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

更多功能

小儿腹泻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次数增多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症状为患儿大便稀薄和排便频繁,可伴食欲差、呕吐,重者可有脱水、精神差等
病因包括各种病原体感染和喂养不当、食物过敏、受凉等
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定义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以大便性状改变(如粪质稀薄,出现水样便等)和排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或比平时次数增加)为特点,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
小儿腹泻病是我国5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全球每年约有17亿例儿童期腹泻病。腹泻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约有52.5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
我国每年5岁以下小儿腹泻病发病率约为1.80亿人次,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
2013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23.6万死亡病例中,有9072例死于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呈世界性分布,但发病水平相差悬殊,这主要与当地卫生设施的完备程度,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生活习惯有关。
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病,一般有明显的夏秋季节发病高峰,流行与暴发亦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但有些感染(例如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腹泻)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分型
按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病:病程2周至2个月。
慢性腹泻病:病程2个月以上。
按病情分类
轻型: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无脱水和感染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以病毒感染为主,其次是细菌性腹泻。部分患儿可为寄生虫、真菌感染
非感染性:包括生理性腹泻,喂养不当(饮食性)腹泻、菌群失调、过敏、季节与气候影响等因素所引起的腹泻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