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样皮炎处发生急性疱疹样病毒性皮肤病
主要症状为成群水痘样皮疹伴高热、疲惫、厌食等全身症状
在特应性皮炎或湿疹样皮肤病基础上发生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
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局部消炎及收敛、必要时抗菌治疗,同时防治相关并发症
定义
疱疹性湿疹是指在
特应性皮炎或其他类型皮肤病的基础上受病毒感染后,在湿疹样皮炎或相关皮肤病皮损处发生的严重急性
疱疹样皮炎(又称为Kaposi水痘样
皮疹),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多见单纯疱疹病毒、
牛痘病毒及柯萨奇A16病毒等,其中以单纯疱疹感染最常见。
疱疹性湿疹常是婴儿异位性皮炎的并发症。
发病情况
疱疹性湿疹发病情况无具体相关统计。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在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人群中,疱疹性湿疹发生率小于3%。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士,多见于3岁以内的儿童及20~30岁青年人。
致病原因
感染单纯疱疹病毒、
牛痘病毒及柯萨奇A16病毒等都是可能病因。
具有传染性,可经过接触或飞沫传播。
高危因素
长期接受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全身或局部治疗或患湿疹等相关皮肤病同时感染HIV等免疫低下人群,特别是儿童,属本病的高危人群。
发病机制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完整的皮肤屏障可有效防止病毒侵入,但当皮肤受到外伤、搔抓等出现破坏,令皮肤屏障受损,病毒便可通过皮肤侵入机体。病毒在进入机体后会经过吸附、穿入、脱壳、转录、翻译、装配和成熟释放的过程,进行病毒复制过程,其后在活细胞间传播。
抗病毒免疫应答异常
突破皮肤侵入机体的病毒结合Toll样受体(TLR)后通过多途径激活
干扰素调节因子、胸腺基质
淋巴细胞生成素,使得干扰素产生、抗菌肽减少、调节性T细胞水平异常,导致的固有免疫应答减弱,炎症反应加重。
主要症状
常有约10天(5~19天)潜伏期,其后出现发热及全身不适,发热第2日往往开始出现全身大面积
皮疹。
局部症状
在原有湿疹样皮炎或皮肤病皮损部位突然发生成群水疱或红色
丘疹,约为绿豆至黄豆大,互不融合,基底明显红肿,其后变成脓疱,内容混浊或带黄色,中央可出现脐窝,皮疹多呈播散性,并成批出现。
脓疱增多后常密集或融合成片,脓疱底面的皮肤显著红肿,并有渗出液。
疱疹性湿疹惯发于面部,可波及头皮、耳、颈、上肢及躯干上部,严重时遍布全身。
全身症状
皮损情况可持续加重,伴随发热、疲惫、厌食、嗜睡等全身症状,并出现致死性、系统性感染。
体征
在湿疹上面出现群集水疱,水疱中央有脐窝,水疱向四周扩散,融合成片,呈出血性。
发热、全身不适及嗜睡等中毒症状,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
高热。
并发症
脑炎
病情严重进展可发生由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性病变,可累及脑膜和脑实质,是严重并发症之一。
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人格改变、情感淡漠、惊厥、恶心、呕吐等。
脊髓炎
病情严重进展可发生由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脊髓炎,引起脊髓水肿并发生脊髓神经功能麻痹导致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各种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完全或不完全性截瘫。
感染性休克
皮损未能有效控制,感染进行性发展,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引起免疫应答异常、组织器官灌溉不足和细胞代谢障碍,并发
感染性休克。
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其他症状
就医科室
皮肤科
原有湿疹部位突然发生成群水疱,建议及时到皮肤科及时就诊。
急诊科
疱疹性湿疹并发
高热、行为精神异常、大汗淋漓等危急情况,建议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休克、意识丧失、昏迷等,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抢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本病需及时治疗,否则预后较差,若出现原有湿疹部位发生成群水疱,水疱中央有脐窝的情况请立即就诊,并携带既往病历资料,方便医生诊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湿疹或相关皮肤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湿疹或相关皮肤病上发生成群水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几天?
皮损及水疱是否疼痛、瘙痒?
水疱是否增多?有无形成脓疱?
还有没有其他不适,例如发热、疲倦、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能否自行缓解?缓解方式是什么?
病史清单
既往是否感染过
疱疹,长在身体哪些地方(例如口唇、眼睛、生殖器)?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怎么样?
有无HIV及相关免疫低下疾病病史?
是否长期口服或外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检查清单
发病后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细胞学检查:病毒全套、柯萨奇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免疫调节药:丙种球蛋白等
诊断依据
病史
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病史。
症状
常有约10天(5~19天)潜伏期,其后出现发热及全身不适,发热第2日往往开始出现全身大面积
皮疹。
局部症状
在原有湿疹样皮炎或皮肤病皮损部位突然发生成群水疱或红色
丘疹,约为绿豆至黄豆大,互不融合,基底明显红肿,其后变成脓疱,内容混浊或带黄色,中央可出现脐窝,皮疹多呈播散性,并成批出现。
脓疱增多后常密集或融合成片,脓疱底面的皮肤显著红肿,并有渗出液。
疱疹性湿疹惯发于面部,可波及头皮、耳、颈、上肢及躯干上部,严重时遍布全身。
全身症状
皮损情况可持续加重,伴随有发热、疲惫、厌食、嗜睡等全身症状,并出现致死性、系统性感染。
体征
在湿疹上面出现群集水疱,水疱中央有脐窝,水疱向四周扩散,融合成片,呈出血性。
发热、全身不适及嗜睡等中毒症状,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
高热。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病毒检测:完善病毒全套进行筛查,取血清检测病毒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或ELISA,判断是否有病毒新近感染。
其他专科检查
细胞学检查,水疱底部刮取物作涂片,显微镜下可见圆形的气球状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可初步判定为疱疹病毒感染。
病毒抗原检测,从水疱处取标本,以单克隆抗体直接荧光法或酶联
免疫吸附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可判定是HSV-1或HSV-2感染。
病毒培养,从疱疹处取标本做病毒培养,可发现有单纯疱疹病毒和细胞病变。
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可进行
牛痘病毒的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表皮内或表皮下水疱和脓疱,并有表皮细胞的空泡变性,在空泡细胞中可找到胞质内包涵体。
电镜检查:电子显微镜能通过患者皮肤、水疱液和病灶性结痂快速诊断牛痘病毒感染。
鉴别诊断
水痘
水痘其疱疹形态与疱疹性湿疹相似。
水痘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多疏散分布而不是密集分布,好发于头部和躯干,呈向心性分布。
水痘常有丘疹同时存在,口腔黏膜亦可有疱疹发生,多见于硬腭和颊黏膜。
脓疱疮
脓疱疮初起为水痘或脓疱,疱壁薄而易破,疱破后露出糜烂面,脓液干涸结成蜜黄色厚痂,病损范围一般较局限。
脓疱疮与疱疹性湿疹相比,脓疱疮病损为蜜黄色痂,水疱存留时间短暂。
治疗原则:系统性抗病毒治疗、调节免疫功能、积极处理并发症。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内用药物
轻症治疗
抗病毒药
伐昔洛韦,口服吸收良好,进入人体后完全转化为阿昔洛韦。
干扰素治疗
重症治疗
可静脉用阿昔洛韦、阿糖腺苷抗病毒。
可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每日/隔日1次,每次3-6ml)或胎盘球蛋白防治病毒性感染,调节免疫。
外用药物
局部用药以消炎、收敛、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原则。
渗出明显时可用3%硼酸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湿敷。
治愈情况
本病起病急,发展快,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并发脑炎、脊髓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害其他重要脏器危及生命。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系统抗病毒治疗,患者预后较好,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若儿童患疱疹性湿疹,出现严重
卡波西水痘样疹,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预后较差。
既往曾患单纯性疱疹的
特应性皮炎、其他类型皮肤病患者或免疫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应注意及时干预治疗皮炎,提高免疫力,防止病情进展为疱疹性湿疹。
日常管理
患者及家属接受专业疾病知识教育
患者及家属应积极了解疱疹性湿疹的严重性,接受专业医生疾病管理指导。
了解内容包括生活方式、规避诱因、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饮食管理
优质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应以鸡蛋、鸡肉、鱼肉为主。
多吃新鲜蔬果,如绿叶蔬菜、木耳、香蕉、菠萝、橙子等。
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油炸类食物。
注意规避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特殊管理
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
随诊复查
随诊复查的重要性
定期随诊复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复诊的时间
遵医嘱定期复诊,复查的具体时间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其他的综合因素来决定。
若在此期间出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及时至急诊就诊。
预防
皮损处避免日光曝晒、外力摩擦,保护好已溃烂创面。
保持居家环境的卫生清洁。
适当放松,避免精神紧张。
规避容易引起自身过敏的药物、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