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角化病是指过量砷剂在体内蓄积中毒所致的角化性慢性皮肤病,特征性地分布于掌跖部位,随着
砷中毒的增多,砷角化病的发病率升高,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性损伤或色素异常等,常伴皮肤恶性肿瘤。
常见原因为砷暴露,其途径主要有3种。
1.职业因素
冶炼、杀虫剂、燃料、制革、玻璃制造、半导体制造等均可能导致砷剂在体内蓄积。
2.医源性因素
3.环境因素
如饮用水中含有高剂量的砷,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本病。
1.角化性损害
多见于足底部,尤其是掌跖,也可累及躯干部,
皮疹多样,可呈点状、鸡眼状疣状角化,或者角化
斑疹。
2.色素异常
躯干部或四肢可见到色素异常,常为
色素沉着(弥漫性褐色斑),杂有
色素脱失,脐部呈五彩纸屑样色素沉着,是慢性砷中毒的典型特征。
3.其他
此外,可能有
鳞屑型红斑或色素性斑块,可伴皮肤恶性肿瘤。
1.体格检查
皮肤视诊见掌跖部呈点状、鸡眼状疣状角化,躯干部或四肢可见色素异常。
2.实验室检查
毛发、尿液、皮肤等组织中均可见砷含量升高。
3.病理检查
表皮
角化过度,呈乳头瘤样或不规则增生,表皮细胞空泡变性,
色素脱失,如出现炎症、浸润或严重的溃疡应警惕恶变。
患者有不同形式的含砷化合物接触史,皮肤视诊见掌跖部出现角化性损害,躯干部或四肢出现色素异常,毛发、尿液、皮肤等组织中均可见砷含量升高,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
1.皲裂性湿疹
有急性或
亚急性湿疹病史,对称发生于掌跖,皮肤干燥粗糙,角化肥厚,
皲裂,冬季加重。
2.手足皲裂症
好发于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或经常摩擦的部位,皮肤干燥、皲裂、疼痛等。
治疗原则为停止接触砷剂,解毒及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
1.全身治疗
二巯基丙磺酸钠肌内注射、
青霉胺口服、
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均可以缓解
砷中毒症状,应用药物过程重要严格控制剂量。
2.局部治疗
可采用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采用局部外用药物,如
维A酸软膏、糖皮质激素等均可起到一定效果。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个人嗜好、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等,发现某些可能的致病或诱发的因素应及时处理,注意观察皮损的变化,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及时清除坏死上皮,一旦有恶变的倾向及时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