模式排列和蔓延。四肢最常受累,初期常呈单侧分布,之后皮损可泛发。掌跖、黏膜不受累。
4.
蜘蛛痣样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中心红色丘疹性蜘蛛体和周边放射状扩张的毛细血管,中心痣体有动脉性搏动,皮损好发于躯体上部,尤以面颈部、双手常见,常一侧性单发,亦可多发。
诊断依据
1.皮肤上形成红色或紫红色点状、斑状、细丝状或星状损害,压之褪色,可缓慢发展或长期存在。
2.既往有其他疾病或诱发因素如代谢性疾病,创伤等。
治疗方针
此病一般不需治疗,如因美观需要消除毛细血管扩张,可选择电灼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
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硬化剂注射治疗:多适用于小腿皮损的治疗。
其他治疗
1.电灼治疗:单极或双极细光电灼针电灼,对于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效果好
2.激光治疗:各种激光治疗,如脉冲染料和CO2激光治疗等。
预后情况
毛细血管扩张症可长期存在,缓慢发展,仅影响美观,不影响寿命。
日常护理
1.不可使用含有任何刺激性成分的皮肤外用品。
2.注意防晒。
3.注意保护患处,避免患处损伤。
饮食调理
1.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奶,按需喂养。
2.母乳喂养的母亲,建议饮食清淡,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忌烟忌酒。
3.人工喂养的小儿,建议给予符合小儿营养需求的配方奶。
4.添加辅食的小儿,建议营养均衡,选择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