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马拉色菌病是指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包括
脂溢性皮炎、
花斑癣、马拉色菌(皮屑芽孢菌)毛囊炎,或也可引起系统性感染导致各种并发症。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皮肤科
临床症状
花斑癣好发于青少年,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
斑丘疹,斑块上有细小
鳞屑;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典型皮损为半球形炎性毛囊
丘疹或小脓疱,可有痒感等。
危害
皮损可影响外观,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并发症
系统性感染的患儿多数为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呼吸窘迫、支气管发育不良、
吸入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肠炎、腹部畸形等),或低体重出生早产儿。临床以体温突然升高、呼吸暂停、心动过缓为常见表现。
检查
诊断
根据典型皮损、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诊断。
治疗原则
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对于面积较大或者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给予
伊曲康唑、
酮康唑、
氟康唑等唑类药物口服治疗。
治愈性
可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饮食建议
清淡饮食,忌吃油腻、刺激性的食物。
病因
马拉色菌是本病的病原体。
流行病学
夏季易流行,无明显男女比例差异。
传播途径
本病多为自身传染,很少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
典型症状
1.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好发于颈部、前胸与肩背部,典型皮损为半球形炎性毛囊
丘疹或小脓疱,直径2~4mm,形态和大小较一致,密集或散在分布,数目很多,可有痒感,不并发花斑糠疹,少数患者的皮损可发生于面部。
2.花斑癣
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
斑疹,以后逐渐增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部位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面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糠秕样
鳞屑,灰色、褐色至黄棕色不等,有时多种颜色共存,状如花斑。时间较久的呈浅色斑。
皮疹无炎性反应,偶有轻度瘙痒感,皮损好发生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面、腋、腹、肩及上臂等处,一般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少或消失,但夏天又可复发。
3.脂溢性皮炎
皮损主要出现在头皮、眉弓、鼻唇沟、面颊、耳后、上胸、肩胛间区、脐周、外阴和腹股沟等部位。初期表现为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之后随病情发展可表现为界限比较清楚、略带黄色的暗红色
斑片,其上覆盖油腻的鳞屑或痂皮。皮损多从头皮开始,逐渐往下蔓延,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发展为
红皮病。
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出生后2~10周,头皮覆盖油腻的黄褐色鳞屑痂,基底潮红。表现为油腻性细小的鳞屑性红色斑片。
其他症状
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小肠切除术后、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及脏器
肿瘤等。系统感染马拉色菌后多有突然发热、畏寒、恶心、呕吐、
肌无力等症状,可有咳嗽、体温不稳定、关节疼痛等表现。
诊断依据
1.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1)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皮疹形态相对单一。主要表现为红色毛囊性较粗大的圆顶状丘疹,有少许脓疱。自觉有轻度痒感或不适感。
(2)镜检在毛囊
角栓内发现短粗菌丝或成堆的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孢子,或培养有奶油色酵母样菌落生长。病理检查毛囊腔内见PAS染色阳性而淀粉酶阴性的球形或卵圆形的芽生孢子。
2.花斑癣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布于胸部,背部,腋下,上臂等处的色素减退或
色素沉着半片,散在或融合,上有糠秕状脱屑,皮屑以10%氢氧化钾液直接涂片找到弯曲或弧形的菌丝或圆形孢子,本病诊断不困难。有时皮损在滤过紫外灯下呈黄色荧光,对诊断更有帮助。
3.脂溢性皮炎
根据好发于头皮、颜面等皮脂溢出区,红斑上有油腻性鳞屑,对称分布,病程慢性,反复发作等,可以诊断。
治疗方针
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对于面积较大或者反复发作的患者,可给予
伊曲康唑、
酮康唑、
氟康唑等唑类药物口服治疗。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脂溢性皮炎局部常用药有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硫化硒洗剂、巯氧吡啶锌洗剂等;花斑糠疹可给予2%
酮康唑洗剂外用;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用2%酮康唑洗剂洗澡,
联苯苄唑酊或霜外用等。
预后情况
经治疗预后较好。
日常护理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饮食调理
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