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的一种类型,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
主要表现为手掌、足底的水疱,常伴瘙痒
一般是皮肤癣菌感染所致
主要采取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定义
水疱型手足癣是以手掌、足底及侧缘成群或散在分布的小水疱为特征的手足癣,常伴有明显瘙痒。由皮肤癣菌感染导致。
发病情况
水疱型手足癣缺乏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手足癣的发病情况如下。
手足癣(特别是足癣)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据报道,欧洲平均发病率约14%,其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为18%~39%。
由于真菌在温暖潮湿环境中更易生长,我国南方发病率比北方高,夏季手足癣的发病率比冬季高。
致病原因
水疱型手足癣的病因是皮肤癣菌感染导致的,最常见的是毛癣菌,以红色毛癣菌和
须癣毛癣菌最常见。
传染源
皮肤癣菌为水疱型手足癣的致病真菌,传染源为感染了皮肤癣菌的患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感染传播,如共用鞋袜,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赤足以及其他密切接触病原菌的情况下容易被感染。
另外在患者自身体表不同部位之间也可以传播,如手癣、足癣、
体癣相互传播等。
易感人群
肥胖、手足容易多汗、穿不透气鞋袜的人群,以及如运动员、穿胶鞋的工种等特殊职业、居住在潮湿地区者等人群容易患足癣。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者,患糖尿病、恶性肿瘤、
器官移植者等免疫功能受损人群的足癣发病率较高。
家族中有患癣病的人群也特别容易引起足癣。
发病机制
手掌和足底部的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蛋白也为皮肤癣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从而逐渐侵蚀了皮肤,可引发
水疱型足癣。
水疱型手足癣好发于手掌、足底和手足侧缘部位,形成以成群或散在分布的小水疱为主的表现。
主要症状
水疱和瘙痒是水疱型手足癣最主要的症状。
多数表现为小水疱为主,疱壁较厚,不易破溃。水疱内容物澄清,干燥吸收后可出现脱屑。
一般发生在手掌、足底和手足侧缘。
常伴有明显瘙痒,甚至还会出现疼痛。
有时还可以合并其他手足癣的表现,可引起指(趾)间溃烂、红斑、脱屑等症状。
并发症
丹毒
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水疱型手足癣有较强的继发细菌感染倾向,可导致丹毒的形成。
淋巴管炎
表现为线状红斑、水肿、疼痛等症状。
细菌通过手足癣水疱溃烂部位进入淋巴组织间隙,由组织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所致的炎症反应,从而造成
淋巴管炎。
癣菌疹
癣菌疹为湿疹样变,局部可出现红斑、
丘疹、脱屑、渗出伴瘙痒。
这是皮肤对手足部皮肤癣菌表现的一种继发性变应性炎症反应。
体癣、甲真菌病等
甲癣(又称
甲真菌病)可引起甲板混浊、增厚、分离、脱落、表面凸凹不平,俗称灰指甲。
就医科室
皮肤科
手足部出现水疱、瘙痒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一晚注意清洗足底,就医前洗手,但应避免自行进行用药。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手足部水疱、瘙痒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
是否有局部肿胀、疼痛症状?
是否有手痒、脚痒等症状?
病史清单
家庭其他成员是否有人患手足癣?
是否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有没有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病史?
是否容易出汗?是否有穿不透气的鞋的情况?
是否治疗过?效果如何?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肝功能检查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可能有手足癣家族史、糖尿病史、容易出汗、有其他
癣病等情况。
临床表现
手足部出现水疱、瘙痒等主要症状,甚至还伴有局部红肿、疼痛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
可以直接通过此检查明确诊断,查出真菌类型。
真菌培养
除了明确诊断外,对筛选敏感抗真菌药物也有重要价值。
鉴别诊断
部分
水疱型足癣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与下列疾病混淆,应予以鉴别。
接触性皮炎
相似点:出现瘙痒、小水疱等症状。
不同点:
接触性皮炎患者皮肤或黏膜有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的情况,主要在接触部位出现红斑、
丘疹、水疱等症状。皮损边界清楚,非接触部位皮肤正常。
掌跖脓疱病
相似点:出现水疱。
不同点:
掌跖脓疱病是局限于掌跖部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手掌、足底可表现为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周期性小脓疱,并伴有角化、
鳞屑等症状特点。足缝少见。
汗疱疹
相似点:表现为小水疱,瘙痒,且好发于青年人。
不同点:
汗疱疹可表现为多个小水疱,且可能融合成大疱,手指侧、手掌部位多见,并且
真菌培养检查阴性。
治疗目的:消除病原菌,快速解除症状,防止复发。
治疗原则:通常为短期抗真菌治疗,选择治疗方案时考虑到手足癣的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及依从性等因素来选择外用还是口服,或者二者联用。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外用抗真菌药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
常用药物:
布替萘芬喷雾剂、特比萘芬喷剂等,一般需要2~4周。
药物作用:在体外使用对皮肤癣菌的抗菌活性较强,可产生良好的疗效。
需要注意:如果用药后出现局部灼热、疼痛、瘙痒加重等,可能是过敏的现象,要立即清洗掉药物。如果既往发生过过敏,则要禁止使用。
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药物作用:可以抑制真菌细胞膜
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丢失而使真菌死亡。
注意事项:对咪唑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使用后需要注意如果出现瘙痒、灼热、疼痛要及时清洗掉药物。
系统抗真菌药
药物作用:对抗癣菌的活性较强,可以使细胞内重要物质丢失,具有良好的疗效。一般需要使用1~2周。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
皮疹、恶心、呕吐等,要定期肝功能监测。
治愈情况
水疱型手足癣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危害性
影响日常生活:手足癣⻓期存在水疱、脱屑症状,可能会影响⽇常生活,如足癣水疱严重时可影响行走。
影响美观:手足癣⻓期存在水疱、脱屑症状,尤其是暴露的手部,可影响美观。
有传染性:本病可通过接触传染,如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因此具有传染其他人群的危害。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日常饮食无特殊禁忌,可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生活管理
加强手足部护理和卫生,及时清洁手足部,特别是足缝,洗浴后及时擦干保持干燥。避免刺破水疱。
同时可注意适当运动,如散步、快走,提高机体抵抗力。
治疗期间需注意私人用品,如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分开放置和使用,以免出现接触传染。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手足部皮肤的变化,如水疱是否逐渐消失、是否脱屑,以及随着季节变化时该病有无复发。
还需注意有无用药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若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告知医生。
随诊复查
定期复查有助于彻底治疗该病。
一般在药物治疗后1~2个月后进行复查。
复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及真菌镜检。
预防
预防措施
切断传染源
发现手足癣患者时需劝解其积极治疗。宠物定期体检,发现
癣病,及时治疗。
阻断传播途径
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及浴池泳池、宿舍等场所公共卫生,不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拖鞋、毛巾、浴盆、指甲刀等,不赤足行走。
保护易感人群
避免长时间将手足浸泡在水中。
肥胖者注意科学减重。
手掌、足底出汗多时可局部使用抑汗剂或如
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散剂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勤于更换烫洗晾晒鞋袜、必要时定期喷洒如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散剂,保持鞋袜清洁干燥。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糖尿病、恶性肿瘤、
器官移植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应定期检查。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