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女性外生殖器及周围出现赘生物的性传播疾病
女性外阴和阴道出现疣状赘生物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
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外阴尖锐湿疣是女性性传播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为女性外生殖器及周围出现赘生物。少数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或妊娠可发展为巨大疣体,成为巨大尖锐湿疣。
90%~95%的
尖锐湿疣病例是由低危型病毒HPV6型和11型引起的。
妊娠期外阴尖锐湿疣者,HPV6、11感染可引起婴儿呼吸道乳头瘤病;若疣体巨大可能阻塞产道影响分娩[1-4]。
发病情况
外阴尖锐湿疣的流行病学情况缺乏权威依据,
女性尖锐湿疣的发病情况如下。
全球女性尖锐湿疣发病率为(76~191)/10万,复发病例的发生率为(23~110)/10万。我国2008~2016年国家性病监测点数据显示女性尖锐湿疣的发病率为(23.3~29.9)/10万,低于全球发病率。
性活跃期的年轻女性感染率高。主要的感染高峰在20岁左右,第二个感染高峰是40~45岁[2-3]。
致病原因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最小的双链DNA病毒
[1-8]。
传染源
被病毒感染的人或物品。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主要的传播途径,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中导致的皮肤黏膜接触均有可能造成传播。
间接接触: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接触患者衣物或公共物品等感染[1]。
易感人群
性伴侣患有尖锐湿疣,或与尖锐湿疣患者密切接触者。
有高危性生活经历者。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比
红斑狼疮、恶性肿瘤、
肾移植、应用糖皮质激素者、艾滋病患者等,外阴尖锐湿疣发病及复发的几率都会成倍增加,而且疣体也大,不易治疗。
高危因素
行为因素
性传播疾病多数都是由于不洁性行为导致的,如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混乱,性生活无安全措施等。
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
如果生殖道有
淋病、滴虫、梅毒、真菌等感染,这些疾病会破坏皮肤黏膜保护屏障,会降低外阴对外界的抵御能力,从而导致女性患上尖锐湿疣
[2-3]。
主要症状
好发部位
外阴尖锐湿疣好发于大小阴唇、阴道口及阴道壁。
皮损特点
初起为微小散在柔软的乳头状疣,其上有细小的指样突起,或为小而尖的
丘疹,质稍硬,孤立、散在或呈簇状,粉色或白色。
病灶逐渐增大、增多,互相融合成鸡冠状或菜花状,顶端可有角化或感染溃烂,发生溃疡、出血。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有恶臭气息。
其他症状
可以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有瘙痒、疼痛等不适[1-4]。
就医科室
性病科
当女性外阴出现异常增生的赘生物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性病科或皮肤性病科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清洗外阴,并避免性生活。
日常记录皮损变化的照片可携带就医,为医生诊断时提供参考。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出现外阴部赘生物有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出现其他的不适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疼痛等?
从发现到现在有没有什么变化?
病史清单
有无不洁性生活?
性伴侣有同样的症状吗?
是否有药物、食物等过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病理学检查: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外用药:三氯醋酸溶液、咪喹莫特霜、
鬼臼毒素酊、
氟尿嘧啶软膏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患者曾有不洁性生活,性伴侣有
尖锐湿疣病史或曾接触过病毒感染患者的物品等。
临床表现
大小阴唇、阴道口、阴道壁可出现疣状赘生物:初起为微小散在柔软的乳头状疣,病灶逐渐增大、增多,互相融合成鸡冠状或菜花状等。可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
实验室检查
醋酸白试验
涂抹醋酸白的部位会出现均匀一致的白色改变,边界清楚,为检查阳性。
特异性较低,对于不典型病变,试验结果不可靠。也无法仅通过
醋酸白试验来诊断HPV亚临床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外阴尖锐湿疣需要警惕是否合并宫颈病变,女性宫颈HPV检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女性宫颈是否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对于宫颈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上将宫颈HPV筛查结合TCT(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来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2,9]。
组织病理学检查
检查目的:当尖锐湿疣的皮损不典型时,可通过活检后的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检查意义:组织病理有如下特征,可以确诊为尖锐湿疣:表皮
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和棘细胞层高度增生,有挖空细胞出现,这是HPV感染的特征性改变
[2-3]。
鉴别诊断
扁平湿疣
相似点:均出现外阴及(或)肛周散在赘生物。
不同点:扁平湿疣为
二期梅毒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外阴及(或)肛周多个分散的扁平光滑
丘疹,可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找到梅毒螺旋体,血清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
假性湿疣
相似点:均在外阴出现赘生物。
不同点:
假性湿疣好发于青年女性的小阴唇内侧、阴道前庭和尿道口周围,呈对称密集分布的直径1~2毫米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可呈绒毛状、鱼籽状或
息肉状,主要是和炎症及局部刺激有关。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瘙痒,醋酸白试验阴性。
生殖器鳞状细胞癌
相似点:均为外阴及(或)肛周出现赘生物。
不同点:生殖器
鳞状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者,病程较长,损害为肿块或斑块,外观一般巨大,皮损浸润感明显,质坚硬,易出血,常形成溃疡,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
[1-4]。
治疗目的: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改善症状和体征,避免复发,达到临床治愈。
治疗原则:主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外阴尖锐湿疣在妊娠期生长迅速者,医患沟通达成一致,可采取积极治疗,局部用药可选择三氯醋酸,疣体大者可选用物理、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三氯醋酸溶液
适用于外阴尖锐湿疣小的皮损或
丘疹样皮损,不能用于
角化过度或疣体较大、数目较多的疣体。因其不易被机体吸收,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以在妊娠期使用。
用药注意事项:具有局部刺激反应,需要保护周围正常的皮肤和黏膜。
鬼臼毒素酊
对于直径≤10m的外阴尖锐湿疣,及柔软、非角质化的较小疣体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涂药后应待药物自然干燥,并在1~4h后彻底清洗;有皮肤破损的不宜使用;有致畸作用,孕妇忌用。
咪喹莫特
对于外阴尖锐湿疣柔软、非角质化的较小疣体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
注意事项:药物常见不良反应表现为局部出现红斑、糜烂、剥脱和水肿。使用时应注意保护周边正常皮肤。不适用于妊娠期女性。
其他治疗
皮损内注射
干扰素:疣体内注射治疗外阴尖锐湿疣,不能全身使用,妊娠期慎用。
氟尿嘧啶软膏: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使用,具有局部刺激反应,需要保护周围正常的皮肤和黏膜;孕妇禁用。
物理治疗
冷冻疗法
适用于外阴疣体不太大或不太广泛的
尖锐湿疣,可用于妊娠女性。
复发率高,疼痛明显,对于阴道内病变,操作要小心,避免阴道穿孔及形成
瘘管。
电灼治疗
主要为电离子和高频电刀等,外阴尖锐湿疣大小疣体都适用。术区愈合慢,需注意预防感染。
激光治疗
适用于外阴和阴道不同大小疣体的治疗。
可反复多次操作,有效清除疣体。部分术后可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
瘢痕;可能出现疼痛、
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并发症。
微波治疗
适用于外阴疣体较大的、孤立、散在的尖锐湿疣。
短期疗效可靠,可以迅速清除疣体,但复发率较高,创面恢复慢,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光动力疗法
适用于去除较小疣体,以及其他疗法去除较大疣体后的后续治疗,可以治疗尖锐湿疣的亚临床及HPV潜伏感染,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可能有轻度灼烧感、刺痛感、红斑、轻度水肿和色素沉着等。
手术治疗
适用于较大的疣体,比如巨大尖锐湿疣。治疗前需要做病理检查明确是否有癌变。
手术切除疣体后,然后配合
光动力疗法或外用药物等治疗
[1-4]。
治愈情况
外阴尖锐湿疣预后一般良好,虽易复发,但通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巨大尖锐湿疣需要排除
疣状癌可能,一般手术及其他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危害性
患者可能担心外阴尖锐湿疣影响未来的生育能力等,而产生心理压力。
日常管理
治疗期间保持创面清洁,可以适当外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创面,以保护并预防细菌感染。
治疗期间严禁性生活,治疗后皮损消退、创面修复3个月后可用避孕套进行性生活。
个人卫生用品需单独使用。家庭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无需过度隔离。
患者需要积极与医务人员沟通,了解疾病知识,减轻心理压力。患者家属给与理解和相应的心理支持。
性伴侣需要检查,如果有相同病症需要同时进行治疗。
随诊复查
患者在治疗初期,可1~2周复诊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发现新疣体、出血等)应及时就诊。无新发疣体3个月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复诊间隔期,可以1月复诊一次,随访一直到6个月后。
预防
避免不洁性交或滥交,以防感染性病。
使用避孕套。避孕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HPV的传播,但并不能完全避免。有研究表明,使用避孕套对预防男性HPV感染比女性更加有成效。
保持外阴清洁,女性应及时治疗各种容易引起白带增多的妇科疾病。
不与他人共用浴巾等物品。
可以接种HPV疫苗预防
尖锐湿疣。不过尖锐湿疣疫苗接种无法治疗已有的HPV感染
[10-11]。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