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腺瘤1958年由Nikolowski首先报告。罕见,男女发病率相等,好发于成人颜面,其次为臀部。皮损为单个孤立性结节,呈增生性或疣状外观,直径3~15mm。组织病理呈多数角囊肿。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皮损为单个孤立性结节,呈增生性或疣状外观,直径3~15mm,临床上可误诊为
脂溢性角化病。好发于颜面,其次为臀部。成年多见。
组织病理:可认为该
肿瘤介于
毛发上皮瘤和
毛囊瘤之间,向毛囊漏斗部分化。肿瘤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由嵌于纤维血管性间质内的实性瘤细胞团和多数角囊肿组成。囊壁主要由鳞状上皮构成,有角化现象,可见颗粒层,囊内含有毳毛结构,角质囊肿破裂后可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某些病例中可见附于角质囊肿壁上的短上皮索,与毛发上皮瘤相似。也有实性上皮细胞团块明显增生的病例。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